kuqizizhihua
发表于 2008-8-30 02:18:31
第八节常形和变形
心理冲突有常形和变形之分。
最好举例来加以说明。
某人想离婚,因为结婚五年以来,夫妻感情一直不和,并且越来越严重。近二三年来,几乎事无论大小,总是话不投机,互相争执,每一次争执都毫无结果,弄得双方部十分气愤又憋闷,极不痛快。如此相处下去,实在受罪,也妨碍工作时的心情和积极性。同时,他又不想离婚,因为婚前他曾一再说过,一定永远爱她,现在背信弃义,良心上实在说不过去。并且,也担心周围人们议论。再者,已经有了一个孩子,现在刚三岁,离婚显然对孩子很不利。想离婚和不想离婚两种想法和倾向都很强烈,也都有旗鼓相当的理由,双方势均力敌,长期想来想去,始终解决不了,因而感到十分痛苦。这就是心理冲突的常形。当事人如果把详细经过告诉别人,人们完全可以理解,不会认为这是什么“神经病”或“精神病”。当然,也无需用什么特殊的心理学理论去解释这类夫妻不和的现象。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原也不足为怪。
可是,最后当他来找精神科医生看病时,情形却不同了。病人一进诊室就对医生说:“每天晚上一吃完晚饭,就自己跟自己打架,实在太痛苦了。”医生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病人进一步叙述:“每天晚饭后我就陷于一种不能自拔的两难境地,想吃药又不想吃药,反复斗争。”这在局外的一般人听起来就十分费解了。在一般人看来,吃药嘛,这有什么好为难的呢?想吃就吃,不想吃就拉倒。如果由于缺乏医药知识无法决定,请教医生不就行了吗?医生叫你吃你就放心地吃,医生叫你别吃你就不吃,这不是很简单么。在这种问题上反复思想斗争,弄得痛苦不堪,实在叫人无法理解,一定是“神经”出了毛病,绕到牛角尖里出不来了。殊不知这吃药和不吃药的心理冲突包含着离婚和不离婚这两种强烈的情绪和愿望。吃药和不吃药,是心理冲突的变形,离婚和不离婚是心理冲突的常形。变形由常形转变而来,观念内容变了,情欲的冲突未变,心理冲突的形式和性质未变。这个例子比较简单,转变的经过也不难弄清楚。转变的经过如下:
由于长期困于离婚不离婚的苦恼,病人开始另谋精神上的出路:感情生活不如意,从事业发展上去找补偿!于是,决定考“托福”,争取通过考试,到美国留学去。这个想法倒不坏,只是实行起来并不容易。病人可以控制自己不去想夫妻吵架的事情,但不愉快的情绪绝不是驱之即去的。读书这事,看起来不费力气,口】是要求心情平静和注意集中,否则,就会读不进去。显然,夫妻不和的不快心情,使人心烦意乱,注意难以集中。下决心,调动意志的力量,虽然可以勉强读下去,但内心有不快情绪的干扰,读书效率不高:英文单词记住又忘了。病人只好开夜车,延长读书时间,一个单词反复多念几次,多复习几遍。不难想象,病人读起书来特别费精神,感到很紧张。深夜困了,只好上床。可是一躺下,满脑子尽是英文单词,驱之不去。病人开始失眠了。一出现失眠,病人便焦虑不安,心想睡不好觉,弄成神经衰弱,“托福,,和留学岂不都成了泡影?婚姻失败,事业无成,这一辈子岂不彻底完蛋?不行,找医生去。一般内科医生都很忙,哪有时间和病人细谈,一听说失眠,便开处方,叫病人服用催眠药。开始服用催眠药很有效,但不久就不灵了。病人遂自作主张,增加剂量,两种甚至三种药一起吃。这时,心理冲突开始发生变形,离婚与不离婚退居次要地位,可以不去想它了,考虑的焦点集中在吃药问题上。吃药么,白天昏昏沉沉,头脑很不好受,并且医生已经警告过,长期吃药会上瘾,还会损害肝功能,甚至导致肝硬变;不吃么,整夜在床上翻来覆去,烦躁焦虑达于极点。愈着急愈睡不着.愈睡不着愈着急,叫人无法忍受。最后,由内科转诊至精神科。病人一见精神科医生,便是这病例开头的那些话:每天吃完晚饭就自己跟自己“打架”,吃药还是不吃药两种思想发生激烈斗争。
从上面的病例可以看出,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1)它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确实,婚姻绝不只是个人的事,它涉及夫妻双方以及孩子的切身利益。不论你对离婚持什么观点,都不可能完全丢开道德。你可以认为离婚是道德的,也可以持相反的观点,认为离婚是不道德的。总之,丢不开道德判断。(2)它涉及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婚姻乃人生大事,这是雅俗一致的观点。正因为如此,由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而陷于心理冲突,是大家都可以理解的苦恼。
心理冲突的变形,如上例,也有相应的两个特点:(1)它的内容与道德没有什么关系。你很难说吃药和不吃药何者为道德何者为不道德,似乎跟道德扯不上。(2)它所涉及的事情或内容,在局外人和不懂精神病理学的人看来,是难以甚至无法理解的。吃药不吃药,可以说是生活小事,不值得去费脑筋反复思考,居然闹得那么痛苦,,尤其令人莫名其妙。
心理冲突的常形也可以表现为,生活中事无巨细,总是左右为难,犹豫不决。这照例是少年甚至童年就逐渐形成的人格障碍。
心理冲突的变形可以表现为相当奇特的形式,它由常形转变而来的过程,不通过心理治疗专业工作者的分析,是弄不清楚的。
为了理解和解释心理冲突的各种变形,必须借助于某种心理学的理论构想。下一章讨论的“防御机制”,便是一种可能的解释。
kuqizizhihua
发表于 2008-8-30 02:28:25
第三章防御机制
第一节引论
G.E.Vaillant(1992)认为,防御机制是S.弗洛伊德对人类心理学最具有创造性的贡献。他还写道,当精神病学进入21世纪时,弗洛伊德学说的许多部分可能会被抛弃,但关于防御机制的阐述却不会。
遗憾的是,亲受S.弗洛伊德教诲的弟子们及再传弟子们对防御机制的重要性似乎都认识不足,也较少注意,只有他的女儿A•弗洛伊德(1936)是唯一的例外。
在40年的长时间里,S.弗洛伊德辨认出并阐述了我们现在知道的几乎所有的防御机制,但他本人在著作中使用的术语及其含义随着时间而常有变动。他本人也从未对防御机制作过系统的或前后一贯的总结性的论述,这就给他去世后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分歧和困难。
早在1894年,S.弗洛伊德就写道,情感可以与观念“脱节”,并“转移,’而与另外的观念“再附着”在一起。此时,他强调了“阻抑”(repression)的作用,这可以视为防御机制最原初的表述。此后,各种防御机制陆续出现在他的著作中,终于成为理解和解释人类心理(包括常态和病态)的一套有效的构想。
S.弗洛伊德确认,防御机制有五种性质:
1.防御机制是处理本能和情感的主要手段或措施。
2.防御机制是无意识的(unconscious)。
3.各种防御机制是彼此离散的(discrete)。
4.尽管防御机制是精神科综合症的特征性标志,但它们是动力的和可逆的。
5.防御机制可以是适应性的,但也可以是病理的。
对于上述第二点,即“防御机制是无意识的\"这个理论构想,人们不可避免地存在尖锐的分歧。S.弗洛伊德本人也承认,他的理论性学说属于“超验心理学”(metapsychology)的领域,即具有非实证性和非经验性。这大概就是DSM—Ⅲ(1980)将心理分析完全排斥在外的缘故,因为DSM一ⅡI力图将诊断和分类建立在现象和症状之描述的基础之上。1985年,在达拉斯市举行的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的年会上,对防御机制之经验的评估以相当规模的形式正式公之于世。在这次会议上,S.,r.Hausel‘、J.C.Perry、L.McCullough、M.Bond和G.E.Vaillant五位学者各提出了一篇报告。1986年,这五篇报告由美国精神病学出版公司(APPl)以C1inicalInsights为名的专著形式出版了(编者为G.E.VaILLant)。从此,对防御机制的临床评估在美国开展起来,这就导致DSM一Ⅲ一R(1987)的编撰工作中设有专门的“防御机制顾问委员会”(AdvisoryComnlitteeonDefenseMech,dnisms)。此委员会的工作以建议和词汇表的形式载于I)SM—Ⅲ—R之中.而在DSM是没有这方面的内容的。值得注意的是,在DSM一Ⅲ一R(pp.393~395)中,对防御机制下定义时完全放弃了“无意识的”这个术语,而只说防御机制是“相对地不随意的(relatiVelyinvoluntary),这就使不同意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的人也可以接受了。
上述第三点说,“各种防御机制是彼此离散的”,这是大有争议的。就本书作者所涉猎的心理分析文献而言,分析家们所使用的防御机制的名称(术语)不下50个之多,它们的含义有些很近似,有些实为同义词,有些概念之内涵部分相重叠,事实上不能把它们一个一个地剥离分开,使彼此独立。因此,可以说,就防御机制的术语及定义而言,要大家取得一致意见,即建立一套共同接受和使用的术语系统,还有待于将来。
下面举几个例子.便不难看出术语及定义在使用上的分歧和混乱。
A.弗洛伊德(1936)确认了10种防御机制:
1.阻抑(repression)
2.退行(regression)
3.反相结构(reactivealterationoftheegoorreactionform~tion)
4.孤立(isolation)
5.取消(undoing)
6.内射(introjection)
7.投射(projection)
8.转向反对自己(turningagainsttheself)
9.逆转(reversal)
10.升华(sublimation)或转移(displacement)
DSM—Ⅲ—R列举了18种防御机制:
1.动作显现(actingout)
2.自闭性幻想(autisticfantasy)
3.否认(denial)
4.贬值(devaluation)
5.转移(displacement)
6.游离(dissociation)
7.理想化(idealization)
8.理智化(intellectuaIization)
9.孤立(isolation)
10.被动攻击(passiveaggression)
11.投射(projection)
12.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13.反相结构(reactionformation)
14.阻抑(repression)
15.躯体化(somatization)
16.割裂(splitting)
17.压抑(suppression)
18.取消(undoing)
在美国《精神病学综合教科书》第3版中,W.W.Meissner列举的防御机制计30种:
l-否认(denial)
2.歪曲(distortion)
3.投射(projection)……妄想性的
4.动作显现(actingout)
5.堵塞(blocking)
6.疑病症(hypochondriasis)
7.内射(introjection)
8.被动攻击行为(passive—aggressivebehavior)
9.投射(projection)……非妄想性的
10.退行(regression)
11.分裂样幻想(schizoidfantasy)
12.躯体化(somatization)不成熟的机制之一
13.控制(controlling)
14.转移(displacement)
15.游离(dissociation)
16.外在化(externalixation)
17.抑制(inhibition)
18.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
19.孤立(isolation)
20.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21.反相结构(reactionformation)
22.阻抑(repression)
23.性欲化(sexualization)
24.躯体化(somatization)神经症性的
25.利他主义(altruism)
26.期待(anticipation)
27.禁欲(asceticism)
28.幽默(humor)
29.升华(sublimation)
30.压抑(suppression)
关于防御机制的讨论,可以概括为下述四个要点:
1.防御机制是“相对地不随意的\"[完全随意的活动,如从事文娱体育活动,属于个人的“应对风格”(copingstyles),本章不讨论],其目标是缓解精神痛苦,也是处理心理冲突的手段。
2.防御机制人人都有,但每个人所采用的特殊机制不尽相同。若使用恰当,它有助于适应社会生活,维持相对健康的心理,也可以促进成长甚至发挥潜力。但是,若某种或某些防御机制使用不当或过分,便会妨碍人际交往,甚至破坏人际关系,导致精神症状,因而成为病理的。
3.防御机制是用以理解和解释现象和行为之理论性或假设性的心理过程,故不应该将现象或行为本身(如否认、被动攻击行为)视为防御机制,不应该采用症状术语(如疑病症、分裂症,自闭症),也不应该采用生理学术语和概念(如抑制)进行描述:将对立面互相转化一类的辩证过程视为防御机制是不恰当的。
4•涉及精神病(如精神病性歪曲、妄想性投射、精神病性否认)和促成健康或高尚行为品质发展的机制,本书不在此章讨论。基于上述,本书讨论的防御机制主要有下述八种:
1•压抑(suppression),与某些形式的遗忘在内涵上部分重叠。
2•转移(displacement),常表现为象征化(symbolization)或替代性满足(vicariousgratification)。
3•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与合理化(rationalizarion)在概念上是内涵部分重叠的。常表现为似乎有理的怨天尤人;
4•退行(regression),表现多种多样,如寻求注意,过分的依赖、轻信,社会性退缩,用幻想代替现实,好奇和情绪反应之幼稚化,以及心情极不稳定,等。
5•投射(projection),不包括表现为妄想、幻觉等一类精神
6•理想化(idealization),常表现为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也可表现为对自己或别人的贬低。
7.代偿(psychicalcompensation)。
8•割裂(splitting),与孤立(isolation)、将内心世界分隔成互不相通的部分(compartreentalization)等概念是密切相联系的。
kuqizizhihua
发表于 2008-8-30 02:35:33
第二节压抑
压抑这种防御机制是,把令人痛苦或困扰的问题(如欲望、情感、心理冲突等)逐出意识之外的心理过程。这种过程是意识的,即可以认知地觉察到的(maybecognitivelyawareof),不论它在多大程度上是不随意的。打个浅显的比喻就更加容易明白:心脏的跳动是完全不随意的,我们不能用意志的努力直接使心跳加快、变慢或停止,但是,只要加以注意,我们完全可以认知地觉察到自己的心跳。
这里有必要谈一谈“阻抑”(repression)。最初,S.弗洛伊德(1894)将“阻抑\"和“防御”视为同一概念。他认为,“阻抑”,作为一种过程,是完全“无意识的”•它从来就未曾是意识的,它本身也不可能转变成意识的;可能成为意识内容的,只是被阻抑的观念、情感等等。对于这一经典的心理分析观点,就是S.弗洛伊德的门徒也有人未能接受,因为完全无意识的过程却体现人的动机和目的,这在道理上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在DSM一Ⅲ一R(1987)中,‘‘阻抑\"被定义为“一种机制,通过它,一个人不能记起或认知地觉察到令他困扰的愿望、情感、思想或经验”。(PP.393\"--\'395)W.W.Meissner将“阻抑”定义为t•把观念或情感逐出并保持在意识的觉察之外”。(见美国《精神病学综合教科书》第3版)
很显然,近十多年来,美国精神病学界已经在尽量避免使用t•无意识的,,这个有争议的术语了。如果我们想到,在本世纪20至50年代,心理分析理论在美国有着极大的势力,美国的心理分析家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多得多,那么.我们就不难看到理论方向的这一巨大转变。
文献中压抑和“阻抑\"之经验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回想起来,后者却回想不起来。这种区分是相对的。R•J.Campbell在他编辑的英文版《精神病学词典》(第6版,1989)中写道:“压抑和阻抑之间可能并没有截然的分界线。”(p.709)这本词典对“阻抑”的定义是:“将意识所不能接受的观念或冲动抛出、放逐并保持在意识以外之主动的过程。”(p.631)
本书作者认为,S.弗洛伊德的所谓阻抑只不过是压抑之一种极端的情况.并且在所谓阻抑过程中,无法排除反射性和条件反射性抑制(inhibition,本书视此为一生理学概念)的作用。(请参看拙作:《弗洛伊德无意识概念的分析和重建》,《上海精神医学》,1992,新4卷,第2期,第121页)
在日常心理活动中,压抑是常常在起作用的。当我们对自己说,“这事先不管它,明天再说吧”,就可能有压抑在起作用。当我们转移注意于另一件似乎更重要的事.实际上是为了摆脱一件令人烦恼的事,压抑肯定在起作用。有时,我们迫使自己相信古人说的“吉人天相”,或者把注意集中于从坏事中寻找好的方面,也是在使用压抑这种防御机制。因为这样一来,不快感便减轻了,令人困扰的心理活动至少暂时被逐出意识之外。即使有意去参加娱乐活动以摆脱不快体验的纠缠(这通常叫做应对,coping),如果没有对内心苦恼的压抑,恐怕什么娱乐也会玩不下去的,至少玩起来会索然无味。甚至用最简单的办法推迟行动,使自己不至于太鲁莽和欠冷静,例如,“从1数到10,然后再行动”,这也是在使用压抑。
最浅层的压抑,只不过是把令人困扰的问题之思考、作决定和采取行动暂时推迟一下罢了。过不了多久,那些烦人的问题还会在意识里重现,再一次引起当事人的注意。
深层的压抑可以导致相当长时间的忘却,甚至达到症状性遗忘的程度。
从幼年开始一直持续着的压抑照例构成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或性格之基础的一部分,例如,当事人完全不能认知地觉察到他的某种心理冲突的根源,而在旁观者看来却是昭然若揭的。A.弗洛伊德(1936)认为,“阻抑”在所有防御机制中占有独特的地位,相对所有其他防御机制,它所完成的任务要多。对自我起限制作用的,以“阻抑”为最,因为“阻抑”把精神生沽的全部轨迹都从自我逐出。也许,其他防御机制只不过做些“阻抑,,留下来的未竟之业,或者,当“阻抑”失败,观念又回到意识,其他防御机制才发挥它们的作用。(p.49-----53)
如前述,本书把“阻抑”看做压抑之一种极端的形式。因此,把A.弗洛伊德上面这段话中的“阻抑”改成压抑,是同样说得通的。不仅如此,我们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压抑在神经症发病原理中的极端重要性。
过分的压抑导致心理冲突之尖锐化和持久化,造成严重的精神痛苦和社会适应不良。因此,可以说,没有过分的压抑,就不会有神经症性心理冲突。过分的压抑具有自我否定的性质,故更确切地说,自我否定性压抑是神经症性的。
所谓自我否定性压抑,就是企图把自认为可耻的、邪恶的或至少是不应该的情欲从根本上消灭掉。也可以说,当事人为了从根本上消除某种情欲,便不得不“上纲上线”,把那种情欲扣上可怕的帽子。例如,正值性欲旺盛的青少年未婚者,往往用手淫满足性欲,这本是毫不奇怪的,既谈不上邪恶,也无损于健康。但是,却有少数人用过分的压抑来对待自己的性欲和手淫,简直把万恶淫为首’’奉为至理,这就势必导致尖锐的心理冲突:冲突的一方要满足性欲,冲突的另一方却坚决斥之为邪恶,极力压抑性欲。性欲是每一个健康人人性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抹杀性欲便等于把自我给否定了。实际上,这种人一旦陷入此种冲突之中,就再也找不到可以自我肯定的充足理由了。
自我否定性压抑源于害怕惩罚或丢脸,因而跟违禁性罪感或个人耻感密切相联系,而归根到底往往是由于父母教养不良和亲子关系的困扰。
从小在良好的教养条件和互相理解、尊重的亲子关系下生活的人,也会形成一种与自我否定性压抑根本不同的压抑,可以称之为适应性压抑或成长性压抑。当事人对自己的欲望和需要的态度是认为它们合情合理,只不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下不让它们立即得到满足(推迟满足也就是压抑),或者,需考虑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或方式使它们得到满足。这种压抑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既满足个人需要又符合社会规范,甚至是为了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和个人潜力的发挥。
人人都有情有欲,企图消灭情欲是反人性的。情感的表达和欲望的满足是人的一种权利。尊重自己权利的父母倾向于将心比心,因而也会尊重子女的权利。这也是良好亲子关系的表现。一旦对情欲取否定的评价和抹杀的态度,压抑就会趋于过分,而过分压抑必然导致情欲反抗的加强,这就会导致神经症性心理冲突。不仅如此,过分的压抑使我们对自己的情欲缺乏了解。对自己缺乏了解,当然找不到满足需要的途径。再者,被压抑的情欲总是要寻找出路和表现它们自己的。既然不让它们通过正常的途径和方式表现和满足,它们就要借助于其他防御机制以扭曲和病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心理冲突的变形(表现为精神症状)便出笼了。
适应性压抑只是推迟情欲的表现和满足,它并不企图消灭情欲,而是肯定它们之合情合理的存在,也就不致引起它们强烈的反抗。由于压抑不过分,各种情欲不时在意识里出现,健康人视此为人性的自然显现,对它们采取接受和宽容的态度,也就对人性的弱点有了自知之明。这也就是自我接受。与此相反,自我否定性压抑或过分的压抑,意味着不接受自己,同时也很难接受和宽容别人。
自我否定性压抑本身是不健康的.它倾向于导致紧张、焦虑、自卑、心理功能下降、社会适应不良,以及伴发各种生理功能障碍。同时,自我否定性压抑造成心理冲突尖锐化的痛苦,往往需要调动其他防御机制以缓解痛苦。因此,过分压抑往往是走向神经症的第一步。
kuqizizhihua
发表于 2008-8-30 02:41:11
第三节转移
将情感或行动倾向从原来激起它们的人或事物重新指向另外的较少情欲联系的对象(人或事物),叫做转移。通常,将情欲转变为行动.并直接指向激起反应之对象,例如一位美丽的已婚少妇,那是要冒巨大风险的,当事人容易体验到自责、耻感、恐惧等痛苦,而一旦转移了对象,威胁就解除了,精神痛苦也就趋于缓解。显然,这里包含着对原来情欲的压抑。
由于所转移的新对象给人的情欲以较不充分的满足,而所压抑的情欲并未消失而蠢蠢欲动,以致当事人只能反复地转移。通俗地说,一次满足不充分,再重复一次;重复一次仍不满足,又再来一次,终于使原来的情欲几乎完全固定在新对象上,连当事人自己也感到这种情况“不正常”,却“控制不住”了。
举一个病例。
病人女性,36岁,已婚,某机关党委办公室秘书。主诉近两周来总担心重要文件没有收进保险柜里,反复打开检查,检查后锁了仍不放心,又打开检查,如此反复不已。既妨碍了工作的有效进行,内心也很痛苦。病人从某医生处得知这是强迫症,前来要求治疗。
自述起病经过如下:病人在一个月前听了动员报告,报告号召广大党员跟不正之风作斗争。病人知道,她的顶头上司党委书记有不正之风,所以想检举。这位女秘书入党已】0年以上,工作一直十分认真负责,几乎是一丝不苟。因此,她想检举的动机是强烈的。但是,她又害怕打击报复。打击检举者的事例,报纸上时有报道,有些检举者的遭遇是悲惨的。她愈想愈害怕,尤其害怕连累丈夫和孩子跟她一起受苦。作为一位正直的党员,她也清楚地知道,怕打击报复而不检举,这是把个人和小家庭的利益放在党的利益之上,这种思想是丑恶的。一连两星期,她寝食不安,检举还是不检举斗争十分激烈,使她精神异常痛苦。病人认识到,这事使她受刺激太深,是她患病的原因。但这样的理解对她的病丝毫无补。
几次晤谈后,病人回忆起,在发病的前一两天,她想检举的决心愈来愈强烈。因为她想,如果她不检举,这一辈子良心上也不会得到平静。
起病的那天中午,她把文件收进保险柜准备去食堂吃午饭,走到门边回头一看,发现办公桌上还留有一份文件。病人顿时极为紧张、恐惧,赶快将这份文件也放进了保险柜。然而,病人不放心,又打开保险柜检查,如此反复,强迫症状便开始了。
治疗者通过与病人交谈,得知那份留在桌上的文件并非保密文件,是不必锁进保险柜的。因此,治疗者推断,见了那份文件引起的恐惧不安情绪是转移来的,这一点得帮助病人领悟。
进一步的交谈终于发现,在起病前一两天,随着想检举之心日益高涨,她害怕打击报复的恐惧也与日俱增。起病前的那个夜晚,病人完全失眠,心情紧张恐惧,联想很多,想到检举后遭打击报复所引起的各种可能的悲惨后果。因此,起病的那天上午,病人处于一种强烈恐惧不安的心情之中。
这时,治疗者的启发终于使病人领悟到,见到桌上那份无需保密的文件所产生的恐惧、紧张、不安,乃是害怕打击报复的恐惧之转移。
在第一次门诊时,病人说,她现在已经解决了检举不检举的问题。治疗者问她是如何解决的,病人说不清楚,而只是说,现在主要是强迫症的治疗问题,这个病不治好,其他一切都谈不上。事实上,近两周来她已经完全不想什么检举不检举的了,似乎检举不检举并不是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可见,检举和不检举这两种想法激起的冲突情感,已经完全转移到强迫症上面去了:文件已经锁在柜里了,文件并没有锁进柜子里去一这两种相反的观念带有从检举不检举转移过来的几乎全部强烈情感,因而使强迫症状加剧,检举一事却悄然隐到幕后了。
病人一旦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结合事件的具体进程)领悟到,强迫症所包含的心理冲突乃是检举不检举这一现实的心理冲突的变形(通过转移这一防御机制),强迫症状便开始减轻,而检举不检举的心理冲突重又显现于病人的意识。通过心理治疗交谈,病人逐渐认识到,世界上并没有什么万全之策,有所得时必有所失,-•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不仅强迫症走向缓解,病人对自己性格中的完美主义也有了一定的领悟,心理冲突也就不那么尖锐,不那么难以忍受了。
不仅强迫症可以用转移来理解,很多恐怖症也可以是转移的结果。
由于转移所指向的新对象起着替代或象征原来激起情欲的人或事物的作用,所以,有时也叫做替代性满足(vicariousgratification),或叫做象征化(symbolization)。
据G.W.Allport(1958,转引自Meissner,1978)的说法,偏恶(prejudice)就是“建立在错误且不易改变的概括之基础上的憎恶”。这里,原来的憎恶不仅有转移,并且普遍化了(generali—zed),即,凡具有与原来憎恶的人或物某些相同或相似之点的人或物,一概憎恶之。偏恶本身并不构成一种精神科病,但它显然是不健康的,往往妨碍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
与偏恶类似,在偏好(preference)的形成中,转移和普遍化也起着作用。除了某些特殊的偏好(如性偏好障碍、异食症)外,偏好并不妨碍人际交往和心理功能,不是病态的。
如果转移的对象使人得到较高层次的精神满足,行为得到他人或社会的赞扬,例如,将情欲转移到文学艺术的创作上,转移到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上,转移到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上.就叫做升华;A.弗洛伊德(1936)的术语系统便是如此。
kuqizizhihua
发表于 2008-8-30 02:47:14
第四节理智化
过分使用抽象思维,或者,以普遍化或概括化的形式处理个人情感上的苦恼或心理冲突,以掩盖个人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不快,这种防御机制叫做理智化。
经常和习惯于使用理智化这种防御机制的人往往有其人格的特殊之处,他们的父母亲大多是缺少温情而喜欢讲道理且要求严格的人。
少年期,知识和思维能力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如果他们偶尔发出“人活在世上究竟有什么意义”一类的感慨,却仍然保留着对学习、娱乐和日常生活的兴趣和恰当的处理能力,不能视为病态。如果青春期性的骚动使他们焦虑不安,使他们过分沉溺于用形式的、空洞的、抽象的术语(其实他们对这些术语缺乏足够深入的理解)对个人模糊的本能冲动进行思考,用得越久,陷入愈深,而本能冲动所伴随的不安愈是不大觉察到;同时,对学习、娱乐和日常人际交往则越来越不感兴趣,则应该求助于心理治疗或咨询。
理智化的一种表现是专注于思考“人事\"的因果关系,几乎完全忽视人的动机和目的。这是神经症病人在与医生交谈时最常见的一种表现。病人反复询问下述问题:他的病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病?诊断是什么?有没有可能是现在医学还不清楚的某种罕见的怪病?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消除病因而根治他的病?大.脑或其他器官有没有尚未查明的器质性病变?也许病变在分子或原子结构里,以致现有的仪器无法查出?这种药的药理作用是什么?有什么副作用?等等。同时,病人拒不谈他的心理。
把个人的一切不幸和痛苦完全归之于客观原因,避免反观和体验自己的内心活动,从而冲淡内疚和耻感的痛苦,这里也有理智化在起作用。当然,避开精神上的苦恼不谈,完全归因于身体(包括大脑)的疾病,对病本身忧虑重重,有过多不必要的担心害怕,转移这种防御机制也起着作用。
强迫症病人用抽象思维掩盖其心理冲突•是理智化的一种常见情况。G.E.Vaillant(1992)认为.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内在的转移(intrapsychicdisplacerflent)。当然,要将观念与情感脱节,压抑是不可少的机制。
合理化与理智化有某些近似之处,但并不相同,由于两者之间有过渡形式,故合并在一起讨论。
合理化这种防御机制远比理智化更为常见。也许,很少有人是从来不使用合理化这种防御的。合理化指为自己所不能接受的观念和情欲找一种合理的解释。合理化所采用的“理”,属于常理或人之常情,往往带有明显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的色彩。例如,•谁不要名利?,,“哪有猫不吃鲜鱼的?’,“中国有几个雷锋?”合理化的特点在于只要自己觉得合理就行,不像理智化那样具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穷究性,也不企图完全掩盖或抹杀某种情欲。
过分使用合理化的人,很可能会在人际交往中发生困难,因为明明他没有理却还要强词夺理,使别人很难于跟他亲近或和睦相处。
kuqizizhihua
发表于 2008-8-30 02:48:26
第五节退行
退回到心理发育的较早阶段之生活态度、人际关系模式等,以回避现阶段面临的心理困境,叫做退行。常表现为采用早已放弃了的发育之先前阶段的行为和反应模式。
退行可以是适应性的。例如,内外科的急重病人一切依赖医生护士,放弃个人的独立自主性,反而便于医疗护理的进行。但是,到了缓解期,尤其是康复期,病人的依赖性便成为阻碍他们走向健康的适应不良心理了。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来说,依赖心理总是不利的,因为心理治疗要求病人发挥主动性。
除了歇斯底里以外,大多数神经症病人即使有某些退行的表现(依赖除外)也往往不突出,不占主要地位。
神经症病人依赖心理治疗者,再加上转移(S.弗洛伊德称之为移情,transference),是心理治疗者必须认真细致处理的重要问题。
少年儿童患身体疾病时容易出现退行的各种表现,这是父母和儿科医生必须重视的心理问题。如果父母原来就倾向于过分保护,孩子患病时更加容易过人迁就。有时,孩子身体病好了,心理问题却明显起来,有些孩子甚至出现精神障碍,或者,人格的健康发展严重受害,留下长期难以解决的困难。
年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急性精神病性症状缓解后,不少出现退行的各种表现。这是疾病过程的一部分,还是主要地由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似乎难说。但是,还管理论上怎么说明,缓解期的心理治疗必须加强,心理治疗者也应该帮助人的父母妥善地处理病人的种种幼稚化的表现,而不能听之任之,更不应该一味迁就病人。
kuqizizhihua
发表于 2008-9-2 23:44:13
第六节投射
把本人不愿承认的情感、意图和观点等错误地归之于别人,这种防御机制叫做投射。
很多西方精神病学家把妄想视为投射的结果。本书作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真性妄想的特点之上,安的个人独特性(idiosyncratic)不可理解性(incomprehensible or not understandable),而所有防御机制都是有助于理解人的心理之理论构想。
投射可以看做是跟反映(reflection)正好相反的过程。客观世界通过感官在我们心里形成知觉、表象、观念、情感等的过程叫反映。但人的心理跟镜子和照相机不同,它不仅能反映客观存在,它还把情感、观点和价值观投射到客观事物上。我们在心理愉快时,觉得花在含笑,鸟也在欢唱,而心情忧郁时,天空显得灰暗,一切了无生气,连流水也在呜咽。这就是投射的例子。这样理解的广义的投射,当然不限于防御机制这一狭义的概念。
健康的投射具有下述两个特点之一:(1)当事人知道(尤其是当他冷静下为的时候),我们总是带着一定的情感和价值观去看世界,使世界染上了主观的色彩。例如,我们知道,花既不会含笑,也不会发愁,只不过是看花人的心情不同罢了。(2)投身具有建设性,甚至创造性,例如,它创造了美,增添了辞海的情趣,或者,它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发展。
反之,如果当事人不知道或不承认自己在投射,认为客观世界就是主观上所渲染的那样;并且,投射不但不创造任何社会价值,还妨碍或破坏了人际关系,这样的投射便是不健康的,甚至是病态的。
自卑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但自卑的人很容易认为别人看不起他,他却举不出任何证据,这种“认为别人看不起他”便是自卑的投射。
爱说别人自高自大而本人骨子却自大得严重,经常骂周围人自私自利的人恰好本人很自私,这样的例子常见。
把自认不好的观念和态度硬栽在头上,是投射最常见的形式,这可以称之为推诿(即诿过于人的意思)。推诿愈甚,自知之明又使推诿更进一步,这样一来,病态可能日趋严重。、
恐怖症病人都承认别人并不值得害怕,认识到害怕是没有道理 的,可事到临头仍然十分恐惧。通常,这是一种投射,是对自己的恐惧之投射。那么,对自己的恐惧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一句话,源于对自己情欲之过分压抑。过分压抑引起情欲反抗地增强,这使病人感到,情欲似乎就要挣脱控制而变成为非礼的或违法的行为,这自然使人内心产生强烈的恐惧。这种内在的恐惧无法躲避的。一旦投射出去,使客观的别人或物件或处境成为可怕的,便比较容易应付了,因为外在的可怕的人或物可以采取回避行动来处理。因此,恐惧病人照例有病态的回避行为。
曹操行刺董卓未成被陈宫捕获后说的那一番话是多么的义正词严。可见,曹操是不愿意承认自已是奸臣和有叛逆之心的。正因为如此,曹操对他的下属猜疑心极重。这种猜疑正是曹操本人不忠之心的投射。
具有偏执价格特质的人最常采用的防御机制就是投射。这种人警惕性很高,过分挑别人的错,对来自别人批评特别过敏。
信任和亲密是最困扰偏执者的两件事。因此,礼貌、诚实和尊重是与偏执者相处最关紧要的规则。如果心理治疗者说话偶尔有错,应该立即真诚地表示歉意,而绝不可文过饰非。
要记住,即使是病态的投射,其中也往往包含着点滴的真理。
L.Havens(1985)所提出的所谓“反投射”(counterprojection),是一种很有用的技术。治疗者承认病人的投向有一定的道理,对病人缺乏充分根据的过分猜疑绝不跟他争辩,而是表示对人理智之信任。当然,这并非要治疗者同意病人的投射是已证明了的事实。而是用“看来情况是如你所说”、“这当然是可能的”这样的措词。病人早已觉察到,他的猜疑连他的亲人也抱不信任的态度,这就能治疗者提供了可供利用的条件。治疗者用同情和共同商讨对策的做法,是病人能够接受的。病人能够体会到,治疗者的建议是从他的利益出发的,因为感情用事,大吵大闹,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使反对他的人认为他有“精神病”的,只要治疗者能促使偏执言语行动上趋于理智而不出轨,治疗便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事实上人际冲突也会有一定程度的缓和。
对于猜疑心重的病人,要尽量避免直接提问,如不要问“你今年多少岁?”病人对别人刺探个人私事容易反感,往往不作回答。病人的内心反应是:“问这样的问题用心何在?”如果治疗者试作推断:“我估计你今年30多岁。”病人很可能立即反驳:“不,我今年已经整40了。”
显然,只有深入理解投射机制的各种心理表现,才能与偏执者进行逐渐深入的交谈,从而有效地帮助病人妥善地处理各种问题。
kuqizizhihua
发表于 2008-9-3 22:31:29
第七节理想化
赋予自己或别夸大了的优良品质,以处理心理冲突,这种防御机制,叫做理想化。
正在结交异性朋友的青年人,当看到对方有自己所欣赏和重视的好的方面的同时,也发现对方有不少缺点和毛病,这就容易引起心理冲突:继续发展下去呢?还是至此为止呢?处理这种心理冲突的常见防御机制是,极力将对方美化,以致缺点成为无关紧要甚至等于不存在,这样,刚刚萌芽的爱情便迅速抽深度发展。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便是理想化这一机制之生动的写照。
人到了青春期,道德观念往往急速发展,甚至脱离实际地膨胀起来,这就是理想化在起作用的表现。老师谈到节约,孩子便走向禁欲主义;老师谈到学英雄,孩子便不顾一切地力行利他主义。儿童少年也往往倾向于将老师、“三好”学生、社会上宣扬的的模范人物理想化,给他们头上戴上耀眼的光环。在少年人的心目中,书上所描述的历史人物成了毫无缺点的完美人物,甚至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圣。这是由于,对于光明和黑暗并存的世界,儿童少年很难分清主次,理想化为处理心理冲突的常见机制。一位女孩子写信写A.弗洛伊德说:我与他约会时应该如何表现呢?请告诉我。严肃还是活泼?表现聪明伶俐,还是故意装傻?哪种表现使他喜欢我?见面时老是谈论关于他的事,还是一个劲儿谈论我自己,啊一种表现更好?A.弗洛伊德未作书面答复而约女孩面谈。晤谈时,A.弗洛伊德告诉她,在见面时,最好是把自己自然的流露出来,本来是个什么样的人,就表现出什么样。那女孩听了,立即断言“那不行”,接着便对A.弗洛伊德发表长篇的议论,谁和说明使自己适合别人的爱好和期之必要性。她认为,只有那样,“才能保证达到他爱我,而要是他不爱我,我就无法再活下去了”。A.弗洛伊德认为,这是理想主义的典型表现,既把男友理想化了,也力图将自己理想化。(A.freud,1936)
理想化的表现之一是,把感官享乐视为邪恶,这种禁欲主义蕴含着道德观常能使克制自己的人感到高人一等。当然,优越感的满足并不能使人在道德上真正高尚起来。
物极必反。理想化防御一量失败,有可能导致对自己或别人之过分贬低。
道成
发表于 2008-9-3 23:24:04
楼主辛苦了,有时间好好看看。
kuqizizhihua
发表于 2008-9-5 14:45:57
第八节代偿
代偿,作为一种防御机制,不见于S.弗洛伊德和A.弗洛伊德的著作,也不见于G.E.V.aillant(1992)专著中所提到的诸家开列的防御机制清单之中。
在阿德勒(A.Adler)关于自卑情结的卓越论述中,代偿是一个重要而不可少的概念,它是把觉的追求优越感(在我们的口语中,叫做争强好胜)与自卑感联结起来的中介环节。因此,本书作者认为,把代偿视为一种防御机制是有正当理由的。
代偿是力图超过别人以掩盖自卑的痛苦之防御机制,这是狭义的代偿。
关于自卑感和优越感的冲突,已在第二章中讨论过,此处不赘述。
代偿可以是自觉的和建设性的,其效应是使人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更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潜力。这通常表现在智力和才能方面,但在成功的代偿中,意志品质也得到了锻炼,后者地心理上较之才智更为重要。
其实,代偿并不限于自卑——自尊的需要未能得到满足。马斯洛所说的三种基本需要未能得到满足都会导致过分代偿。有不安全感的人过分追求安全,不异牺牲经济和效率。爱与归属感未得到满足的人之过分代偿,表现为所谓被爱的渴求。这种人总觉得爱人与配偶对自己爱得不够,也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嫉妒。
防御,为了减轻痛苦和缓解心理冲突而任的防御,毕竟是消极的,也就倾向于过分 。只有逐渐深入地理解自我,用发展人际关系的积极行动去满足需要,同时发挥个人的潜力,老师积极的心理之道。显然,关键性的一环是去压抑(de-suppression)。要去掉过分的压抑,就必须改变对自我的态度,从自我否定转变为自我肯定,即自尊之确定。正如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所言,不知道任何一种外语的人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的母语。少年人在遇到心理困难倾向于自我起来独自冥思苦想以求出路。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心理冲突的有效处理会愈来愈困难,自我扭曲会愈来愈甚。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人只有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才能和幸心理。理解自己和理解别人是不可侵害的,强调“用发展人际关系的积极行动”来对付心理冲突,道理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