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37|回复: 10

冰雨咨询问答(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2

主题

48

帖子

632

积分

不违本心

积分
632
发表于 2013-7-18 23: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咨询问答与要点(一)
我将咨询中大家经常问到的、比较关心的问题和答复整理如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冰雨
    1、 我把自己当做正常人,像正常人一样去生活,这样可以吗?
冰雨:这句话是正确的,但只适用一部分人。
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不要去对抗症状,不要把症状当做异物,不要去消除症状,症状的出现是正常的。
    对于相对较轻的患者来说,症状所带来的痛苦并不大,可以把自己当做正常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去生活。
但是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来说,痛苦程度都很高,社会功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时候再把自己当做正常人,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实在有点自欺自人,这样做反而会加重自己的心理冲突。患者也会很迷惑:我把自己当正常人,为什么还那么痛苦?正常人也不会像我这样痛苦啊?
不能做到把自己当做正常人,也不要强迫自己把自己当做正常人。
那是不是就要把自己当做“病”人了呢?
其实也不要把自己当做“病”人,如果你认为症状是一种病,那无疑会去消除它、对抗它,一切“以消除症状为目的”的所有努力最终都是要失败的。
正确的做法是:既不需要把自己当做正常人,也不要需把自己当做病人,你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当下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去改变他,活在当下,接纳当下。
这也是中道的原则。
根据我个人的体验,你必须要亲自体悟到你是正常人,强迫症不是病,你自己本身就是正常人了,那又何谈起把自己当做正常人呢?
2、“去生活、为所当为”是转移注意力吗?
冰雨:我们不能说“去生活、为所当为”就是转移注意力,但这里面是一定是有转移注意力的成分的。
为所当为是正确的,因为它可以让你做到不对抗症状,打破精神交互作用,对缓解症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为所当为,做该做的事,会让你把注意力转移到当下该做的事情上,暂时忘掉了症状,不对抗症状。不对抗症状并不代表你能接纳症状。就像你如果痛恨某个人,你可能会在生活慢慢忘掉这件事,但一旦想起来还是一样痛恨他、排斥他。
不对抗症状和接纳症状还是有区别的,坚持为所当为,行为上虽然做到了不对抗症状,但潜意识有可能还在对抗症状,做不到接纳症状。当然,对大多数强迫症患者来说,能做到不对抗症状已经是很好了,这总比在那里对抗、解决症状要好的多。
比如,你在单位里和某个人闹了矛盾,可能会有三种行为模式:
1)完全不和这个人交往。这是典型的对抗,连为所当为都做不到,两人之间的矛盾会越积越深。
2)能和这个人正常的交往,但内心的怨气还在。这在行为上已经做到了不对抗了,这算是做到了为所当为,内心虽然还有排斥,但随着交往的进行,这种排斥有可能会慢慢淡化,也有可能会一直还在。
3)接纳这个人。接纳他内心就不会有排斥,也不会有对抗,自然也会和他正常的交往,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从这个例子我们看出,强迫症患者首先应该从排斥、对抗慢慢做到不排斥、不对抗,最后才能真正走向接纳。
3、强迫症康复后还会有症状吗?
冰雨:其实这个问题本不该回答,因为问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在对抗症状。症状是自我(真实我)的一部分,是自我(真实我)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表达,甚至可以说是患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像你的双手一样。既然是真实我的一部分,又何谈康复后是否会有症状呢?这样说是可以的:接纳症状,你会和症状和平共处,甚至你会感觉不到症状的存在。
但是我还是想通过的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假如,某人不小心腿被刀划了一个伤口,这个伤口最后能愈合到什么程度,与以下有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刀子所划的口子大不大,个人的身体素质如何,所用药物的效果如何等。
这个伤口如果很大,可能还需要缝合,还需要用很多的药物。如果这个伤口很小,什么药都不需要,自己也会痊愈。最后有可能会留一道伤痕,也有可能没有任何伤痕。最后的结果是由复杂的因素和自然的法则而决定。
强迫症患者其实不应该想的这么长远,这是追求完美的表现,我们应该把我们该做的做好,最后伤口一定是可以愈合的,可能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最后的结果稍微有些差异罢了。伤痕本身没有痛苦,对抗伤痕,想消除伤痕才是痛苦。
强迫症患者是在内心受到了伤害,内心留下了伤痕,这把刀是无形的,是先天的敏感素质、后天的成长环境和应急事件的刺激等原因。对抗症状其实就是想消除内心的伤痕,就像抓伤口、挠伤口一样,不仅影响了伤口的愈合,而且还有可能会让伤口肿大,甚至会流脓水。这样做违反了自然的法则,自然是行不通的。
4、治疗强迫症的方法有很多,我是否需要学习很多种呢?还有人说什么方法也不需要,我倒底该如何做呢?
冰雨:方法不能没有,但也不需要学习过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可以了。
如果什么方法也没有,患者本能的会去排斥症状、对抗症状、解决症状,就像是在用头撞墙,即使撞的头破血流也不肯回头,难道这时候还不需要方法吗?学习方法包括练习内观都是培养我们接纳的能力,如果没有任何方法,大多数患者连“头撞墙”都控制不了自己。
但是如果学习很多的方法,就有可能会变成“练武功”,“练武功”的目的就有可能是为了战斗,为了战斗就会有敌人的存在,把强迫症当敌人,这本身就是错误的,你永远战胜不了它,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所以,我们应坚持中道的原则来学习方法,既不能没有方法,也不能学习过多的方法。
5、强迫症患者和正常人一样吗?
冰雨:症状本身是正常的,是自我(真实我)缺乏安全感的表达。患者会把正常的症状当做不正常的,不应该出现的,当成异物进行排斥、对抗。不是你不正常,而是你把正常的东西当做不正常。
你也许会说,症状让我很焦虑,很难受,很不安全,正常人却没有症状。但要知道,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强迫症患者出现症状的原因是由于先天的敏感素质、后天的成长环境和应急事件的刺激等复杂因素造成的,有因必有果,这是自然的法则。而一般人并没有这些不良因素,所以不会有症状,没有因自然也不会有果。所以说,有症状对患者来说是正常的。没有症状对一般人来说也是正常的。
如果你认为症状是不正常的,你无法做到真正接纳它。
如果你认为症状是正常的,你自然会接纳它。
症状会带来焦虑,会让你感到不安,会让你感到痛苦,所以你会认为它不正常;但如果你被针扎一下,你感到很痛,难道你能说这个痛是不正常的吗?对强迫症患者来说,这个针是无形的、看不见的,患者只能体验到痛,所以会认为不正常。
对于一个畏罪潜逃的罪犯来说,他整天也会出现很多强迫念头,担心警察来抓他,甚至听到警车的声音也会胆颤心惊,很焦虑,但为什么他不会患强迫症?因为他认为这些害怕的念头是正常的,焦虑也是正常的,即使到最后他承受不了心理的压力去投案自首,他还是正常的,因为他没有对抗念头,没有对抗焦虑。
你可能会说,任何人犯了罪都会害怕、担心、焦虑,而我所害怕的是一般人根本就不害怕的,对,所以还需要重新说一下刚才的观点,因为你具有不同一般人的因素:先天的敏感素质、后天的成长环境和应急事件的刺激等,这些是无形的,是过去发生的,但是却投射到当下的事情上来,所以你很难看到,也很难领悟到为什么会有症状。当你能领悟到症状的合理性时,你就会认为症状是正常的,焦虑也是正常的,自然会接纳它们。
如果你认为你不应该有强迫症状,那你就和正常人不一样。
如果你认为强迫症状是合理的、正常的,那你就和正常人一样。
所以说,强迫症患者既和正常人一样,也和正常人不一样。
一个人只要具备先天的敏感素质、后天的成长环境和应急事件的刺激等不良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强迫症患者,都有可能会有强迫症状。
这就是自然的法则,所以说对抗症状就是和自然的法则对抗,最终是要失败的。
自然的法则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8

帖子

632

积分

不违本心

积分
632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23: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咨询与问答要点(二)
6、什么是强迫?什么是反强迫?治疗的重点在哪里?

冰雨:假如一个强迫念头来了,害怕手上沾有细菌,患者会去反复洗手来消除这个担心,这是强迫,同时,患者又认为自己不该洗,对抗这个洗手的行为,这叫反强迫。

再比如:患者反复出现余光、口水、呼吸等注意力类强迫症状,患者会感到极度的焦虑或恐惧,但又无法通过强迫思维或行为去解决,唯一能够缓解焦虑的方式是对抗,这种对抗就是反强迫。

再比如: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脑海中出现一个强迫念头“人为什么要睡觉?”,患者会感到很焦虑,然后通过强迫思维去为这个强迫念头找一个满意的答案,这是强迫。同时患者还有一种冲动去对抗这个解决找答案的过程,认为这个过程完全没有必要、不应该、或者是不正常的,这是反强迫。

强迫就是通过强迫思维或行为去解决强迫念头所带来焦虑的过程。

反强迫就是对抗这个用强迫思维或行为来解决焦虑的过程。

治疗的方向有三种:

(1)最理想的一种是不认同强迫念头,如果能做到不认同强迫念头,和强迫念头分离开来,自然就不会有焦虑(或者焦虑很小),不会有焦虑,自然不会有强迫,没有强迫自然就不会有反强迫。这对大多数强迫症患者来说是不太容易做到的。

(2)如果做不到不认同强迫念头,那就只有接纳强迫念头所带来的焦虑,尽量不通过强迫思维或行为来解决焦虑,慢慢减少强迫思维或行为,强迫思维或行为减少了,反强迫自然也就减少了。

(3)反强迫也很痛苦,但光对治反强迫不对治强迫也是很难行的通的。因为,如果让强迫思维或行为毫无控制的进行下去,强迫的心瘾会越来越大,就像洗手一样,每天洗几个小时的手,严重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这时候患者就会感觉自己不正常了,就会对抗洗手的行为,反强迫还会出现。对于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来说,如果想怎么想就怎么想,想到满意为止,想到自己感到安全为止,这样有可能整天都在强迫思维之中,连做事都很难正常进行,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这样患者也会控制不住自己进行反强迫。

在强迫症治疗中,我们要接纳焦虑,尽量做到不通过强迫思维或行为去解决焦虑,这是在减少强迫;即使控制不住自己用了强迫思维或行为去解决焦虑,也不要去对抗它,这是在减少反强迫;这是比较科学的、中道的对待强迫症状的方法。

在强迫症状到来时,一般对抗会贯穿整个过程。强迫念头出现了,我们对抗它,想消除强迫念头,这是第一级对抗;焦虑来了,我们对抗它,然后会通过强迫思维或行为去解决焦虑,这是第二级对抗;出现强迫思维或行为后,我们同样会对抗强迫思维或行为,这是反强迫,这是第三级对抗。

在第二级对抗中,通过强迫思维或行为解决焦虑,因为症状的不同,有的可能会暂时满足自身的安全感(如反复清洗),但有的也可能越解决越焦虑越强(如强迫性穷思竭虑),还有的根本无法通过强迫思维或行为去解决(如余光、口水、呼吸等注意力类强迫症状)。

对抗的反义是接纳,强迫的反义词是自然,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接纳、顺其自然是强迫症的康复之道。



7、有人说,强迫症不需要治疗,也有人说强迫症需要治疗,到底哪种说法是对的?

冰雨:在这里首先要理解治疗的含义,治疗是为了接纳症状,不治疗也是为了接纳症状。如果治疗是为了消除症状,那么这样的治疗是错误的。如果不治疗也做不到接纳症状,那么坚持这样的不治疗也是错误的。只要能做到接纳症状,怎么做都是正确的。



8、为什么你在咨询中很少谈为所当为呢?

冰雨:为所当为不需要多讲,只要把内观练习好,内心的冲突和痛苦减少了,做事的欲望自然会呈现出来,自然就会去为所当为。如果内心很痛苦,坚持为所当为,就有可能会变成转移注意力或逃避症状。当然,为所当为是正确的,只是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已。

为所当为不应该是刻意去做,而应该是自然而然的让它呈现出来,这样才是科学的。有些强迫症患者,带着痛苦去生活,坚持为所当为,最后实在坚持不了而败下阵来。当然,也有些患者坚持为所当为很好的。



9、为什么你强调在生活中保持觉知,不要忘我?忘我难道不好吗?

冰雨:在生活中要保持觉知,能让自己活在当下,对当下的身心保持清楚的知道,这就是正念。比如,你晚上一个人走夜路,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有人从后面推了你一下,你可能会受到很强的惊吓,恐惧程度非常高;但如果你能保持觉知,对自己的身心有清醒的觉察的话,你甚至可以看到有人要推你,即使推到你了,你可能也会感到害怕,但这害怕的程度就很小了。所以说,我们应在生活中保持觉知,强迫念头来了,我们能够看到它,知道它,所以就不会感到很焦虑。如果我们没有任何觉知,强迫念头来了,我们就会感到非常恐惧,看不清它是个强迫症状,这样就会陷入强迫症状之中而难以自拔。



10、我以前看过关于观照、觉知的书,我也学会了观照症状,但是为什么症状却一直存在呢?

冰雨:很多书上都讲觉知、观照,这是很好的,但是这些书并没有考虑到读者是否能做到真正的觉知、真正的观照。在我看来,觉知和观照是必须要以觉性为基础,也就是说必须要通过系统扎实的内观练习培养出强大的觉性,这样才能做如实观照。如果没有觉性作为基础,你所说的觉知、观照很多还是在思维的层次上,也就是说你做的不是觉知、观照,而是用大脑在想,这样就会走入误区。其实从你问的问题就可以看出,“我观照症状,为什么症状还不消失啊?”,带着想让症状消失的目的去觉知、观照,这明显就是错误的,这就不是如实观,而是带着很强的对抗去观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8

帖子

632

积分

不违本心

积分
632
 楼主| 发表于 2013-8-8 21: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冰雨咨询问答与要点(三)
11、当今强迫症治疗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当今强迫症治疗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你倒下时,给你讲如何走路,患者连站都站不起来,谈走路又有什么意义呢?比如患者根本做不到接纳、顺其自然,咨询师会反复强调这些空洞的理论,这样对康复的帮助并不大。其实,当一个人倒下时,我们只要给他一根拐杖(内观),他就会自己站起来,站起来后呢,他自然也就会知道该如何去走路。
所以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目前强迫症治疗所面临的困境,咨询师会不断的给患者灌输他根本做不到的理论,这样不仅对康复没有益处,而且还会产生理论强迫或新的强迫。
所以目前强迫症治疗还是停留在“知道做不到”的层次上,我们要的是“做到”,不是“知道”,停留在“知道”层次上的强迫症治疗实在有点本末倒置之嫌。
比如说,我们要接纳真实我,但如果你看不到真实我,又如何谈去接纳真实我?如果你真的能看到真实我的存在,自然就会接纳真实我。
再比如说,我们要和潜意识沟通,但这前提也是你也要先能观照到自己潜意识,看到自己的潜意识后,自然也会和潜意识沟通、对话、和谐共处;难道咨询师告诉你有潜意识的存在,你就可以做到和潜意识和谐共处了吗?
假如,咨询师让你和张三去沟通,你连张三这个人都没见过,怎么去和张三沟通呢?即使咨询师会给你详细描述张三的摸样,让你用大脑认真去想象这个人,你就真的可以做到与张三沟通了吗?好像不太现实吧。
内观可以让我们看到真实我、观照到自己潜意识,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接纳真实我、并和潜意识和谐共处。
12、接纳的主体与客体
我们经常说接纳,但并不理解接纳的深义。比如说“我接纳我自己”(相反“我讨厌我自己”)、“接纳真实我”(相反“对抗真实我”),这里面有一个主体和客体,主体是我(现实我),客体是我自己(真实我),这里面有两个我的存在。在内观练习中,观照者是主体,观照的对象是客体,通过内观将主体和客体分离开,看到了两个我的存在,这样才能领悟到接纳的深义,才可以真正做到接纳。如果只有一个我,那你就会将强迫念头等同于我,就会认同强迫念头的内容,是很难做到接纳的。
所以说,我们要经常向内观,看自己,觉知自己,观察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直至能观出那个怕的“我”,那个怕的“人”,他就是真实我、内在受伤的小孩、本我、潜意识等等,这样就可以将现实我(自我)与真实我(本我)分离开来,就可以做到不认同,自然也可以接纳了。
一个是我,一个是那个怕的“我”,我们要通过内观练习将“两个我”分离开来。
我不是“那个怕的人”,“那个怕的人”也不是我,这就叫“不认同”。
13、不认同症状
什么是不认同症状呢?假如患者大脑里出现“害怕控制不住自己余光看人”、“害怕自己老是看异性敏感部位”、“害怕被传染艾滋病”、“害怕自己成为同性恋”等一类的强迫念头,如果他认同这些强迫念头,也就是相信了强迫念头的内容,就会给患者带来很强的焦虑或恐惧,接纳起来就非常困难。
但是如果患者能做到“不认同”,即不认同强迫念头的内容,能够看到症状的本质,症状的本质其实就是真实我缺乏安全感的表达,是潜意识中强迫(不安全感)能量的释放,只是把这种不安全感投射到当前的事情上,其本质是空的,这样就不会有焦虑,自然就可以做到接纳,不对抗。
怎样才能做到不认同呢?首先你要具备内观的能力,当强迫念头出现时,你要能立刻觉知到、观察到,这样就会和强迫念头分离开来,能够看清强迫念头与症状的本质。但如果没有内观的基础,当强迫念头出现时,患者就会立即认同于强迫念头,与症状纠缠在一起,卷入其中,难以自拔。
14、强迫症状证明了“神”的存在
我所说的“神”并不是某位掌管世间万物的“神”,而是“法”,“法”从内观的角度讲即是无常、无我;无常的意思是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没有一样是永恒的;无我的意思是不是我能控制的,而是由自然的法则(“神”)在控制。比如说,生老病死不是我能控制的,呼吸不是我能控制的,身体各个部分器官的自然运作不是我能控制的,潜意识不是我能控制的等等。
强迫症状也不是我能控制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强迫念头是潜意识的问题,具有闯入性、不可控制性等特点,也是符合自然的法则的。强迫症状出现后,我们越是对抗它,越是想消除它,它就越是不离开;但如果我们接纳它,和它和谐共处后,它就会自然的消失。而且我们能从强迫症状背后看到有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远远超出人的想象和能力,这种力量就是“神”,就是“法”。我们常说,你永远战胜不了强迫症,因为强迫症状是“神”的力量,是自然的法则,人是不可能战胜“神”的,也不可能超越自然的法则,人只是大自然中非常渺小的一份子罢了。
心灵成长称之为“神”,内观称之为“法”,我想他们所表述的是一个意思。
在我修内观之前,我对“神”的概念并不清楚,如果让我相信有一位全能神的存在,那我没有看到,即使相信了也可能是强迫自己相信;但如果让我说没有一位全能神的存在,我也不敢说,因为那样我可能会害怕神的惩罚,也就是渎神恐怖。
而现在我体验到了“神”的存在,神即是“法”,即是“道”,我也敢说没有任何一位具体掌管万物的神的存在。
如果我们不想要痛苦,痛苦就会消失,那还要“神”做什么?
如果我们不想死亡,就没有死亡,那还要“神”做什么?
如果我们想让症状消失,症状就会消失,那还要“神”做什么?
如果我们想主宰自我,自我就会完全在自己的控制之中,那还要“神”做什么?
其实就拿生活中最简单的一件事来说,比如吃饭,一直都会有“神”的参与,我们在吃饭时,手、眼、呼吸、牙齿、舌头等等都不是在我们的控制下自然的运作,而且我们还可以边吃饭边说话,这些都是在“神”的控制之下,也可以说是潜意识在运作。
另外,我们每天都会睡觉,我们何尝知道自己是如何入睡的?我们入睡的过程是怎样的?我们什么时候会醒来?这些没有一样是我们所能控制的。
完全放弃自己的思维,按照潜意识去生活,也就是按照自然的本性去生活,这样就是遵循了“神”的旨意,这样就算是开悟了。
开悟不是成为圣贤,不是成为佛陀,而是成为你自己,回归你自然的本性。
15、潜意识
强迫症治疗必须要探寻到潜意识,否则治疗是不究竟的。我认为目前有两种方法可以探寻到潜意识,一种是心理学上精神分析,另外一种是佛陀所教导的内观;精神分析是咨询师帮助你探寻潜意识,而内观是通过实修自己探寻自己的潜意识,这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就像有一种水果,精神分析是别人告诉你它的味道,而内观是让你直接去吃这个水果,亲自品尝它的味道。
强迫症状是潜意识不安全感能量的释放,是真实我(本我)缺乏安全感的表达。我经常说,用大脑想,靠思维对治思维是永远行不通的,因为思维是在意识的层次上。对一般人而言,也是很难意识到有潜意识的存在,所以强迫症患者在发病后会按照常人的思维去对抗症状,直至撞到头破血流才发现这是条死胡同,永远也走不通。
当我们静坐内观时,可以观照到很多不受自我控制的念头,这些念头都是潜意识。同样,强迫症状不受自我意识的控制,它们也是潜意识。
人的思维行为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潜意识在控制,甚至说95%以上都是由潜意识控制也不为过,但强迫症患者自以为很聪明,认为可以用自己的意识或思维掌控一切,可以战胜强迫症状,殊不知这样最终是要失败的,用意识去解决潜意识的问题,形如“鸡蛋碰石头”,形如“用头撞墙”。
我还认为,人在出生的一霎那,就具备了他的潜意识,也就是人格发展的基础,强迫症的发病原因之一“先天的敏感素质”也就是在出生的时候就由自然的法则(主要是遗传因素)所决定了。当然,后天的成长教育环境和应急事件的刺激也会为潜意识不断注入负能量,三种复杂的原因最终会导致强迫症的发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8

帖子

632

积分

不违本心

积分
63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21: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冰雨咨询问答与要点(四)
16、 我的先天敏感素质  
人在出生的一霎那,就具备他的潜意识,也就是人格发展的基础,强迫症发病原因之一“先天的敏感素质”也就是在出生的时候就由自然的法则(这里面有很大的遗传因素)所决定了。当然后天的成长教育环境和应急事件的刺激也会不断为潜意识注入负能量。
我记得我母亲跟我说,我从出生那天开始就一直哭个不停,整整哭了一个星期,当时父母都急了,说,这个孩子从生下来就哭个不停,不是个好兆头,所以非常担心这个孩子长大以后的命运,果不其然,竟然成长为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强迫症患者。
另外,还有一件令我印象非常深的事情。我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由于胆子小,上课时有小便想上厕所竟然不敢报告老师,自己强忍住,压抑自己,直到最后尿到自己的裤子里也不敢报告老师,而且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了好几次。一个六岁的孩子,竟然因为害怕老师的批评,就有如此超强的控制能力来避免可怕结果(老师的批评)的发生,这是非常典型的强迫模式,如此说来,患上强迫症对我来说是非常正常的、合理的一件事。
当然,我患强迫症的原因除了先天的敏感素质外,后天的成长教育环境和各种应激事件的刺激也是导致我发病的重要原因。
   我的痛苦经历
在我的强迫历程中,我吃的苦是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最严重的时候是完全丧失社会功能,只好选择住精神病院,接受全封闭管理和药物治疗。服药一段时间后,没有效果,医生就开始给我加大药量,直到我感觉到浑身发抖、站立不稳,强迫症还像“魔鬼”一样紧紧缠着我不放。直到有一次,我在排队打饭时,因站立不稳而倒了下去,医生发现是因为药量过大的原因,才开始给我慢慢减了些药,但还是维持较大的药量。
药物没有效果,医生又开始给我实施电休克治疗。第一次做电休克醒来后,记忆短时间内消失,我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见到和自己相处了几个月的病友也完全不认识了,但这种记忆消失仅仅持续了大概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半天后,记忆完全恢复正常,症状也是一如既往的痛苦。随后又做了几次电休克,记忆消失的时间越来越短,直到最后电休克结束后,大脑还是清醒的,症状就更不用说了。
因强迫症状的痛苦和对人生的绝望,我在住院期间,有很多自虐的行为,同时也伴有自杀的倾向,也曾被护理人员捆绑在病床上一个星期,他们称之为“保护”。
现在想想,如果当初药物对我有效果,我可能现在还在依赖药物,更谈不上康复了。
    17、“头撞墙”与转移注意力
强迫症患者对抗症状、解决症状犹如用头撞墙,对抗一次症状、解决一次症状就好像用头撞墙一次,即使撞的头破血流也不肯回头,但有时候头被撞的痛苦到极点时,也许会暂时放弃了对症状的对抗,暂时不撞墙了,先缓一缓吧。等头上伤口好了,好像不再痛了,又会“心瘾”再犯,继续用头撞墙,这叫“好了伤疤忘了痛”。
当患者在头撞墙(对抗症状)时,如果有什么事情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比如说看一部非常好看的电视剧,被剧情所吸引了,忘掉了症状,暂时不再撞墙了;但是,一旦当电视剧结束或者剧情不再能吸引患者的注意力时,患者还会继续头撞墙(对抗症状),而且靠转移注意力忘掉症状的时间会越来越短,最后根本转移不了,很多强迫症患者都会走过这样的弯路。
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有很多种,不管是哪种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其实都是将问题继续压抑在潜意识中,而且会越压越深,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这个是真理,没有人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真正好起来。
18、如何通过练习“动中禅”进入内观
内观就是如实观照自己身心的实相。按照四念处(身、受、心、法)的修行法门,人是由身、受、心所组成的,身就是身体,心就是思维、念头、心理状态等等,受就是感受,受介于身与心之间,是心理在身体上所经验到的感受。
动中禅就是通过觉知动作(身念处)来培养觉性,当觉性强大后自然就会观照身心的实相,最后可以体验到无常、无我的法印,即四念处中的法念处。
每觉知一次动作,都是在唤醒觉性,当觉性强大后,自然就可以进入内观。
当然,觉知动作只是进入内观的一个途径,并不是唯一的。
四念处的修法之一是通过出入息念(身念处)而进入内观的。(注:四念处的修行很系统,这里只能体现四念处修法的一个小方面)
葛印卡内观主要是通过观感受(受念处)进入内观的。
我个人认为,动中禅是南传佛教中培养觉性非常好的法门。
对一般人来说,也是需要经过踏实的练习才可以进入内观,对强迫症患者来说更需要系统扎实的练习才可以真正进入内观。否则,什么练习基础都没有,想进入内观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如果没有练习的基础,内观大多还都是停留在思维上,不是内观,是用大脑在想象,与内观是背道而驰的。
19、“止、观”与“强迫、反强迫”治疗之间的关系
内观练习包括“止、观”两个部分,强迫症也包括“强迫和反强迫”两个部分,其实内观在治疗强迫症上的针对性是非常强的,几乎堪称完美。
强迫是通过强迫思维或行为去解决强迫念头所带来焦虑的过程。
反强迫是对抗这个用强迫思维或行为来解决焦虑的过程。
修“止”,也就是定力,这样就可以停止用强迫思维或行为去对抗解决症状,这主要是对治强迫。
修“观”,如实观照,不排斥、不打压、不对抗;不参与,不分析、不解决;不认同;可以同时对治强迫和反强迫。
当觉性不太强时,修“观”主要对治反强迫。
当觉性足够强大时,修“观”可以同时对治强迫和反强迫。
在强迫症的内观治疗中,我们一般会让患者采用“止、观”同修的方式,来同时对治强迫和反强迫,当患者的状态逐渐趋于稳定后,可以慢慢减少“止”的练习量,逐渐加大“观”的练习量。
如果患者的强迫比较重一些,我们会让他侧重修“止”。
如果患者的反强迫比较重一些,我们会让他侧重修“观”。
总的来说,“止”是“观”的基础,“止、观”都是要练习的,但最后都要慢慢修成“观”,也就是“观照”,因为智慧是需要通过“观照”才能开发出来的。
20、强迫症状是伟大的、真实的存在
强迫症状是“本我”的自我保护机制
对待强迫症状的重要原则:像对待一个内心受伤害、极度缺乏安全感、不懂事的小孩一样对待强迫症状,既不能打压,也不能放纵,走在中道上。
强迫症患者是幼年或过去心理受到创伤后,强烈的不安全感能量被压抑在了潜意识中,后来所出现的强迫症状就是潜意识中“最原始的本我”实施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也是人作为具有思维的高级动物所具备的“特色”。虽然对“自我”来说,症状有时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是不正常的,但是对于“本我”来说,却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本我”缺乏安全感的展现并实施自我保护的一系列思维(强迫思维)和行为(强迫)活动。
我们应该善待症状,接纳症状,接纳“本我”,接纳“本我的真实本性”,因为他是一种伟大的自我保护机制,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生存的法宝,是最真实的存在,虽然对“自我”来说,这种保护机制是幼稚的、错误的。
如果没有像强迫症状这样的自我保护机制,我和大家一样可能早就不在这个世界上了,我们能够生活到现在,最主要的功劳还是源于“本我”的自我保护机制。
比如说,我们走在大街上,突然看到前面有汽车开过来,我们会立刻闪开,以躲避汽车的撞击,这是一种原始的、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这种自我保护是不经过大脑思维的,完全是“本我”(潜意识)在运作这一切。
再比如,我们冬天在火炉旁边看书,一不小心手碰到了火炉,这时我们的手本能的就会缩回来,以保护不被烧伤,这个自我保护行为也是不经过大脑思维的,也是“本我”(潜意识)在保护自己。
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真的没有“本我”的自我保护机制,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我们将会完全丧失生存的能力。
再说一个例子,我们会说,我正在呼吸,其实这句话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他(“本我”,潜意识)自己正在呼吸,大家可以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呼吸是自然的“本我”(潜意识)在运作,并不受我们的控制。你可以控制他停止呼吸一分钟,你也可以通过自我的意识去加快呼吸的节奏,但最终他还是要自然的运作,你不可以完全掌控他。
(上面对呼吸的表述,在内观里叫做对身体的不认同,而我们要通过内观练习做到对症状的不认同。)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数不胜数,只是我们的心太粗糙,没有觉知,整天活在“自我”思维的世界里,所有根本无法静下心来观察到这些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
既然强迫症状是伟大的存在,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随意自由的通过强迫思维或行为去解决症状所带来的焦虑呢?
如果你能做到不认同“本我”这种自我保护行为的真实性,能够看清楚强迫症状的虚假空本质,随便怎么做都是可以的。如果做不到不认同,那还是要坚持不通过强迫思维或行为去解决症状的原则的。
说强迫症状是一种伟大的存在,主要是针对反强迫,因为在强迫症的治疗中,反强迫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强迫症状是“本我”的一部分,是来保护我们的,虽然他的保护是幼稚的、错误的。他就像一个内心受伤害、极度缺乏安全感、不懂事的孩子一样,所以会出现很多“害怕”的念头,有时候他也会陷入分析或解决,所以我们应该理解他、包容他,接纳他,其实这个孩子要求也不多,只要你承认他的存在,善待他,他就会慢慢的离开。
接纳不是一个口号,也不可以用大脑去理解,而是需要用心灵去感悟的,这样我们才能品尝到一些接纳的味道。
当然,内在受伤的小孩(“本我”、“真实我”)也是需要在我们的呵护下不断成长的,我们既不能打压他(反强迫),也不能放纵他(强迫),这是中道的原则。单单靠接纳,对大多数强迫症患者来说,也是会力不从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8

帖子

632

积分

不违本心

积分
63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21: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冰雨咨询问答与要点(四)
16、 我的先天敏感素质  
人在出生的一霎那,就具备他的潜意识,也就是人格发展的基础,强迫症发病原因之一“先天的敏感素质”也就是在出生的时候就由自然的法则(这里面有很大的遗传因素)所决定了。当然后天的成长教育环境和应急事件的刺激也会不断为潜意识注入负能量。
我记得我母亲跟我说,我从出生那天开始就一直哭个不停,整整哭了一个星期,当时父母都急了,说,这个孩子从生下来就哭个不停,不是个好兆头,所以非常担心这个孩子长大以后的命运,果不其然,竟然成长为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强迫症患者。
另外,还有一件令我印象非常深的事情。我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由于胆子小,上课时有小便想上厕所竟然不敢报告老师,自己强忍住,压抑自己,直到最后尿到自己的裤子里也不敢报告老师,而且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了好几次。一个六岁的孩子,竟然因为害怕老师的批评,就有如此超强的控制能力来避免可怕结果(老师的批评)的发生,这是非常典型的强迫模式,如此说来,患上强迫症对我来说是非常正常的、合理的一件事。
当然,我患强迫症的原因除了先天的敏感素质外,后天的成长教育环境和各种应激事件的刺激也是导致我发病的重要原因。
   我的痛苦经历
在我的强迫历程中,我吃的苦是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最严重的时候是完全丧失社会功能,只好选择住精神病院,接受全封闭管理和药物治疗。服药一段时间后,没有效果,医生就开始给我加大药量,直到我感觉到浑身发抖、站立不稳,强迫症还像“魔鬼”一样紧紧缠着我不放。直到有一次,我在排队打饭时,因站立不稳而倒了下去,医生发现是因为药量过大的原因,才开始给我慢慢减了些药,但还是维持较大的药量。
药物没有效果,医生又开始给我实施电休克治疗。第一次做电休克醒来后,记忆短时间内消失,我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见到和自己相处了几个月的病友也完全不认识了,但这种记忆消失仅仅持续了大概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半天后,记忆完全恢复正常,症状也是一如既往的痛苦。随后又做了几次电休克,记忆消失的时间越来越短,直到最后电休克结束后,大脑还是清醒的,症状就更不用说了。
因强迫症状的痛苦和对人生的绝望,我在住院期间,有很多自虐的行为,也曾被护理人员捆绑在病床上一个星期,他们称之为“保护”。
现在想想,如果当初药物对我有效果,我可能现在还在依赖药物,更谈不上康复了。
    17、“头撞墙”与转移注意力
强迫症患者对抗症状、解决症状犹如用头撞墙,对抗一次症状、解决一次症状就好像用头撞墙一次,即使撞的头破血流也不肯回头,但有时候头被撞的痛苦到极点时,也许会暂时放弃了对症状的对抗,暂时不撞墙了,先缓一缓吧。等头上伤口好了,好像不再痛了,又会“心瘾”再犯,继续用头撞墙,这叫“好了伤疤忘了痛”。
当患者在头撞墙(对抗症状)时,如果有什么事情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比如说看一部非常好看的电视剧,被剧情所吸引了,忘掉了症状,暂时不再撞墙了;但是,一旦当电视剧结束或者剧情不再能吸引患者的注意力时,患者还会继续头撞墙(对抗症状),而且靠转移注意力忘掉症状的时间会越来越短,最后根本转移不了,很多强迫症患者都会走过这样的弯路。
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有很多种,不管是哪种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其实都是将问题继续压抑在潜意识中,而且会越压越深,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这个是真理,没有人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真正好起来。
18、如何通过练习“动中禅”进入内观
内观就是如实观照自己身心的实相。按照四念处(身、受、心、法)的修行法门,人是由身、受、心所组成的,身就是身体,心就是思维、念头、心理状态等等,受就是感受,受介于身与心之间,是心理在身体上所经验到的感受。
动中禅就是通过觉知动作(身念处)来培养觉性,当觉性强大后自然就会观照身心的实相,最后可以体验到无常、无我的法印,即四念处中的法念处。
每觉知一次动作,都是在唤醒觉性,当觉性强大后,自然就可以进入内观。
当然,觉知动作只是进入内观的一个途径,并不是唯一的。
四念处的修法之一是通过出入息念(身念处)而进入内观的。(注:四念处的修行很系统,这里只能体现四念处修法的一个小方面)
葛印卡内观主要是通过观感受(受念处)进入内观的。
我个人认为,动中禅是南传佛教中培养觉性非常好的法门。
对一般人来说,也是需要经过踏实的练习才可以进入内观,对强迫症患者来说更需要系统扎实的练习才可以真正进入内观。否则,什么练习基础都没有,想进入内观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如果没有练习的基础,内观大多还都是停留在思维上,不是内观,是用大脑在想象,与内观是背道而驰的。
19、“止、观”与“强迫、反强迫”治疗之间的关系
内观练习包括“止、观”两个部分,强迫症也包括“强迫和反强迫”两个部分,其实内观在治疗强迫症上的针对性是非常强的,几乎堪称完美。
强迫是通过强迫思维或行为去解决强迫念头所带来焦虑的过程。
反强迫是对抗这个用强迫思维或行为来解决焦虑的过程。
修“止”,也就是定力,这样就可以停止用强迫思维或行为去对抗解决症状,这主要是对治强迫。
修“观”,如实观照,不排斥、不打压、不对抗;不参与,不分析、不解决;不认同;可以同时对治强迫和反强迫。
当觉性不太强时,修“观”主要对治反强迫。
当觉性足够强大时,修“观”可以同时对治强迫和反强迫。
在强迫症的内观治疗中,我们一般会让患者采用“止、观”同修的方式,来同时对治强迫和反强迫,当患者的状态逐渐趋于稳定后,可以慢慢减少“止”的练习量,逐渐加大“观”的练习量。
如果患者的强迫比较重一些,我们会让他侧重修“止”。
如果患者的反强迫比较重一些,我们会让他侧重修“观”。
总的来说,“止”是“观”的基础,“止、观”都是要练习的,但最后都要慢慢修成“观”,也就是“观照”,因为智慧是需要通过“观照”才能开发出来的。
20、强迫症状是伟大的、真实的存在
强迫症状是“本我”的自我保护机制
对待强迫症状的重要原则:像对待一个内心受伤害、极度缺乏安全感、不懂事的小孩一样对待强迫症状,既不能打压,也不能放纵,走在中道上。
强迫症患者是幼年或过去心理受到创伤后,强烈的不安全感能量被压抑在了潜意识中,后来所出现的强迫症状就是潜意识中“最原始的本我”实施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也是人作为具有思维的高级动物所具备的“特色”。虽然对“自我”来说,症状有时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是不正常的,但是对于“本我”来说,却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本我”缺乏安全感的展现并实施自我保护的一系列思维(强迫思维)和行为(强迫)活动。
我们应该善待症状,接纳症状,接纳“本我”,接纳“本我的真实本性”,因为他是一种伟大的自我保护机制,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生存的法宝,是最真实的存在,虽然对“自我”来说,这种保护机制是幼稚的、错误的。
如果没有像强迫症状这样的自我保护机制,我和大家一样可能早就不在这个世界上了,我们能够生活到现在,最主要的功劳还是源于“本我”的自我保护机制。
比如说,我们走在大街上,突然看到前面有汽车开过来,我们会立刻闪开,以躲避汽车的撞击,这是一种原始的、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这种自我保护是不经过大脑思维的,完全是“本我”(潜意识)在运作这一切。
再比如,我们冬天在火炉旁边看书,一不小心手碰到了火炉,这时我们的手本能的就会缩回来,以保护不被烧伤,这个自我保护行为也是不经过大脑思维的,也是“本我”(潜意识)在保护自己。
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真的没有“本我”的自我保护机制,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我们将会完全丧失生存的能力。
再说一个例子,我们会说,我正在呼吸,其实这句话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他(“本我”,潜意识)自己正在呼吸,大家可以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呼吸是自然的“本我”(潜意识)在运作,并不受我们的控制。你可以控制他停止呼吸一分钟,你也可以通过自我的意识去加快呼吸的节奏,但最终他还是要自然的运作,你不可以完全掌控他。
(上面对呼吸的表述,在内观里叫做对身体的不认同,而我们要通过内观练习做到对症状的不认同。)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数不胜数,只是我们的心太粗糙,没有觉知,整天活在“自我”思维的世界里,所有根本无法静下心来观察到这些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
既然强迫症状是伟大的存在,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随意自由的通过强迫思维或行为去解决症状所带来的焦虑呢?
如果你能做到不认同“本我”这种自我保护行为的真实性,能够看清楚强迫症状的虚假空本质,随便怎么做都是可以的。如果做不到不认同,那还是要坚持不通过强迫思维或行为去解决症状的原则的。
说强迫症状是一种伟大的存在,主要是针对反强迫,因为在强迫症的治疗中,反强迫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强迫症状是“本我”的一部分,是来保护我们的,虽然他的保护是幼稚的、错误的。他就像一个内心受伤害、极度缺乏安全感、不懂事的孩子一样,所以会出现很多“害怕”的念头,有时候他也会陷入分析或解决,所以我们应该理解他、包容他,接纳他,其实这个孩子要求也不多,只要你承认他的存在,善待他,他就会慢慢的离开。
接纳不是一个口号,也不可以用大脑去理解,而是需要用心灵去感悟的,这样我们才能品尝到一些接纳的味道。
当然,内在受伤的小孩(“本我”、“真实我”)也是需要在我们的呵护下不断成长的,我们既不能打压他(反强迫),也不能放纵他(强迫),这是中道的原则。单单靠接纳,对大多数强迫症患者来说,也是会力不从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8

帖子

632

积分

不违本心

积分
63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21: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冰雨咨询问答与要点(五)

注:咨询问答与要点(五)、(六)、(七)为一个整体模块。



    21、精神分析中的“三个自我”

    精神分析将人格的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本我”追求生物本能欲望的满足,是人格结构的基础,是人格结构中的一个永存部分。“本我”的活动遵循快乐原则,它要求毫无掩饰与约束地寻找直接的肉体快感,以满足生物的需要,如果受阻或延误,就会出现烦扰和焦虑。

    ‚“自我”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按照现实原则活动。“自我”通过与外界环境的接触,经由后天学习获得特殊的发展。“自我”感知外界的刺激,了解周围环境,储存从外界获得的经验,从而具备了应对现实的功能。“自我”这一功能是基于个体保存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他为“自我”本能,它可以对“本我”发挥指导和管理功能。“自我”可以按照现实原则确定是否应该满足“本我”的各种要求。

    ƒ“超我”主要指代表良心和道德力量的人格部分,“超我”的活动主要遵循道德原则。从个体发育来看,“超我”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超我”一旦形成,“自我”就要同时协调“本我”、“超我”和现实等三方面的要求。

因此,“自我”就成为“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也是“本我”与“超我”之间的调节者。也就是说,在考虑满足“本我”本能冲动和欲望的时候,不但要考虑外界环境是否允许,还要考虑“超我”是否认可。



22、精神分析关于神经症形成的解释

精神分析认为,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可以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的人格动力关系中得以阐明。

精神分析认为,一个人要保持心理正常,“三个自我”之间的力量必须要保持平衡,如果“三个自我”之间出现不平衡,也就是心理冲突,那就会发展成神经症。

精神分析的理论是非常好的,特别是精神分析探索到潜意识的存在和“三个自我”的人格动力,在心理学发展史上都是伟大的创举。



23、强迫症治疗中的接纳在“三个自我”中的解释

强迫症患者的“本我”是内心受创伤的、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所以“本我”就会出现强迫症状、强迫念头和焦虑等,我们说接纳强迫症状、接纳强迫念头、接纳焦虑等,这是“自我”在接纳“本我”。

另外,当“自我”做不到接纳“本我”时,我们又会说,接纳你的对抗、接纳你的排斥、接纳你的不接纳,这个排斥、对抗、不接纳的人是“自我”,那么接纳“自我”的人又是谁?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精神分析在治疗强迫症中的局限性了。



24、精神分析治疗强迫症的局限性

在上一个要点中,我们已经说到了精神分析中“三个自我”的局限性。精神分析认为,只要患者能够认识到强迫症状是由过去所受的心理创伤所致,“三个自我”之间的力量能保持平衡,“本我”就能接纳“自我”,就不会有心理冲突,神经症就可以痊愈。

其实,在强迫症的治疗中远远没这么简单,我认为,这里面有几个明显的缺陷。

如果“本我”是焦虑的,那么“自我”就会本能的对抗、不接纳“本我”,而且焦虑程度越高,“自我”排斥、对抗“本我”的力度就会越强,很难做到接纳。

‚强迫症患者一般病程都是很多年,强迫性思维模式也形成了很多年,不是靠简单的领悟就能改变自己思维模式的,即使精神分析会让你在短时间内有“顿悟”的感觉,但没有整个系统完善强迫性人格的过程,也很容易再次陷入强迫的痛苦之中。

ƒ精神分析是精神分析师帮助患者探寻潜意识和强迫症的发病原因,即使探寻到了潜意识和强迫症的发病原因,也很难让患者真正走出来,知道并不等于做到。另外,做精神分析对精神分析师的要求非常高,如果精神分析师的水平不高,很可能出现分析不正确的结果,如果一个强迫症患者找几个咨询师同时做精神分析,可能最后的分析结果也是不同的,这对患者来说将会是很一件很麻烦的事。

④如果强迫症的发病只是一件应急事件的创伤导致,给这样的强迫症患者做精神分析就是一件较为简单的事,因为这样的病因很容易找到。但绝大多数强迫症患者的发病原因包括了先天的敏感素质、后天的成长环境和多件应急事件的刺激等各种复杂因素,这样去做精神分析就非常困难了,准确度也会大大降低。

     ⑤从内观的角度讲,精神分析包括心理学上的疗法它们最大的局限性就在于:停留在“自我”的意识(思维)层次上,并没有提升到觉知和观照的更高意识层次上来。



25、“内观疗法”如何突破精神分析的局限性

我们首先从心理冲突来探讨,接纳是化解心理冲突的方法。从“三个自我”理论来看,接纳主要是指“自我”要接纳“本我”,精神分析里的“超我”是停留在思维的层次里,是一个虚幻的概念,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因为它已经离开了实相,所以接纳和“超我”没有关系,但“自我”和“本我”的确都是真实存在的。

在前面已经说到了,接纳强迫症状、接纳强迫念头、接纳焦虑等,这是“自我”在接纳“本我”。如果“自我”接纳不了“本我”,那么我们又会说,接纳你的对抗、接纳你的排斥、接纳你的不接纳,这个排斥、对抗、不接纳的人是“自我”,那么接纳“自我”的人又是谁?在精神分析里无法找到答案。

在“内观疗法”治疗强迫症的应用中,完整的接纳必须要同时接纳精神分析里的“本我”和“自我”,“自我”可以接纳“本我”,那么谁来接纳“自我”?内观就给出了满意的答案。

在“内观疗法”中,我们将接纳“自我”和“本我”的人称为觉知者或观照者,觉知和观照本身就是一种接纳。觉知和观照是一个更高的意识层次,从心灵成长的角度讲,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大我”,这样接纳的难题就可以化解了。

另外,精神分析是精神分析师是帮助患者探寻潜意识和心理创伤,这本身就有局限性,在第24点中已经说到了;而内观是让患者自己探寻自己的潜意识和心理创伤,在内观中体验到的一定是真实的,一定是准确的,而且是能够帮助患者真正领悟的。就像有一种水果,精神分析就像是别人告诉你它的味道,而内观就是让你直接去吃这个水果,吃过了就知道这个水果是什么味道,不需要别人告诉你,也不需要任何语言或文字去表述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8

帖子

632

积分

不违本心

积分
63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12: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冰雨咨询问答与要点(六)

注:咨询问答与要点(五)、(六)、(七)为一个整体模块。



26、接纳的前提条件

接纳是必须要有主体和客体的,主体是接纳者,客体是被接纳者,如果没有主体和客体,接纳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

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内观练习将主体和客体分离开,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接纳,否则接纳只是一句空话。

在内观中,觉知者和观照者是主体,觉知和观照的对象是客体,这样就将主体和客体分离开来,符合了接纳必须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原则。

如果仅仅按照精神分析中所说的,“自我”要接纳“本我”,那如果“自我”接纳不了“本我”,谁来接纳“自我”?这个难题在精神分析中是无法化解的,而内观中的觉知者和观照者就可以让患者同时做到接纳“本我”和“自我”,这才算是完整意义上的接纳。



27、意识层次和“大我”

人的意识层次如果停留在“自我”的层次上,那你最多能看到“本我”的存在,如果通过内观练习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层次,也就是“大我”的层次,那你就能完整的看到“本我”和“自我”的存在,也就是真实的自己,自己的本来面目。



28、意识之光

人的意识层次就好像是手电筒之光。

“本我”就好像是人的身体。

“自我”就好像是人的头脑(思维、念头)。

如果将手电筒放在了地上(光线朝下),那你将什么也看不到,既看不到自己的头脑(思维、念头),也看不到自己身体的任何部分,也就是既看不到“本我”,也看不到“自我”。

如果将手电筒拿在了手中(光线朝下),那你将会看到自己腿和脚,这算是看到了身体的一个部分,也算是看到了部分“本我”的存在。

如果将手电筒放在头顶(光线朝下),那你就能完全看到自己的头脑(思维、念头)和身体的全部,也就是完全看到了“自我”和“本我”的存在。

我将“自我”和“本我”合为一体,称之为真实我(真实的自我、真实的自己)或本我(本来的我、本来面目)。

如果手电筒的高度越高,也就是你的意识层次越高,就越能看清楚真实的自己和本来的自己,“大我”也就被完全开发出来了。

这就是通过内观练习所达成的更高的意识层次和“大我”。

你所能接纳的,一定是你能看到的;如果连看都没看到,你去接纳什么呢?

只有当意识之光高于头脑(思维、念头)时,你才能真正看清楚你自己,你才能真正了解你自己,你才能真正认识你自己,你才能真正接纳你自己。

强迫症患者的本来面目就是一个内心受伤害的、极度缺乏安全感的、非常害怕的、很可怜的、需要真爱的孩子,我们要接纳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不是别人,就是真实的自己。

强迫症状只是这个孩子不断向你倾诉和表达他缺乏安全感的一种方式而已。

通过意识(观照)之光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强迫症这个“心结”才会慢慢打开。



29、我所说的“潜意识”、“本我”和“真实我”

我在文章中会提到“潜意识”、“本我”和“真实我”这几个词,如果我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去阐述强迫症,我所说的“潜意识”、“本我”和“真实我”和精神分析里的潜意识、本我、真实我是相同的;如果我从内观的角度去阐述强迫症,我所说的“潜意识”、“本我”和“真实我”与精神分析里的潜意识、本我、真实我又是不同的,具体的来说,我说的“潜意识”包括了精神分析里的潜意识和意识两个部分,我说的“本我”和“真实我”也包括了精神分析里的本我(潜意识的我)和自我(思维层次的我)两个部分,因为觉知和内观是超越思维的,因此它们包含了一切思维层次的内容,我之所以用“潜意识”、“本我”和“真实我”这几个词,是因为我无法找到比它们更合适的、更让人容易理解的词语了。当然了,这些都是语言上的表述,不是实相,也不是最重要的,看多了还容易引起纠结。



30、“身心的实相”与“真实的自我”

在内观练习中,我们说,如实观照身心的实相,那么在强迫症的治疗中,我们就可以说如实观照“真实的自我”,这样就把内观和强迫症治疗很好的结合了起来。

四念处讲身、受、心、法,这个身、受、心所组成的就是真实的自我,他是真实存在的,是一个实相。身念处我们可以理解为“本我”,心念处可以理解为“自我”(思维、念头),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出,内观是超越思维层次的,不仅可以证悟到精神分析里的“自我”和“本我”的存在,而且还可以突破精神分析的局限性,能真正化解强迫症的难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8

帖子

632

积分

不违本心

积分
63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21: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冰雨咨询问答与要点(七)

31、强迫症状的解析
当我们在内观中或做事时,头脑中突然出现一个强迫念头,这个强迫念头是闯入的、不可控制的,这个强迫念头是从潜意识里浮现出来的,潜意识我们可以称之为“本我”;当强迫念头出现时,我们会本能的对抗、排斥、打压或参与、分析、解决,这个过程是我们的意识参与的,我们可以说是“自我”在对抗、“自我”在解决;还有一种情况,当头脑中出现强迫念头后,“自我”都没有觉察到,已经在对抗或解决了,这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归为潜意识或“本我”。
如何才能从强迫症状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觉知或观照(必须是正确的、纯净的觉知或观照),成为一个觉知者或观照者,成为一个更高的意识层次,就可以终结强迫症的痛苦,如果停留在“自我”意识的层次上是很难终结强迫症痛苦的。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觉知和观照就可以终结强迫症的痛苦,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只是体验到了,因为这是自然的法则,这是人类的奥秘,这是“神”的力量,我无法用头脑想清楚,我也不可能想清楚,因为我只是大自然中很渺小的一份子罢了。
32、中道原则与“三个自我”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讲,强迫症患者的“本我”是极度缺乏安全感、会经常出现强迫症状、非常焦虑的人,强迫症患者的“超我”又是没有症状、没有焦虑、绝对安全、非常完美的人,“本我”和“超我”都处在两个极端,而且又是相反的两个极端。
“三个自我”就像是一个心理天平,天平的左端是“本我”,天平的右端是“超我”,中点的支点是“自我”。
一个天平的两边处在相反的两个极端,左边质量极重、右边质量极轻或者左边质量极轻、右边质量极重,这样的心理天平怎么能保持平衡呢?
因为“本我”和“超我”是相反的两个极端,当你加重天平左端的质量时,你同时也在减轻天平右端的质量;当你减轻天平左端的质量时,你同时又在加重天平右端的质量;这样心理天平就会处在非常不平衡的状态,心理冲突也会很大。
只有走在中道上,将天平两边的质量都调整的差不多时,心理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中道就是“自我”将心理天平的两端从极端的状态调整到中道的状态上来。
过度打压“本我”或过度放纵“本我”都是极端,不是中道;既不打压“本我”、也不放纵“本我”,这才是中道;这样心理天平才会保持相对平衡,强迫症患者的心理冲突才会减小或化解。
因此,坚持中道的原则在强迫症的治疗中是非常重要的。
中道原则与“三个自我”的和谐共处
强迫症的心理冲突来自于“自我”与“本我”之间,“自我”和“本我”就好像两个观点相反的人一样,如何才能让两个观点相反的人和谐共处呢?其实只要两个人各让一步,在中间找到一个合适的点,也就是中道,两个人就可以和谐共处了。
完全听从于“自我”而忽视“本我”的存在,或完全听从于“本我”而不顾“自我”的实际,都是在走极端,心理冲突自然就会产生。
完全听从于“自我”:当强迫症状、强迫念头、焦虑出现时,打压、排斥、对抗,不允许它们的出现。
完全听从于“本我”:当强迫症症状、强迫念头、焦虑出现时,想检查就检查,想分析就分析,想解决就解决,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自我”既不打压“本我”,也不放纵“本我”,才是中道。   
33、精神分析与森田疗法在治疗神经症上之比较
精神分析在探究神经症形成原因方面比森田疗法系统、完善的多,但在治疗神经症的操作实际应用上,倒不如森田疗法的“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来的实用。
森田疗法的“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虽然在神经症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其探究神经症形成深层次原因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也限制它在强迫症治疗中所能达到的层次。
   
    34、中道原则与“自我”意识
    我在文章中多次提到中道原则,这里我还是要从中道原则和“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来说明中道的重要性。
    强迫症患者很容易走极端,走极端一定是自我的意识下在促使完成的,自我在用力、在执着、在强求,这样的心态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达成一个完美理想的状态,这个完美理想的状态无非就是没有症状、没有痛苦、没有焦虑的状态,这样就完全忽视了本我的真实存在。
    强迫症状是本我的一部分,是自己的潜意识,是人生命存在的根基,如果想通过自我的意识去消除症状,否定潜意识,对抗本我,就是人和自然的法则在斗争,就是人和“上帝”在斗争,最终是必然要失败的。
    当然,走极端有时候的确会有好的状态,但这种好的状态必然会失去,是经不起时间或环境的考验的,一段时间之后必然是复发,因为出发点已经错了,结果必然是错的。
因此,我会反复强调中道的原则。
35、当生活压力加大时,强迫症状为什么会加重?
    很多强迫症患者也许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生活压力加大时,强迫症状会明显加重,焦虑感也会很强,这是什么原因?
强迫症患者的本我在过去受了很多的心理创伤,极度缺乏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的能量深埋在潜意识中,强迫症状就是本我极度缺乏安全感并实施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
本我所受的心理创伤、内心缺乏安全感已成既定的事实,不可改变;当生活压力加大时,自我(思维层次的我)因为现实的因素也会产生较大的不安全感和较强的焦虑,在这种情况下,自我和本我之间相互纠缠,相互加强,因此会导致强迫症状的不断加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8

帖子

632

积分

不违本心

积分
632
 楼主| 发表于 2014-3-10 22: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

帖子

265

积分

不违本心

积分
265
发表于 2014-12-2 11: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