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9-21 10:41:07
本帖最后由 szw555555555 于 2014-10-9 08:00 编辑
什么是正念修行?为什么要做正念修行?
1要获得一定程度专注力。
2把获得的专注力用于觉察当下心身状态及其变化。这一步就是接受能力训练。
佛法里五眼六通超能力修持和专注力修持有很大关系,又叫四禅八定。由此可见,人脑的秘密和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关系。
你的心灵越是专注,它就是越是活在当下,越是沉浸在它的所作所为。越能够专注,就越快与越有效率。你将会发现其他人所忽略的细节。增进专注的力量,你就能智慧地观察 事物。你将能够正确地判断所遇见的人。你的专注力量使你一瞥之下,就能看出人们的本性。看透事物本质。大多数心中与白日梦不再阻碍你的视线。
大多数人在心神纷扰的情况下,像梦游般过完一生。他们既不是看事物,也不看面前的人。他们生活在过去或未来想法里,从来不生活在当下。他们被过去和未来纠缠着,从来不生活在当下,他们心灵充满了恐惧和疯狂。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9-21 10:41:23
本帖最后由 szw555555555 于 2014-10-9 08:00 编辑
《金刚经》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佛教密宗把人的注意力修持详细分出不同等级定。不同等级的定,有不同等级超能力。也即不同等级专注力。
比如逆返时空超能力,枯枝返绿叶,就是极深禅定。宗喀巴大师喀巴大师说过,一入甚深定,一切疾病皆无因缘。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9-21 10:41:37
本帖最后由 szw555555555 于 2014-10-9 08:01 编辑
森田疗法的根源就是正念禅修。森田正马是靠自己聪明走了个捷径。现在问题出来了。。。。下次再写,森田是走了个什么捷径?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9-22 23:48:06
本帖最后由 szw555555555 于 2014-10-9 08:01 编辑
顺其自然是什么,就是不要去改变一切的存在情绪。
接受是什么,就是承认,就是不改变什么,就让它如此。
内观又是什么,就是觉知自我此刻的感受,是什么感受,就是什么感受,我只是知道它,看着它,任它,而不加任何是非好恶地评判和干扰。
顺其自然=接受=内观。
这些都不是我要写的内容。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1 01:21:53
本帖最后由 szw555555555 于 2014-10-9 08:02 编辑
我接着写,我对佛法运用到心理学上的理解。
巴利语佛典里有大量的文献显示,对感觉的持续关注以及对感觉的无常理解是佛祖开悟一种修行活动。
西方心理学以此作为原理治疗酒精成瘾和药物乱用的问题。佛认为渴求的真正根源在于感觉,通过对感觉持续关注,就可以铲除渴求感觉。这个是和森田疗法联系要点。情感的规律。
佛在开示中说,体验事物真实样子,包括感觉的潮起潮落,接受它,我们不必反抗自己的感觉,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体验到痛苦是变化和无常的。这句话很少。
用现代心理学来解读他
学会体验不舒服的感觉,随后不舒服的感觉就会消失,体验不舒服的感觉,不要排斥它不要逃跑,你要考虑到你的不舒服的感觉是身体的正常反应,当不舒服的感觉出现的时候,你必须等待体验它,尽管等待对你来说极其漫长,但是体验不舒服的感觉,不舒服的感觉必然消失。如果你想从身体或思想上逃脱,你的不舒服的感觉会增加,你必须去体验不舒服的感觉,你会发现你不舒服的感觉会随着时间变小。你应该学会即使有不舒服的感觉也要继续进行正常的活动,我们无法取消不舒服的感觉,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体验他。就像我们体验任何其他感觉一样,我们不必反抗自己不舒服的感觉。
森田情感规律
要顺从感觉的自然发生,任感觉自然发展。感觉过程一般构成山形曲线,一升一降最后终于消失。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5 17:18:05
本帖最后由 szw555555555 于 2014-10-9 08:03 编辑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1 01:21
我接着写,我对佛法运用到心理学上的理解。
巴利语佛典里有大量的文献显示,对感觉的持续关注以及对感觉的 ...
应该觉悟到一件事,就是有了苦恼感觉的事情的时候,你心里面先专心一处下来,把这件事的始终的事情全面地观察一下,应该怎么处理,就是这样决定了;然后你的心就不再同这苦恼感觉的事情连系在一起,心就没有苦恼了,心情感觉就正常了、就没有苦恼感觉。这件事如果没有专心一处经验的人不行,这个心同那苦恼的境界想要分开,分不开的,他心里总是和那个事情在一起,有忧苦。若是你有专心一处功夫的人,就容易了!
自己心的变化,命运的变化就是心的变化。你对事情的处理,处理的适当,那么你就是很平稳地过去了;你处理错误了,那么你的命运就差了一点,都是自己处理的对、不对。
什么专心一处的力量?
如果注意力连续九十九次
从正在考虑的问题游荡到其它东西上,
那么一连九十九次次都要把它找回来。
一个人没有天才一半的天分,
但如果总是一心一意,
他的成就也许比天才更为突出。
我或者屈服或者抵抗,任我所愿,只要我的意志能够忍受,我会长久地集中在其中的一点,只要我的意志需要,我会把它导向若干个点。因为注意力服从于自我的绝对权威。
----------------《哲学词典》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5 18:05:06
本帖最后由 szw555555555 于 2014-10-9 08:04 编辑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5 17:18
应该觉悟到一件事,就是有了苦恼感觉的事情的时候,你心里面先专心一处下来,把这件事的始终的事情全面地 ...
如果等待感觉好了再去工作学习,那就不是顺其自然态度。感觉的好坏是不断变化的,带着不好的感觉坚持工作。出现什么感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要做到,不管出现什么感觉都坚持工作学习。有很多人说顺其自然,做不到,只要按照这句话去做必成。为什么有很多人还是做不到?因为没有耐心。
但是总而言之,就是你有耐心的按照这句话去做去用功去做久了,神经质的各种症状,它就会慢慢消失。逃避痛苦的原因是因为没有烦恼即解脱的体验,是这个原因造成久治不愈。按照这句话去做去用功去做久了,久了这个心就会非常专注当下每一时刻,,它感觉也不紧张、感觉和想法自然回归自然,它就会很自在。所以你要有耐心,不断地用功,好境界就会来的。不要因为有不舒服的感觉就不做工作,人生有痛苦有烦恼,如果因此不工作,才是真正痛苦。如果想要人生痛苦和烦恼变得舒服,认为学习森田可以消除痛苦烦恼,那就不是顺其自然的态度。如果想排除痛苦和烦恼再去工作,这就构成强迫观念的最重要条件。努力工作,让症状归于自然。人生的幸福全在工作中。不工作,神经质永远都不会好。
「我感觉痛苦,我不要工作!」不要工作,永久都是不行的。你还是得工作,工作、工作,拼命工作,不为什么,我只要一息尚存,我就要拼命工作。终究会有一点成就。我们什么美好的梦,在拼命工作中去实现她。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5 21:33:02
本帖最后由 szw555555555 于 2014-10-9 08:05 编辑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5 18:05
森田疗法实践秘籍 见必解脱
如果等待感觉好了再去工作学习,那就不是顺其自然态度。感觉的好坏是不断 ...
内观禅修是怎样训练对感觉的接受能力?这是内观禅修优于森田疗法秘密。也是现今,风靡西方正念疗法秘诀
让心专注在某个境界,对这颗不安的、不听话的心,进行强制训练,训练到能够听话为止,并在生活中自然起用。专注程度的能力越深,接受能力也越强。这也即森田描述,头无杂念,烈火也觉凉。头无杂念也即专注程度的能力很深。置心一处,使心不乱。
禅宗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起了不怕,只怕你不知道,跟着念头跑,就是生死;跟着念头跑了一大段才知道,就是已死去多时了,也就证明你将来生死不能了。假如我们能做到前念起,后念觉,不跟念头跑,就能受生自在了。受生自在不是已了生死,还有生死在,不过在生死当头能够自己作主,要到哪里就到哪里,不受业障牵连,随业受报了。
怎样理解禅宗这句话,这就是森田疗法源自佛学原因。上面是禅宗修心要诀。
还有未完待续。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5 22:24:11
本帖最后由 szw555555555 于 2014-10-10 15:29 编辑
要默默无闻地去干某项工作。失败之后重来,再失败,再重来,反复去做。哪怕是再笨拙的人也会变得聪明起来的。一旦掌握住窍门,就不会落后于任何人。这就是耐心。
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实践,带着不好的感觉坚持工作这句话,就能明白顺其自然。对于神经质的人开始肯定做不到。
那就失败之后重来,再失败,再重来,反复去做。哪怕是再笨拙的人也会变得聪明起来的。一旦掌握住窍门,就不会落后于任何人。这就是耐心。这是我做任何工作的秘诀和绝招。其实除了,非常努力,神经质的人很难解脱。
szw555555555
发表于 2014-10-8 21:22:10
本帖最后由 szw555555555 于 2014-10-9 08:07 编辑
「不安的原因和解脱的原理」 李元松老师写
今天要谈的题目是:「不安的原因和解脱的原理」。我们的背后好像一直有个东西在推着我们往前冲,不管冲的目标和方向是什么都是不安的表现。人如果已经到达安心境界,是不会再有激情的。就好比一个功成名就的人,再也不会去计较一些小得小失一样。追求就是不安的表现 。
佛陀曾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任何事物的形成和消散都有一定的原因。人之所以会生病是有原因的,人之所以爱生气也是有原因的,什么事都有其原因。今天人们之所以焦虑、自卑、不安是有原因的,这引起不安的原因是什么?心理学家马斯洛有这样的主张:「人的不安,是由于五种需求的匮乏。」第一种需求是饥渴,以及性的部分不能得到满足。第二种则是安全的需要,希望能获得保证,确定自己能够得到安全。第三则是需要爱,希望能够被人爱。深一层的又需要被别人尊重,希望从别人的眼中获得肯定与赞赏。第五项则是自我实现,往真、善、美、乐、爱、智发展的需要。当以上这五种需求碰到挫折的时候,人就会不安痛苦。
以上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的这些原因,我们都持同样肯定的立场,这些的确都是让现代人不安的原因。换句话说,现代人如果想获得快乐,他的确应该去追求及满足这些需要,并且从中获得「安心」。
不过,事实上,不安的原因,并不只这些原因。透过佛法的修行,我们更会发现,人的痛苦跟欠缺意志力有关,人一直活在前瞻后顾的世界里面,并且无法自由运用自己的心力,也是使人痛苦的原因。例如:明明知道没有做亏心事,不须怕鬼,但还是会莫名其妙的恐惧、紧张起来,尤其到了晚上或无人烟的地方。明知道生气不好,却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脾气;虽知明天的痛苦让明天的我去承担,今天不须为明天的痛苦而烦恼,但就是做不到。由于薄弱的意志力,使得人们平白遭受许多痛苦。
我们有一颗残废的心
如果我们的手只能伸不能缩,我们的脚只能跨出去而不能收回来,那么这四肢可以说是残废了。对于自己的心,没办法自作主:不想生气,偏偏要生气;不想后悔,偏偏要后悔;不想紧张,偏偏要紧张。想想看,这样的心不也等于残废了吗?不安的原因除了也因为意志力不够坚定,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所追求的东西是可变的、无常的。譬如,一个想藉财富使自己安心的人,注定一辈子痛苦;一个想抓着感情让自己幸褔的人,也注定一辈子不安。为什么呢?因为那些都是不可控的,并不是可以由你自己决定的。事业、感情、健康还没来的时候希望它来,希望它来的心情就是一种苦、紧、罣碍的现象。其次,当想追求的健康、事业、感情,果真如愿捕捉到了,希望它不要离开,谨慎的保护它,这又是另一种负担。而且有一天这些东西注定会离开,它的离开不是你能阻止的,一旦离开的时候,对它产生种种依恋、怀念和悔恨,则又是另外一种苦。总之,只要我们追求的,是无常、可变的事物,则注定要痛苦的。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会在他有生之年,去追求、创造一种不需要依赖任何事物也能够让他安然自在的幸褔。人类由于所追求的事物是无常的,不确定的,因此产生不安。
无明是一切不安的根本原因
不安的原因,除了以上所说的之外,还有更根源性的,那就是无明。无明是不安最根本,最内在的原因。
无明是什么呢?无明是一股盲目的冲动,这种冲动是人类很久以来就有的一种业。我们没办法知道这个业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也不知道这个业到底从哪里来,佛经称之为「无始无明」——无始以来、不知所以、冥暗的冲动。这股冲动就像风一样,当它还没发生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它在哪里,一旦发生的时候,也只能从它的作用——贪瞋和邪见反推它的存在,除非人已经彻底解脱、证入涅盘了,不然就无法确切明白无明是什么。
解脱的原理在于亲证涅盘
以上简略列举人类不安的原因。那么解脱的原理又是什么呢?人要怎么样才能解脱呢?当然根本之道是亲证涅盘——念念现观时间、空间、运动,乃至一切存在的人、事、理、物皆如梦、如幻、无常、无住、无核、无主。届时不仅得以超越人世间一切的不安和畏怖,开阔的胸襟更如太虚穹空,无限的自在、安详、宁谧。
证入涅盘固然为远离忧怖、罣碍、不安最彻底的办法,但证入涅盘的前提是见涅盘,也就是见道。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特别提到「今天的学佛人,当务之急,唯一的目标,应该是初果。」也就是必须先要亲见涅盘。就好像牧牛者,倘要驯服野牛,必先见牛、得牛。在解脱道上,如果没办法先确定、认明何者是涅盘的话,那么修行将缺少明确的目标,工夫也将缺少汇集点,而总是在涅盘边缘游荡。为了要彻底止息不安和忧怖,必须证入涅盘;为了证入涅盘,必先亲见涅盘、破除分别戏论,证入初果。但是破除戏论,对时空万有如梦幻般的存在这一事实,具真知灼见的确认,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具备禅定是不可能获得这种称之为「般若」的智慧的。为什么呢?原因有二:第一,因为我们的心太乱了,观察不到潜藏在内心深处的种种执念。
禅定是体验涅盘不可或缺的要门
古人曾说:「水清鱼自现,心静思自明。」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情绪如果很浮躁,对事情的判断也就不会客观、公正。一般常人的心虽比脾气暴躁的人平静,可是常人的心却比打坐修定者浮躁。心情浮躁则不容易看清真相、认识自已。一个定力深的人,反省能力也会深,当他打电话给朋友,他会反省是不是有不甘寂寞的成分存在?当他为事业忙碌时,名义上虽是为了一家大小,但他会反省其中是否也有个己的欲望?当他批评别人是不究竟的外道时,他会反省是否心中藏有嫉妒的愤怼?定力不强的人,一般反省力也差,总会不自觉地自欺欺人(非蓄意的),既不认识自己,又把自己并不认识的「道理」告诉别人。表面上是为了破邪显正,其实内心是嫉妒他人的名利;名义上是关心朋友,其实只是自己不甘寂寞。我的意思不是说不应该去关心朋友,而是要认识自己,如果有不甘寂寞的情形,有嫉妒的心,自己要明白。人只有对自己没有武装,没有防卫,才有办法看清并净化自己的意识。而无明则是更深极甚深,我们真正的动机和企图,尚且不易察觉,何况是根深蒂固、与生俱来的时空实在感?人类的执着、恐惧、不安……,到底从哪里来呢?除非自己的心经常处在禅定的状态——「如密室里的烛光,明亮、清晰、稳定、不摇、不动」,不然就无法观察到。日常生活,为了想清楚一件小事,尚得让自己先静下来,何况是观照宇宙人生的道理呢!
第二,则是因为佛教的涅盘智慧,本质是经由反复地修正身心行为、淬炼身心行为才完成的。如果缺少禅定,则将使人根本无力去执行透过内省、观察而确认某些劣根恶习必须立即加以扬弃的这件工作。这种困难,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说明:例如想好好孝顺父母、善待妻儿、不再打小孩的人,如果对于这些已知的「真理」,都没办法有效地贯彻执行。或者明知道酗酒、赌博、吸食麻醉药品是不好的,但却改不过来。类似这种明显的恶习,如果都无法立即修正改进,那么如何能指望他扬弃微细、隐晦、深固的人性劣根呢?已知的易行的真理都做不到,对于艰苦难行的真理会做得到吗?今天学佛的人,不是不懂道理,而是没有力量去实践道理。我们没办法去实践它,不是因为我们不愿意,而是因为业力强大,它拉住我们,让我们心有余力不足,我们想做却做不来,我们就是这样被业力牵引着。所以要顿见涅盘,一定要有禅定的训练。古代祖师都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定力强的人,反省力、意志力、忍耐力、愿力都强,只有具备强大的心力、愿力和定力才能扭转业的方向。
古代的人,由于藏经大都贮放在宫廷支持的庙寺里面,要读经典很不容易,所以一般的修行人智慧较浅,但定力很强;当他们听到一言半句的真理,马上就能贯彻到底。原始佛教的那些人,他们虽然没读什么经典,但因为定力很强,一听到苦、空、无常、无我、如梦、如幻等道理时,就能立刻做到,所以那时证果者多。
今天经典普及,一般学佛的人几乎都读过三五部经典;但尽管知道得多,却因为心力不强,定力不足,所以大都流于慧解,甚少有亲证道果者。诵读经典当然有必要,但必须透过定力,才能悟入空性。不然,就会像口渴的人,只在河边细数三千流水一样,是无法止渴的。反之,只要在三藏十二部里找到一、两句真理,而能真正去实践去贯彻,就能得到解脱乐。
由上所说,我们知道解脱应先亲见涅盘;而亲见涅盘,应先锻炼禅定。那么,禅定要如何锻炼呢?
真正的禅定要在日常生活中锻炼
首先,提醒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要领:一般人修禅定,经常注重打坐的禅定;其实禅定的修习,更应该利用上班时、炒菜时、陪小孩玩时、在履行责任和义务时加以锻炼。为什么?一个人如果一天只打坐一小时,剩下的二十三小时都不修禅定,那就好比烧一壸开水,烧一分钟,剩下的二十三分钟都在休息,这样水不容易烧开。反之,如果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当中修禅定,那就像烧开水烧了二十三分钟,即使没有打坐——少烧一分钟,水也容易煮开。如果进而再透过打坐加强修习禅定,那么就等于二六时中都在修定,这样很快就可以锻炼起禅定,于未到地定或于初禅得自在。这种境界的达成,花费几个星期就能达成,所以极精进的修定要在日常生活中锻炼。
那么禅定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呢?有三个方法,都相当有效。第一个方法是谨记一句话:「倾宇宙之力,活在眼前一瞬。」不管什么时候,有佛处急走过,无佛处莫停留,佛来斩佛,魔来斩魔,一切时地永远活在现量,永远活在眼前一瞬间。明日可能的困难和痛苦,让明日的我去承担,现在只管活在当下、活在眼前。不要前瞻后顾,前瞻后顾会使人心志怯弱、软弱、不果断。一个人如果能永远活在眼前一瞬间,这个人就能体会什么是「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能够活在眼前一瞬的人,一旦工夫成片,就有办法在眼前一瞬间体现涅盘的奥妙。
我们举一个故事来补充说明。以前有一个人,扛着一壸百年的「女儿红」好酒,走啊走的,一不小心系酒的绳子断了,他听到「ㄎㄨㄤ」的一声,却继续往前走,头连回也不回——已成事实的, 毋须回顾懊悔!一般人常是回头过来看一看,自我抚慰一番之后才放下,这是人们很难解脱的原因。我们能不能对已经不存在的东西、已经过去的东西,马上放下,继续倾宇宙之力活在眼前?能够这样的人,就能逐渐体验什么是「只管打坐」。
若把这种心态融入打坐中会怎么样呢?一般人打坐之所以不能很快的在三分钟以内进入定心的状态,是因为老是前瞻后顾,不能活在当下。打坐时常想:「槽糕!我又起杂念了!」「糟糕!我又坐得不好!」人一直在追问过去和未来,其实妄念、杂念就在被你察觉时已成为过去,已经不存在了。人不须为了不存在的事忧恼,还没来到的境界是不存在的,人也不必为它忧恼。一个修禅的人是具高度理性、高度自制的人。什么是高度理性?就是超越人类前瞻后顾的习性,勇敢的面对现实,注视现实,观察它,究明它,这才是真正的菩提勇士。
密勒日巴的弟子冈波巴大师曾说:「修大手印的人,要朝向不跟杂念为敌的目标迈进。」修禅的人和修大手印的人一样,不要跟杂念为敌。杂念生起了,不要想:「唉呀!杂念又来了!」然后又想:「最好它不要来!」这种坐禅是很痛苦的。他不能在禅定里得到喜悦轻安,因为他的打坐是挣扎、搏斗的世界,而不是「落花任凭风去扫,柴门且待月来关」的自在、任运;不是「起唯法起,灭唯法灭」随它、任它、不管它、不理它的境界。佛教是「非暴力主义」的宗教,即使对待妄念都不采取暴力,一切来随他来,去随他去。这个是把握「活在眼前一瞬」的说明。
第二个方法,或许更适合一般人,它所要把握的着重点和上一个不太一样。这个方法只是记住并确实去实践一句话——「活在过程」而已。我们一般人常活在目标里,而忽略过程。例如赶搭火车,到火车站是目的,人就急急忙忙的,心里只想到火车站而已,而过程中的景致他都忽略了。口渴喝茶,就只是想喝茶,而煮茶、取杯、饮下的过程他都忽略了。到公司上班,目的是赚钱,但工作的乐趣他都忽略了。这样的人活得「很辛苦」。一个能够欣赏眼前片刻之美的人,必然是活在过程的人。虽然是要去台北搭车没错,但我活在过程里;虽然想喝茶,但是手伸出去以及动个念头,都不要放肆;炒菜时,把菜端上桌请大家品尝是目的,但是可以慢慢来。又如我站在这里,要把心情、感受讲出来是我的目的,但表达的过程也不可放逸;你的点头虽然是给我的回馈,但是点头的时候仍然要留意安详。能活在过程之中,将目的和手段、目标跟过程合为一体,浑然活在「一」的世界里面,是很美妙的。活在「一」的世界里面,才有可能去体验「零」的世界。一个没有达到「一」的世界的人,对于「零」是什么、「空」是什么,永远都是在理论上、观念上捕捉而已,不能有现量的经验。
关于活在过程里的要领,我也说一个故事,方便大家去体会。佛陀灭后一百年,有一个修行者,他因为没有看过佛,不晓得佛的身相庄严到什么程度,就去拜访一位一百二十岁的老比丘尼,请她告诉以前看到的佛陀身相是如何的庄严。那老比丘尼对他说:「好啊!明天这个时候你来找我,我告诉你。」于是他就回去了。隔天,他真的来找那位老比丘尼,当修行者敲门时,老比丘尼说:「请进来!」他门一推,进去就跟她顶礼,老比丘尼对他说:「你起来!回去吧!」他说:「可是妳还没告诉我。」老比丘尼说:「我说啊!你没有资格问我佛的身相庄严到什么程度。一百年前我用这个方法考验舍利弗,他可没弄翻我的油。你一推开门,就把我门后那满满一碟子的油泼了一地。回去吧!」那个修行者听到这番话,感到很惭愧,并且也有所体会,回去之后努力修行,不久就证得阿罗汉果。想想看,这只是敲门请进而已,如果是我们,可能连门板也推倒了。那修行人把油泼到地上,表示他「活在过程」的工夫还没到家。
接着,我们来谈第三种锻炼禅定的方法,那就是要经常发愿。可是如果发这样的愿效果是不好的,例如有人跪在佛前说:「我如果没有把禅定锻炼成功,没证入解脱的话,永远堕入阿鼻地狱。」像这种愿就没有多大用处。或有人跟他的朋友说:「如果我骗你的话,会遭天打雷劈。」这都不会有很好的效果。人发愿要具体,并且要循序渐进。例如经常打小孩,他就可以在朋友或在佛的面前发愿说:「我某某从今天开始,如果再打小孩,我罚自己一个月不看电影。」如果你是个喜欢读书的人,就发这样的愿:「如果我在背地里批评朋友,我罚自己一个星期不能看书。」这样的人,他的意志力会慢慢增强;但是注意的是,如果你违反本愿的话,要依愿而行。你不能在违背誓言之后,又不去履行你自己许诺的惩罚,这样禅定的锻炼就不会成功,你一定要切实遵守自己的诺言。人透过这样的锻炼,对自己也会越来越有信心,身旁周围的人会越来越喜欢他,他的人际关系会越来越好,意志力会越来愈强,连带着禅定力也会与日俱增。
静中修定与动中修定的原理不二
以上皆属动中定的修法,至于怎样在静中修定呢?兹利用几分钟,一并介绍:其实静中的禅定,只要运用动中的原理就可以了。换句话说,静中修定与动中修定的原理不二。如果你在动中采取「活在过程」,那么你就在观察呼吸起伏时运用「活在过程」的原理,吸是你的目的,呼也是你的目的,但是过程要放松、安详,不要急躁,这样就可以。
如果你采取「活在眼前」的方法,以我的经验来讲,有三种所缘境可以为观想的对象:
第一、是眼睛闭起来,双眼垂帘的境界。我们眼睛闭着以后,自然就看到眼前一片黑暗,就将眼前的黑暗作为我们观察的境界。如果起妄想杂念时,我们不要理它,因为活在眼前的人,「百年好酒坛破掉」是不回顾的,你只管继续看着「这个」。如果你又想到别的地方去了,仍然把他拉回来,不要再想:「唉呀!我刚又去别的地方了!」就不要管这些,只管眼前的「这个」就好了。这是一个比较自然的方法。
第二个所缘境是「呼吸」。我们坐下来打坐的时候,什么都不动,就只有呼吸在动而已。吸的时候知道吸,呼的时候知道呼,呼吸急的时候知道急,呼吸缓慢的时候知道缓慢,呼吸停止的时候知道停止,就是这样,知道就好。如果想到别的地方,就把它拉回来,不要回顾:「唉呀!我刚刚又去那边了!」如果能够把这个个性锻炼成功,那就不得了!一个打坐能够这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必相当能够活在眼前;一个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相当活在眼前的人,打坐时也一定能在三分钟以内就得定心。不管呼吸是急还是慢,也不管呼吸停止或是怎么样,息就是心,心就是息,心息不二,一直这样,至于以后的演变只有实际去体验的人才知道。总而言之,就是要不断地活在眼前。这是第二个所缘。
第三个所缘是丹田。打坐熟练的人,通常已经变成丹田呼吸法了。他打坐的时候不是用胸部呼吸,也不是用喉头呼吸,而是已经变成丹田在起伏而已。丹田伏的时候他知道伏,丹田起的时候他知道起,停止时知道停止;起伏很快知道起伏很快,起伏很慢知道起伏很慢。就是这样,心跟丹田合一,化为一体,这也是我所谓的未到地定。
事实上,打坐时,突然想到别的地方去,并不会十分障碍修定;什么最障碍入定?是「悔箭入心」,也就是对于不存在的东西产生追悔心。追悔不只是起一个念头,而是心态上有焦虑。悔箭入心,才大大障碍禅定。一个活在眼前的人,看到桌子的时候,桌子便是他的宇宙;看到墙壁时,墙壁则变成他的宇宙。其实你打坐时眼睛闭起来东想西想,也等于眼睛张开看这里又看那里,正好可以继续用功。如果你能这样,你就能掌握「不与妄念为敌」的心态。继之,再进一步把妄念捉回来,不会看东看西,飘来飘去,唯是住于所缘境而已,如此则是入定的前兆。
谈到这里,我想各位对禅定已经稍有具体概念了。禅定的锻炼可能三天锻炼成功,也可能三年、三十年才锻炼成功,这是以「道心」强不强为决定因素。道心强的人,一听到这样的道理,他就像流水相续一般不停地修行,没有中断。又像石头丢入水中,一直往下沈,除非到底,不然就不停止地修定。因此禅定也好,般若慧也好,都不须花费很多时间就能习得。
现代人修定的基础条件
禅定的锻炼虽然如上所说,有诸种具体的步骤,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专心一志立即去修习。而且就好像桌子有四只脚一般,学习禅定的现代人,还有更基础的条件需要培养。这当中包括要建立理性的信仰态度、学习科学的观察精神、民主平权的性格以及开放心灵、疏导情欲等等。为什么这些涵养可以做为修定的基础呢?我们不如反过来说,没有散乱就是禅定,减少散乱也等于在修定。一个人的心之所以浮躁、散乱、难得片刻平静,除了是心志本身未经训练之外,往往也因为导致浮躁、散乱的因素太多。譬如迷信、主观、成见、专断、自大、记恨、虚伪、撒谎、爱面子、好谈是非、生活圈狭隘、缺乏正当娱乐、过度压抑情绪,以及不规律的生活和过多的欲望、不切实际的理想等等,都会使人的心志更怯弱、更散乱。倘能先充实理性、人道的现代思想,并落实在生活中;对于未知的真理谨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客观诚实态度;对于不同见解、信仰的人,抱着尊重、包容的民主胸襟;对社会保持适度的关心和热情;已有的情欲(包括嗜好和兴趣)只要没有违背法律、没有伤害别人,尽量发挥,无论是看电视、下象棋、品茗或聊天,都应给予满足, 毋须理会种种宗教禁戒……凡此等等,都将成为道心不退的保障,和修习禅定良好的基础。
不安的现代人经由开放心灵、充实现代思想、培养理性民主的性格,于日常生活中,摄心不放逸地活在眼前一瞬,进而打坐深入禅定,让自己于禅定之境得自在,欲入则能入、欲出则能出,至此解脱也就完成一大半了。因为一个定力深、禅定已成就的人,只要三藏还在,那么对他而言,佛陀就好像还在人间一样,他自己去诵读阿含、般若或禅典,都可以自己开悟、亲见涅盘,不需要他人引导,而他身旁的人也就快要有褔了。
【即席问答】
问:李老师,我有三个问题请教您:
第一是,您刚刚在演讲中提到加强意志力,可不可以以您自己的几个例子告诉我们,你如何加强意志力?
第二个问题是,你刚刚谈话中提到「只管打坐」,可不可以请您解释这个方法?
第三个问题是,我接触到一些学佛长辈,他们几乎十个人当中就有九个人对我说:「如果你要修行,最好是出家,因为在家有种种的牵累、罣碍。」这点我想请老师说明一下。
答:好,我举自己的例子谈一下。
三年多前的七月二十一日,我开始写修行日记那一天起我发了一个愿:「我李某某从今天开始不再发脾气,如果我再发脾气,就把自己的小指头剁掉。」从我发这样的愿,到今天为止,我没有再发过脾气。另外,我也发过这样的愿:「我从今天起绝对不在背后批评任一个朋友或任一个善知识。」从我这样发愿,一直到今天为止,我不曾在背后指名道姓批评任何一个善知识、任何一个朋友。这是具体培养意志力的例子。
第二个问题关于只管打坐。什么是「只管打坐」?可以说初果以后的打坐,就是只管打坐;初果以前的打坐,是不安分、不老实的打坐。什么叫「只管打坐」?「只管」这两个字,相当于净土宗的「老实」,所以「只管打坐」就相当于净土宗的「老实念佛」。「只管打坐」的意思是什么?是没有目的、没有企图、没有所求、没有观念、没有动机、没有盼望,不管它、不理它、随它、任它、随便、不在乎、无所谓地活在眼前一瞬间,这样便是只管打坐。另外有一种人,他是打坐,不是只管打坐。「打坐」是他的手段,他偷心未死,想要开悟、想要证入涅盘,就是有一个偷心,所以他不能「我只是这样而已」,他仍然有所企求,所以不是三轮体空的只管打坐。有人问一个禅师说:「你为什么要来这里?」他说:「因为我在这里啊!」这些都隐含有只管打坐的意思在里面。所以「只管」的意思,就是一切不管、一切不理,老实安分,只是继续这样做而已。
第三个问题是修行是不是出家比较好。我想,我们可不可以这样问:「修行是不是换一件衣服比较好修行?」真正的出家是指禅定个性的锻炼,对物欲的淡泊,难忍能忍、难舍能舍,并表现在具体的修养上。例如怎么跟同事相处?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能不能保持清醒、平静的心志?能不能体谅对方是身不由己的被业力所推动。真正的出家表现在如何孝养父母,体谅他们的困难;真正的出家表现在怎么样没有目的的去关爱别人。不然的话,出家只是搬家而已,从台北搬到乌来,从乌来搬到南部而已,他没有真正出家。佛经上说:「心离三界才是出家。」,心远离贪爱染着,而身可能是在士、农、工、商,乃至可能在七情六欲之中。当然这牵涉到对七情六欲的看法,这些都满微细的,我们暂且不谈。在此只想说,真正的出家、真正的修行是可以在婚姻生活里面体会的;真正的出家是可以在上班当中体会的;真正的出家是可以在炒菜、走路、投入社会运动、关爱社会里面体会的。换句话说,我认为,人只要能够没有企图的关爱别人,能够认识自己、体谅别人,这个人不管有没有剃头发,不管穿洋装或是印度装,都是出家;如果不能的话,走到哪里都是在家。
问:关于您刚刚所谈的「只管打坐」,是不是只要抱着「只管打坐」的目的就好了,其它不要去想;这一种跟印度有一种叫「无想」的打坐方法又有何不同?
第二个问题是,在修行路上,如果没有一个好师父在旁指导,我们如何纠正自己修行上的错误?
第三个问题,就是您刚刚所提到的出家问题,这个问题也曾困扰着我。一般都认为,要修行的话,出家是必要的,如果没有出家是很难修到某一个程度;但是如果出不出家只是外表上的差别的话,那小乘的阿含经典就不会一直赞叹阿罗汉出家的功德?
答:第一个问题,「无想定」我没有经验,无法置评。你所说的「只管打坐」,如果是不为什么,只是这样打坐而已,那还不是只管打坐,这样已经是为了「我要这样」而打坐了。真正的「只管打坐」,是能、所、主、客分离意识瓦解,活在现量、活在默照、活在不可言说的世界里面,那个是涅盘境界,不是什么无记定。如果说「只管」等于「解脱」的话,你是为了解脱而去打坐的,还是落入有所求,不是真正的「只管」。
第二个问题是修行没有老师如何修?
其实修行不一定要有老师,我们很多人都过分的依赖善知识,其实应该以自为光。
特别是经论还存在的今天,一个真正采取实践立场的人,鲜少不能在经论上得到无限的法喜以及真知灼见的引导。
我的意思是说修行的方法是否正确要问自己,修行走对的话,通常会跟乐、定、安、明、爱相应;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检验自己的修行对不对,可用这五件事情来衡量衡量。只要跟其中之一相应,就表示可以继续;跟二件事相应,更可以继续;跟三件事相应,更应该继续;跟五件相应的话,那绝对错不了。
第一个是乐。你自己乐不乐,你比你的师父更清楚,就好像病人比医生更了解自己痛的部位,医生替你治病还要问你哪里不舒服?你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靠医生。
凡是修行走对路的人,第一跟「乐」相应,第二跟「定」相应。「定」表现在稳重的个性上;你的个性越来越稳重,你对于自己的心、自己的意志力越来越有驾驭的能力,收发自如,这是定。
第三要跟「安」相应。「安」表现在没有自卑感上。你在善知识的面前会不会紧张?你在大众场合会不会紧张?在大修行者的面前会不会自卑?所谓自卑就是想变成他,有一短句这样写:「万物各安其位而嘲笑人类。」杯子是杯子,手表是手表,万物各安其位,人却一直不安,一直想变,这就是「渴爱」。
第四是要跟「明」相应,什么是「明」?能够体谅别人,了解别人的苦衷,了解别人为什么会这样对待你。所以你如果能够跟「明」相应,越来越了解别人,越来越认识善知识,越来越能从别人的三言两语就感受到他的心情,这表示你修行已经走对,你要继续。
第五个要跟「爱」相应,什么是「爱」?爱跟喜欢不一样。「我喜欢喝茶」,这个是喜欢,不是爱;爱的内容是给予、给他。爱跟喜欢不一样,喜欢是把他捉来给我;爱是让我给他。如果你对人、事、物能给予,而不是支配操纵,是真正的帮助他,没有目的没有企图的给予,这就表示你修行的路走对了。
我们可以用这五项来自我衡量,何必一定靠善知识呢?
第三个问题是出家、阿罗汉果的问题。我至少可以确定,初果、二果不需要出家也有办法证到!阿罗汉果离我们太远了,就不要说;因为凡是没有亲证到的事,我们都会有疑惑的。例如,现在是九点三十二分,我手上拿一只表,当你看到的时候,你回去敢跟人家打赌:「九点三十二分李某某手上拿一只表。」你敢跟人家打赌,因为是你自己亲证的。但如果我跟你说我口袋里有一个铜板,不管你相信或不相信、了解或不了解,你的疑惑永远存在。真知灼见的智慧是建立在「证」,而不是建立在「信」之上。凡是没有亲证的事情,无论你怎么去辩解它、探讨它、研究它、信仰它,你一定会疑惑的,所以有智慧的人不去争辩他没有亲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