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发表于 2012-6-18 16:14:33

因果七诀——修菩提心的功课

泽绒洛吾讲如何培养菩提心   

没有学过菩提心的人可能不知道什么叫因果七诀,因果七诀是培养菩提心的最便捷的方法。也许你认为自己很有慈悲心、善心和爱心,或者很乐于修慈悲心和菩提心,但如果缺乏因果七诀,我们就无法培养菩提心。因果七诀是修菩提心的最好方法,也是修心、修忘我的最佳方法。七诀可以说是实习菩提即觉悟的七个要诀,它们都是因果关系,缘起关系,所以称之为因果七诀。

本教《耶持经》云:“大乘小乘依发心,发心大则大乘,发心小则小乘。”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在于心理素质,心的素质在于发心。也许你认为自己是个很善良的人,或者是个做善事的慈善家,但如果缺乏了慈悲心,你可能就成不了真正慈善家或是好人,因为所谓慈善就是基于慈悲的善行,缺乏慈悲就是没有翅膀的小鸟,成不了慈善家。好人与坏人的差距在于心,心坏人则坏,心好人自然就好。譬如:这杯水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因为杯子不干净,杯子里的水就被污染了,如果把它喝了,就成了致病因素最终会伤到身体。

很多人经常表白或者证明自己是个善良的人,有怜悯心和同情心,其实说自己善良的人,不一定是真的善良,善良人通常不会说自己善良。佛菩萨从没有说过:“我是佛,我觉悟了,我很善良,和你们不一样。” 由于大多数人不知道什么叫做慈悲心、什么叫做菩提心,因此导致了这些问题。因果七诀分别为知母、念母、报母、慈心、悲心、增上意乐和菩提心。

呜呼三界轮回众有情

悉皆曾为我之父母故

这两句里阐释了知母、念母和报母等修心方法。

1、 浅谈“知母”

知母即是将所有众生都认知为我们的父母,这个做起来虽然难,但作为一名修菩提心、修大乘佛法的佛教徒,必须从这里开始修心。“知母”乃是因果七诀中的第一诀窍,也是修菩提心的第一功课,是修菩提心的起点,修菩提心就得从知母开始做起。知母必须要知道芸芸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则无法生起真正的慈悲心,即无量的慈悲心。一般我们比较容易承认今生父母的恩惠,但似乎不大容易忆起前世或者前世的前世的父母之恩。忘记前世是很正常的,因为经过疾病、死亡、经过中阴、再次投胎转世等各种折磨和苦难,使我们忘记了前世的事情。这好比由于经历各种折磨和苦难,使人得了失忆症一样,遗忘过去的所有记忆。

我们自无始以来,无数次流转于轮回当中,轮回的上下左右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都曾转生过,鱼虾、蚂蚁、昆虫、禽兽等各类动物我们也都曾做过。我们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也都曾发生过。在如此漫长的岁月中,我们伤害过别人,也为别人而受过伤害,甚至为了爱人或者情人付出过生命,但是如今由于各种因素,我们遗忘了这一切。根据《菩提道次三百颂》中的描述:我们每次转世时的每丝肉都汇聚起来的话,如今可能比山王须弥山还要高;每次转世时的每滴血都累积起来的话,可能比大海还深。我们曾那么多次转世于轮回上下,做过各类动物,尝尽了苦头。经历过各种转世的我们,都是有父母的,从这个角度而言,芸芸众生都曾是我们的父母,只是自己愿不愿意接受而已。

有的人因为忘记了自己的过去,就不愿意接受这些事实。但事实就是如此,无论是否愿意承认,他们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都是你的父母。忘记并不代表没有发生过,忘记并不代表不需要报恩。在历次生死旅程中,我们做过人家的父母、情人和爱人以及子女,他们也做过我们的父母、情人、亲人以及朋友,我们之间什么样的关系都有过,所以说他们都是我们的父母。

我们那么多次转生于轮回,经历过那么多的苦难,有过那么深厚的关系,我们怎么可以就这样忘记他们呢。我们有时候会有很多莫名其妙的缘分,比如无缘无故的爱上别人,说是一见钟情;或者成为别人的憎恨对象或至交好友;或者被无缘无故捅一刀,或者被打一巴掌;或者天生喜欢吃各种肉食、各种饮食。其实这些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这些缘分都是基于生生世世累积的业力而来的,一直收藏在阿赖耶识里。本世的一些事情看似无缘无故,实际上不是无缘无故,从这个角度而言,他们都是我们父母,同样也都是我们的仇人或者爱人。这正所谓:“世间无常,亲缘无常。”

知母就是认知一切皆为我们的母亲,但不是现在的母亲,而是天下的母亲。有这样一则故事:我有一位朋友的朋友,她是个女孩,在出游时出了车祸,头部撞到石头上面,导致一切记忆都消失了,就连回家的路、父母都忘记了。后来这个人碰巧又出了一次车祸,记忆也突然恢复,最终与父母相认相聚。我觉得作为众生的我们,都是得了失忆症的人,遗忘了过去,不认识从前的父母。通过修行回忆前世,我们就可以重新认识自己的父母,这个时候你才会知道什么叫慈悲心。

曾经有一位能回忆前世、预知来生的得道高僧的故事,这是近代时出世于康巴地区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详细内容如下:一位女士特别喜欢那位僧人,但僧人却不喜欢她。有一次,那位女士问僧人说:“我如此喜欢你,对你如此好,你为什么不喜欢我?”高僧回答道:“我曾经是你的妻子,当时你很花心,做了很多对不起我的事,导致了今天的结果。我当时因你受伤,生起很大的出离心,一心向佛,累积福报,成为今天的我。”那女士嘲笑他道:“你一个和尚怎么可能是我的妻子呢?”僧人说:“前世是妻子不一定今世也是妻子,前世您是男性,喜欢女人,但今世就变成女性。”可是那位僧人再怎么解释也解释不清,因为她与僧人不是一个境界之人。这就如同我们跟蚂蚁说:“我要出国了”,无论如何也都解释不清楚,因为蚂蚁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出国。但不能因为蚂蚁不知道这个概念,出国旅游就不存在了,仅仅是蚂蚁们自己不知道而已,若有一天它们投胎做人,成为人类的时候,他们自然知道什么叫出国。

我们只知道今世的父母,只知道眼前的事情,却遗忘了过去。很多人因为想不起过去,就认为这些经历没有存在过。如同有的小孩用手遮挡自己的脸,跟别人说:“你看得见我吗?”是一个道理。我们看不见别人,并不代表别人就看不见我们;我们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我们不记得,不代表没有经历过。

我们通常认为,肉眼看不见或者耳朵听不到的,就是不存在的。可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太多了。譬如:你没有走进屋子之前,是看不到屋子里到底有什么东西的,但不能因为你看不见就否认它的存在;再例如晚上我们可以看见天空中有很多灿烂的星光,但白天太阳的光芒遮蔽了它们的展现,肉眼就看不到它们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那些星光晚上存在、白天不存在。既然知道它的存在,那就不应该逃避,要面对现实,因为它是存在的。

2、 浅谈“念母”

念母是想念父母之恩,就是要知道父母的恩惠。很多人也许想念自己的父母,但被金钱或其他物质所诱惑的时候,有可能连今世父母都能忘记或者出卖。想念父母就要忆念他们的恩德,父母恩重于泰山,世上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他们的恩德。是谁令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谁赐予我们如此宝贵的暇满人身,是谁为我们打造了如此美好的环境、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和生命的价值,这都是我们伟大的父母赏赐于我们的。

父母把我们在母胎里背了九月十日,在这期间为了保护肚子里的孩子,身体不能乱动,不能乱吃东西,甚至连衣服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喜欢的去穿,用最细的心来体贴、照顾我们、保护我们。为了把我们安全地带到这个世界上,父母可谓吃尽了苦头,他们身体变瘦、变老,脸色苍白,失去了身体的精华,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这都是父母的恩典。

孩子生下来后,父母还要把孩子养育长大,把好的饮食先让孩子享用,好的衣服先让孩子穿,就像佛菩萨对待众生一样,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让给小孩,所有的痛苦自己承担。他们的爱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无条件地把我们培养长大,让我们读书识字,为我们创造美好的环境、家园。有的父母为了孩子,不惜一切代价,甚至连命都可以不要;也有的父母为了孩子,再苦再累都能忍受,为了孩子什么坏事都愿意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愿意做,就算下地狱,只要是为了孩子都愿意尝试。

关于父母为孩子所付出的代价,我们甚至打开电视看看《动物世界》,都可以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爱。就算是野生动物和禽兽,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绝对的仁慈和包容:有的为了孩子天天杀生、偷盗,有的为了保护孩子不顾一切与大动物拼命甚至因此而死亡,有的甚至在为孩子捕食的过程中不幸身亡,各种现象都会出现。无论是当人类时还是当动物类时,我们都有过父母,而且这些父母对我们都是绝对有恩。既然有恩,那为什么不报恩!不是说:“有恩不报非君子”吗!如果有人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应得的,认为父母为我所付出一切都是应该的话,那他也太不孝顺了。有的人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创造的,或者认为是自己的命,因此而不感恩父母,不感恩众生,这样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真是没有什么价值。

3、 浅谈“报母”

报母就是报答父母恩之意。作为儿女的我们,不能忘恩负义,要知道感恩。我们在学习伦理道德观的时候,经常听到“孝”字,孝顺父母是伦理道德的第一功课。很多人都知道要孝顺父母,但不知道应该用金钱来孝顺还是用身体或者心来孝顺,可能我们都不是很清楚父母需要什么样的孝顺,而在盲目地孝顺。

很多人为了孝顺父母,为父母买高档的洋房,给很多钱,请个保姆,认为这是最佳的待遇,最好的孝顺,但从来没有问过父母是否需要这些。父母需要的不是金钱,不是房子和保姆,而是我们的爱和关心,如果你缺乏了关心和爱,就谈不上孝顺。我们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孝顺父母的,这往往并不会有特好的效果。我觉得爱父母也好,爱子女也罢,首先要知道他需要什么,要了解他心底的需求,才可以为他更好的付出。

相信任何人都不愿意受苦,都愿意享受快乐,但快乐不是单纯用钱就能买来的。快乐来自心灵的安宁,是心灵的享受。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难免生老病死,难免有求不得之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之类的痛苦。当经历如此苦难的时候,再多的钱、再好的房子、再好的生活环境都起不到作用。金钱不但买不到幸福,反而可能是祸害之根;权力夺予不了幸福,有权力的人自己也终将死掉;美色、金钱都诱惑不了幸福,说不准还会引起灾难。

作为学修大乘佛法的我们,要报答父母,不仅仅是这一世的父母之恩,我们要报答的是天下的母恩。当然这一世的父母会作为我们第一个要回报的对象,然后逐步扩大到身边的亲戚朋友,再是报答非亲非故之人,最后恩惠于自己不喜欢的人。这样对我们而言,做起来会比较容易。

我们到底如何报答母恩呢?那就是要解决他们的根本问题。所谓根本问题就是生死问题,而不是吃穿问题。当然让父母获得暂时的安乐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因为如果连吃穿都出问题了,那解决根本问题就更谈不上。如何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呢?这个就是我们要皈依佛门、学修佛法的原因,也就是要用到大乘佛法的发心,即菩提心。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任何金钱、权力都报答不了母恩,因为他们都解决不了其流转于生死轮回的根本问题。难道我们就这样见死不救,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这样一世又一世盲目的流转于生死漩涡当中,随时面临未知的苦难?我们真的孝顺吗?我们的孝顺不会变成仅仅“尽点责任”吧?

相信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对父母尽孝,也愿意孝顺,但当为了孝顺而付出代价的时候,往往就放不下很多东西,也抓不住根本。

我们要知道能解救父母的只有佛,除了佛谁都救不了,因为除了佛,其他众生都处于生死轮回当中,谁也无法救度生死苦难。我们很想救父母,但目前没有这个能力,国王、将军虽然大权在手,但依然没有能力去改变生死。为了解救父母的生死,把全世界的所有金钱财物都汇聚一起,作为解决生死问题的筹码,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该发生的仍然会发生;为了救父母,统领天下兵马,与阎王交战,同样解决不了问题。我们为了改变父母的生死,只有自己先成佛,回归到自己的岗位,才能度化众生,这个叫做慈悲心。报母就是这样报答母恩。很多人不理解这个方式,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才能报答母恩,更不知情父母需要什么。他所谓的孝顺和报答母恩只是表面上、形式上的报答,只是尽了个责任,都是做给人看的,没有想过父母死了之后会去哪儿、什么状态等一系列长远问题。

愿诸脱离痛苦具大乐

恒常受尽幸福快乐喜

此乃讲了慈无量心、悲无量心二法。

4、浅谈“悲无量心”

本教《经部》云:“若有悲无量心,则必得其余三无量。”意思就是说若有悲无量心,必会获得慈无量、喜无量与舍无量,因为只有悲无量心才能生起其余三无量之心,即认识众生的众苦及苦根,才有觉悟、追求快乐、放下爱憎等一系列的想法。本教《佛母经》曰:“佛法精髓为慈悲,通过慈悲度众生。”修菩提心之时,慈悲心和四无量心是不可缺少的心法。那么什么是悲心?本教密宗和大圆满的每部经、每个仪轨几乎都强调四无量心,四无量心好比一个人的四肢,不可缺少。

《四无量发愿文》云:“愿一切众生远离众苦及苦根。”悲心就是要认识六道众生的真正痛苦,及其根源,并且发愿远离苦及苦根。任何人都能感知到失恋、失财、失业、失去亲人,或者自己卧病在床、身不由己的痛苦,但多数众生都是后知后觉,往往在痛苦中经受折磨时才会了解,自己原来如此的不安全。有的甚至把喝酒、旅游、吃饭、睡觉、跟人谈恋爱当做真正的快乐,积极投身到这种虚妄的快乐中,最后导致失望、失落、绝望。

人们总是放不下短暂的快乐,甚至被短暂的快乐所迷惑,这是为什么呢?可能是因为缺乏打破自我的智慧。其实人世间的所有快乐,都是痛苦的根源,皆离不开生死轮回之苦。如果突破不了这一点,可能就得不到真正的慈悲心。慈悲心就是为众生争取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只有远离了真正的痛苦,才能得到究竟的幸福。

我们被自我装满,只能看见痛苦的本身,却发现不了痛苦的本质及其根源。为了容易认识苦难,佛教经典把痛苦分为三种:苦苦、变苦与行苦。苦苦就是苦中苦,即是痛苦中的痛苦。这种痛苦包括昆虫等任何众生都能感知,并且为了回避这样的畏惧和苦难,拼命挣扎和逃避,但这只是一时的逃脱,始终得不到真正的安全感。变苦看似快乐,但这种快乐是靠不住说不清的,前一分钟是快乐,后一分钟就变成了痛苦。譬如:在喝酒、喝茶、吃饭、和人聊天的时候突然死亡、生病的人不计其数。还有一些人,觉得人间靠不住,如果转生到天上或外星球就没有了那些灾难、畏惧。其实整个宇宙都在天体轨道上不停地运动,很少有一成不变的星球或者天堂,因为有生就会有死。就算生到天上,也只是一时的逃避,正所谓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所以还是应从根本上解除苦难,才能得到究竟的幸福。

我们看见众生想享受快乐,不愿意痛苦,但由于缺乏判断是非的智慧,不知什么叫真正的快乐以及快乐之源,也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痛苦和苦根。有时候就像萤火虫追求酥油灯一样,为了快乐而遭受痛苦,最终把自己的性命都搭了进去。我相信众生的所有追求和付出,都是为了享受快乐,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为什么呢?因为众生不知道真正的痛苦,把痛苦当做快乐。不知道真正的快乐是因为不了解轮回的真苦,不知真苦是因为缺乏具备智慧的慈悲心。要帮助众生,首先要知道他们的真正生活,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生活,这样痛苦,才会有好的对治法。

悲心来自怜悯心,但如果不知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父母的“知母诀窍”,则生不起包容心、忍辱心,这样的爱心是很脆弱的,总是带着寻求回报的心态去付出,从而无法生起慈悲心。如果不清楚他们的各种痛苦以及苦根,则生不起怜悯心,如果缺乏怜悯心,要具备慈悲心谈何容易。怜悯心未必是慈悲心,因为有时候对和我们没有关系的非亲非故之人,也会生起怜悯心。有时即便是父母,都生不起怜悯心,因为不知道他们的真正痛苦。有人说要孝顺父母,为父母买房、买车、买上等的生活用品,最终却导致父母在修行上的障碍。有时为了孝顺父母,而伤害其他生命,折损福报,添加恶业与坏习气。譬如:在大餐馆吃饭,盘子里的荤菜,有可能是自己前世的父母,但现在却理所当然地吃掉它,吃完了还用好吃与不好吃做一个评价,这样就太没有怜悯心了。就算不是自己的父母,但那也是有血有肉、有生命、有感觉、喜欢快乐的生灵。我们为了一顿美餐使其丧命,并且毫无仁慈地享用它的肉体,甚至用各种做法、配料烹饪,这样公平吗?如果盘子里的不是它,是你今世的父母或者爱人怎么办?如果是你自己怎么办?如果他们把你放在盘里,用各种方法享用你,你将会是什么感觉?这些我们都应好好的做一个思考。

悲心必须基于知母的爱心,如果不知道众生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慈悲心就会受限。但仅仅知母是不够的,还要知道他们的恩情。更重要的就是要了解他们,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需要、不愿意看见的又是什么。他们肯定希望自己永远快乐和幸福,不愿意受苦,而且希望永别痛苦。那么怎样才能远离众苦,还要知道痛苦是如何产生的,知道了痛苦的真正原因,才能彻底根除痛苦。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是如何来到这毫无自由的生死轮回中,为什么要经历这些生老病死的苦,最后又回到哪里,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救苦的方法。我们的肉体是父母给予的,但我们的灵魂是随着前世的业力继承下来的,这就是我们自己养成的习惯。认识苦及苦根是悲心的基本法,也是其主要任务。粗大痛苦谁都能感觉得到,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斩草要除根,要认识最细微、最根本的痛苦,才能彻底除根。

5、浅谈“慈无量心”

仅仅认识痛苦及苦根是没用的,还要知道快乐及快乐之源,否则找不到根除之法。解脱痛苦才能快乐,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些痛苦,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要认识到痛苦,还得了解真正的快乐,因为很多无知的蠢人,把痛苦当做快乐,把杀生当做生活,导致种种恶业丛生。快乐是什么呢?佛教经典里常听到的一句话即“知足者常乐。”知足才能感到幸福,知足才能发现什么叫幸福。要知足就得放下,若放不下,则得不到知足。要从根本上得到快乐,就要解决轮回生死问题,从轮回中解脱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我们现在没有这个能力,但我们要积蓄这个能力,否则无法帮助别人。很多宗教以杀生为善业,不相信因果,违背因果规律,打着宗教的旗号,无恶不作,这样是找不到幸福的。很多人为了快乐造就恶业,导致各种痛苦。

譬如:有人知道进入监狱很痛苦,也知道为什么有这样的折磨与结果,而且对此还会生起怜悯心、救助心。但问题是自身没有具体方案,又不知道如何才能解除或者减少别人的痛苦。譬如:如果越狱,他可能一辈子不能光明正大地做人,这样做人还有什么价值?慈心好比找到适当的方法,比如让犯罪的人认识法律、认识罪根;知道怎样才能减轻罪名,根除罪名等等。仅有悲心没有慈心是不够的,比如看见一个小孩掉进厕所,仅仅怜悯她、守在厕所边是没用的,还要有具体的解救方案,才能称的上是真正的救助。

我们要知道只有觉悟才能脱离苦海,只有觉悟才能获取生死自由。要得到觉悟,就得深入了解何谓出离心,及由出离心所引生的慈悲心、菩提心,以及菩提心所创造的无我正见智慧。因此,在修行中出离心和慈悲心是不可缺少的最便利之法。我们要深入了解忍辱、包容所引生的慈悲心,不但要深入了解,还要熟练慈悲心,熟练到把芸芸众生都当成自己的父母为止。

慈悲不仅仅是对受苦的众生表达怜悯、关怀,也不仅仅是知道他们的追求、希望帮助他们回避痛苦所发的心,更是一种持续实际的去帮助他们的决心,愿意尽一切能力帮助他们消减痛苦,创造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愿一切众生得到快乐和快乐之因,称为慈悲心中的慈心;愿一切众生脱离痛苦和痛苦之源,被称为慈悲心中的悲心。如果没有慈心,只有悲心的话,只能怜悯、可怜他们,不会实际地去帮助他们。譬如:看到有个小孩掉到厕所里时,我们不可能仅仅是怜悯他而不去救他,得想尽办法把他救出来,这样慈悲才能完整。我们救他的时候不能图回报,因为他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孩子,一个母亲救自己的孩子是不会有任何要求的。

人不能太自私。当自己的家人陷入痛苦时,自己独自再怎么快乐都没有任何意义;当自己身边的人不快乐时,自己也就不会快乐,所以,“大家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让别人快乐其实也是让自己快乐。身边的人快乐,自己也会快乐。

佛教的慈悲心所追求的快乐是觉悟、脱离苦海。它不但是自己一个人追求觉悟、自由,也不单单是为了自己的家人和亲朋快乐,而是为了天下众生的快乐,包括人类、动物以及无形的生灵,所以其爱心最为圆满。

当自己真正看清“我执”和“我爱”时,就会发现它们是伤害别人、更是伤害自己的根源。我们曾经做过的所有坏事,都是因为我们执着于一个虚假的自我,使“自我”变成生命中最爱的元素。所有造成恶业的负面思想、行为、欲望都是由“我执”和“我爱”产生。每一种障碍都是一切轮回痛苦的根源。我们生生世世产生的自我,我执、我爱所织成的无明网,在生生世世里,将我们束缚得越来越紧。我们必须解脱我执、打破我爱的迷网。当我们真正了解“我执”几乎使我们无法发挥无条件的爱,阻塞我们的真爱,即慈悲的源头时,我们才有决心努力去摧毁“我执”和“我爱”这两个敌人,是它害我们流转于轮回,是它让我们变得更加不自在和痛苦。

要想打败“我执”和“我爱”,就必须修好慈悲心,慈悲心修得到位才能发挥真正的智慧。有了无我智慧,我们才能变得更加理智和自在。假如没有慈悲,我们生生世世都无法战胜我执和我爱这个敌人,所以我们必须修习包容心、忍辱心、利他心引生的慈悲。只有慈悲才能驱除嗔恨、自私以及其他任何障碍。

慈悲也是一切治疗的来源。如果一个人得了癌症等不治之症,如果能够以充满慈悲的心来承担自己的痛苦,同时还能承担其他病人的痛苦,毫无疑问,那将净化他过去的恶业,消除现在和未来使其痛苦延续的原因。

6、 增上意乐

增上意乐就是忠诚老实,坦诚相见之意,即发誓修行,誓死不放弃菩提心。增上意乐真正意义是,按照慈悲心的要求,许下诺言,追求觉悟人生,为得觉悟誓不放弃的决心。

增上意乐就是诺言,即追求觉悟生活的戒律。任何法门都有它自己的戒律,若非誓死不放弃的戒律,别说觉悟、解脱以及利益众生,就连一个小小的事情都难以成就。我们是要认识痛苦与苦根,以及快乐与快乐之原因,但仅仅认识是不够的,还要有誓不放弃的决心,否则会受到很多的障碍。譬如: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开始可能很积极向上,很有上进心,但时间久了,这种积极心慢慢会退缩,甚至放弃修行。人有很多种放弃的理由,比如你今天累了一天,上班了一天,或者为了应酬回家晚,都是理由,所以发誓的决心很重要。

我们之所以要承诺或者决心,就是因为我们有懒惰心和懈怠心,容易半途而废。如果按照我们的惰心修行,可能永远成不了佛,因此要通过戒律和诺言来清理自己,培养自己的精进心。

比如说喝酒,开始时我们可能并不太会喝酒,以娱乐的方式喝一点,或者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为自己解闷喝一点。但时间长了慢慢喜欢喝酒,于是去各种酒吧,尝试各种品种不同的酒,最习惯喝酒甚至离不开酒,才能变成酒鬼。所以开始的我们,需要戒律,需要决心,时间长了慢慢会习惯,那时不修行都不习惯。

增上意乐受菩萨戒,下决心实修菩提心。比如我们不断地锻炼自己,培养慈悲心、同情心、怜悯心,都是为了得到觉悟,这个觉悟是为了度化更多的众生,因为他们都是我们的父母。但是如果缺乏了增上意乐这一诀窍,就可能中途放弃,或者精进出问题,或者不上进等等。为了利益更多众生,我们要受菩萨戒,实修菩提心。实修因果七诀就是为了培养这样的决心,承诺心。

7、 浅谈“菩提心”

“菩提”是印度的梵文,中文的音译是布达、佛陀、布托等,这些词汇都沿用过。译成中文就有觉醒、觉悟、正觉、证悟和觉知之意。象雄文对菩提的对字是“阿德”,藏文里是“向曲”或者“桑吉”,意思是消除觉悟的所有障碍,具备所有善缘条件,最后得到圆满的智慧即无我的智慧。以前在唐朝翻译了很多经文,当时以唐玄奘为代表的很多高僧固定了五不翻译,即地名、人名、特殊的语言词汇等不翻译,所以菩提、般若、达摩、僧伽、悉地也都没有意译。

菩提翻译成中文有觉悟、觉醒、觉知、证悟、正觉之意,那么什么叫觉悟呀?觉悟是从无明中觉醒,由睡眠而清醒,从自我中解脱之意。我们现在是无明状态、自我状态,如睡眠的不清醒状态,问题的根本在于不了解自己的本性即本来面目。如果我们能够认证自己的本性,则将从无明中得到清醒,从自我中得到解脱。一般觉悟也是认识自己过错、从自我中解脱之意,所以用觉悟或者证悟来解释菩提是最好的。菩提心即是为了度化众生而实修菩提心,或者为了所有众生的觉悟先自己修觉悟心。

觉悟有认识本性、消除自我、认识万法本体之意,觉悟也有认识无我、无私、本我智慧之意。我们现在就是在自私、自我的状态中,在我们眼里自己是第一位,其次才是父母、爱人之类,也许你很爱一些人,但是你的前提条件是需要他们的爱,这就是你爱他们的付出。譬如:当我们对某某人说我爱你的时候,实际就是要求她爱你,在乎你,所以说我们很自私,在我们的世界里只有自我。我们通过知母、念母、报母、慈悲心,慢慢地把我们的爱扩散出去,这样才能使我们慢慢忘掉自己,除掉自私,最后达到忘我境界。

当我们到了无我、忘我境界时,我们不再那么自私,人不自私我们才能为别人无条件地付出,称之为慈悲心。菩提心建立在慈悲心的基础上,首先要知道众生的众苦和苦根,然后还要知道快乐和如何才能快乐等等。

菩提心分为世俗菩提心和胜意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是我们现在的菩提心,只有通过因果七诀、受菩萨戒、仪轨才能发菩提心,称之为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一般是在资粮道和加行道时候所拥有的菩提心,此时的菩提心是个概念化、抽象化,没有实际智慧的菩提心,但若无此菩提心,我们就得不到真正的菩提心。胜意菩提心是见道或者初地菩萨以上的菩萨和佛陀所有的菩提心,也是世俗菩提心的结果。

菩提心又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种,愿菩提心是为了广度如母众生,发愿实修菩提心,发愿实修布施度、持戒度、忍度、精进度、禅定、智慧等六度即六般若;行菩提心是为了广度众生,不但是发发愿,而且实际修行,即实践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具体实修菩提心的所有方法。

从修行或者觉悟的阶段角度而言:发心分为四种发心,那就是胜解行发心、清净意乐发心、异熟发心、断惑发心。胜解发心又被称为信解发心,是在大乘发心当中,修资粮道、加行道时,为芸芸众生所发的菩提心;清净意乐即干净意乐,是远离所有不清净的意念的意思,大概在大乘初地至七地之间的所有发心叫做清净意乐发心;异熟发心即证得三净地,是在八地、至十地之间所生的发心,也是比较成熟之发心;断惑发心是成佛之后的发心,也是发心的结果,是真正的菩提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因果七诀——修菩提心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