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53|回复: 0

《无尽的疗愈》

[复制链接]

5

主题

20

帖子

0

积分

初现微光

积分
0
发表于 2009-12-2 14: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录
  
佛法不离世间觉
令人欢喜的缘份
前言
谢辞
引言
第一部分 我们如何来治疗
第一章 身与心的治疗
    祥和的心
    做为负面能量泉源的心
    通往祥和感受的道路
    意识到祥和的心
    正面的观点
    让自己更快乐的步骤
    相互关连的身与心
    用身体来带领心
    身体的禅定观
第二章 对禅定的正面观点
    心的四种治疗力量
    运用四种治疗能量的两种方式
    治疗的泉源
    全身的治疗
第三章 治疗禅定的利益
    治疗的一般性利益
    治疗的心灵性利益
    治疗的生理性利益
    延长和未被预期的利益
第四章 了解治疗的潜能
    健康的三种状态
    四种治疗的物象
    两种治疗力量的来源:外在对象和我们自己
    面对问题的三种方法
    专注点的重要性
    认识到开悟就是我们真实本性的重要性
第五章 鼓励我们禅定
    禅定的一些秘诀
    禅定的时间
    克服抗拒
    感觉到禅定的好
    令其简单
    避免期待
    与之相处
    在进步中喜悦
第二部分 对身心的治疗禅定
第六章 禅定指导
    禅定的十二个步骤
    步骤一、将你的心带回到你的身体
    步骤二、仔细解析自己身体的细节
    步骤三、看见你的身体是由无量个细胞所构成
    步骤四、观想每一个细胞是明光的细胞
    步骤五、观想每一个细胞和宇宙一样广大
    步骤六、观想每一个细胞充满着治疗能量
    步骤七、用光和能量的波浪治疗你的身体
        治疗增生性疾病细胞所做的特别禅定(附加的)
    步骤八、听见“阿”的治疗声音
    步骤九、用莲花绽放的姿势让自己迎向治疗
        用其他动作迎向治疗,解除心理疾病,增进整体健康(附加的)
    步骤十、与他人共享治疗波浪
    步骤十一、与全宇宙共享治疗波浪
         用治疗的光环保护自己(附加的)
    步骤十二、安住在与治疗体验合而为一的感觉中
第七章 睡与醒的治疗性禅定
    入睡的禅定
    醒来的禅定
    在睡觉或醒来的时候去除焦虑
    在入睡及清醒时的治疗性光环
第三部分 治疗身心的佛法禅定
第八章 药师佛禅定
    对药师佛禅定的十二个步骤
    步骤一、将你的心带回你的身体
    步骤二、以虔敬心观想药师佛
    步骤三、以祈请来邀请药师佛的加持
    步骤四、接受治疗的加持
    步骤五、转化身体为加持明光及能量体
    步骤六、观想你身体是由无数明光及能量细胞所构成
    步骤七、感觉到每一个细胞就是药师佛的无量净土
    步骤八、以加持明光及能量的波浪来治疗
    步骤九、唱颂“阿”,治疗明光及能量波浪的声音
    步骤十、以加持波浪来做莲花绽放的动作
        做其他可以带来加持的治疗动作(可供选择)
    步骤十一、与全宇宙共享治疗波浪
    步骤十二、与治疗的体验合一,在合一中歇息
    回向、发愿及祝福
    简略的药师佛禅定
第九章 为临终者及死者所作的治疗禅定
    佛教徒面对死亡的方式
    为死者或临终者做禅定
    对死者或临终者的指导
    生存者及协助者应如何做
附录一:治疗禅定的佛法根源
附录二:回答某些经常被问到的问题
附录三:注释
附录四:名词解释
附录五:参考书目
附录六:延伸阅读
  
引言
  
  自从《心灵神医》(The Healing Power of Mind)出版以后,我曾经到北美和欧洲旅行。在这些旅程之中,我有机会说明书中治疗的原则,带领了许多次治疗禅定(healing meditation)。同时也收到了许多背景极多不同的读者所寄来的感谢函和意见。
  出版一本书之后再走入世界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经验,尤其是像我这样背景的人。十八岁之前,我的家在西藏东部一个遥远山谷中的多竹千寺庙,寺庙四周环绕着魁梧的山岭,日升与月起则督促着我们每日有规律的学习和修行。回忆起来,我童年所成长的西藏是一个超越时间、蕴含着深沉宗教生活的地方,和现代纷扰世界的距离很远。
  我这几十年来在美国的生活,在某些方面并没有和那种寺庙生活距离很远。在这个大都市中我的公寓简单而温暖,环绕在我的四周是佛经和佛像,他们闪烁着,像是超越时间真理活生生的见证。我大部分的工作就是作为一位佛法的终身学生和翻译者,翻译着古老的经文,让它们智慧的火花能够在英文和西方世界其他语文中引燃且发扬光大。虽然我运气很好,在这认养我的国家中有许多朋友,我仍有独处的时间,研读着经文,禅定。这些年来,各种不同的人来找我,为解决他们生命中的挣扎而寻求忠告。这就是为什么五年前,我决定写第一本《心灵神医》,谈谈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自己。
  那一本书出版之后,我突然被推出我舒适、像是闭关一样的公寓,开始接触来自西方世界各处的大批人马。这几年来,这所有接触让我印证了一个信念:关于如何活着,我们都需要鼓励。或许我们对禅定刚生起兴趣,或者读过一本书,参加过一个研习会,或许我们多年来一直走向一个心灵道路。不论如何,似乎身为人的我们,总需要更多的支援。我们需要一位能指向真理并引领我们的老师。我们必须好好照顾自己,学习如何在态度上变得更积极。
  在我的研习营中,大部分人士都对我们所做的禅定采非常开放的态度,他们全然专注和投入:即使是刚开始接触禅定的人,或者是面对生命中极大难题的人,这些禅定都是有效且愉悦的,主要也是因为他们非常虔诚。
  部分没有做过任何禅定的人开始会担心,认为他们无法在那儿坐上两三个小时,后来却惊讶地发现,禅课已经结束了。有些人经验到一种宽广和清晰的感觉,好像他们平时封闭和锁紧的生活被敲开一个裂缝。有些人感觉到爱和开放;在这种感觉中,反感、紧张、不喜欢,或者憎恨,是无法存在。有些感到祥和及力量;在这种感觉之中执着、欲望,或者忌妒,是无法存在。还有人觉得没有任何问题算得上是大事情,即使生病,也没什么了不起,就像是在无限虚空中的过渡阶段,好像是天空中的一些云朵。
  几乎每一个研习营中,都会有一些人在尝试禅定之后,内在却产生强烈的抗拒心,于是他们非常礼貌地请辞。有一些人士经过一番挣扎之后坚持下去,结果非常良好。当然也有一些在开始的时候好像有很好的经验,但是因为他们无法欣赏或认定那些正面的感觉,因此错失良机。
  对于许多人来讲,什么都没有用,因为他们并没有准备好要开放自己。没有任何方法可以突破他们的问题,因为他们的问题紧紧地锁在一些严厉的心理和精神墙壁之中。令人惊讶的是,某一些所谓很有经验的禅定者,在这些治疗性的禅定过程中,却收获极小,因为他们对于如何禅定有着很固执的看法。他们被锁定在一种傲慢和没有安全感的态度中。
  我的第一本书出版之后,众多的反应中最令我高兴的发现就是,任何人,只要放开心胸,都能够从书中获得利益,不管他(她)是天主教徒、基督教徒、犹太教徒,或者不属于任何有组织宗教的无神论者。其中有几位人士经历过断绝毒瘾的十二步治疗法,他们非常高兴这一本书可以成为一种指导泉源,而读者不需要相信上帝,也不需要属于任何一种有组织的宗教。再说,佛法提醒我们随时能够意识到当下,放掉对过去和未来没有必要的烦心。这与十二步治疗法中“一天一天活着”的原则相呼应。
  就像前一本书一样,你现在拿着的这一本书也是希望能对所有人有帮助,不论他的背景是什么。你不需要修持一个名叫“佛教”的宗教才可以得到祥和及快乐,甚至于证悟。智慧和慈悲是一切众生与生所俱来的,而任何一个有情生命的心中都可以发出智慧和慈悲来。就如同雅加达民间传说所述,就连动物的心中也可以发出智慧和慈悲。最重要的就是让灵性在你心中生起,并且茁壮,任何冠冕堂皇的称呼都不重要。
  根据佛经,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自我证悟的圣人(独觉佛,Pratyeka-buddhas)能够在没有佛和佛法存在的时代里达到最高的证悟。他们能够自我觉醒,因为他们对心灵生活的承诺,而他们所证悟的智慧和佛法中所指的智慧是相同的。
  这一本书和前一本书相同,我们主要关心的并不是证悟这个终极目标,而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更快乐、祥和。虽然在本书后段的禅定练习中运用佛法中的意象,它强调的是一种所有人都能够使用的宇宙性观点。
  我自己传承的是佛教中的宁玛巴派,最古老的西藏教派。它可以回溯到西元第九世纪,伟大的智者莲花生大士把佛陀的开示从印度带到西藏的时候。虽然我自己修行的是属于金刚乘的密续教义,但我对显教,也就是经教部,有着极深的敬意。事实上,我也修持许多显教的法门;这些开示中含有许多日常生活的智慧,像是一个又深又新鲜的大水井。如果我们精进的修行,可以让我们得到祥和及满足,甚至于把我们带向更高的领悟。我的材料取自这些来源,同时为了改编给西方读者,再增添一些我对密法修行的知识。
  有时候当我说,根据不同的人和状况,有上千种禅定和修行的方法可以选择,大家会感到惊讶。我们可以单单听风的声音,或者深深地望着蓝天,或者看着我们头顶上广大天空中的星星,就可以产生治疗作用。在西藏,心灵的感觉是那么强,所有的河川、树木以及草丛,似乎活生生地充满着神圣的加持力量。有一个有名的西藏故事,说有一位单纯的老妇女,一直带着一只老狗的牙齿,用这个作为她禅定的物象。她最后成功的开悟。当然,她的证悟不是依靠那物体本身,而是她心中强大的信念。到最后,是心,超过一切,是治疗力量和智慧的最高泉源。
  虽然有无限种禅定的可能性,我在我的研习营中发现一种成果特别好的方法:就是以身体本身做为禅定的物象。每一个来到研习营的人都有一个身体,所以立刻我们就知道,所有参加的人士都已经具足了禅定前的准备!再说,大家都很关心自己的身体。如果他们健康也希望能够保持健康,或者他们担心老化,又或者他们的身体病了、坏了,最起码他们需要暂时解除疾病所带来的心理痛苦。在《心灵神医》第十四章中,我简单描述了一种针对身体的禅定。本书就是从那一个小小的种子中生长出来。在这一本书中,我们将深深地思考关于我们的身体。目的是要唤起身体中治疗的能量,同时,唤起我们的心。
  身体的疾病虽然不是每一次都有办法治疗,至少自己可以减轻我们的痛苦,或者学习如何更能够去忍受它。事实上,疾病经常可以透过心的治疗能力来克服。在西方,当人们听到“治疗禅定”这个名词的时候,他们就会贴上“新时代”的标签。我觉得这是一种蛮奇怪的看待方式,在我看来有一点好笑,因为我在这里说明的原则和修行方法一点都不新,反而都是透过长年累月不断被考证过的。
  关于这个主题,在我第一本书中曾经提到西方科学最近做的一些关于禅定利益的研究,我也举了一些关于治疗方法的例子。能够听到成功的个案总是令人振奋,所以等一下我会谈一谈我治疗自己严重的背部问题所用的禅定方法。我同时也会提到我的朋友哈瑞•温德的例子,透过禅定,他克服了医学认定为“绝症”的癌症。读者对第一本书中这个故事感到极大的兴趣,于是我在本书中将重新描述他所用的特别观想方法(见九十二页)。最近哈瑞在用另外一种观想方法(见九十三页)来克服气喘带来的无法呼吸症状。
  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是:你能提出什么科学证据或者数据来证明这些禅定真的可以有治疗效果?我的答案非常简单。我试图将藏传佛教中关于治疗的深奥智慧,以一种可以理解的方式呈现给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心胸开放,但过度忙碌的现代读者。禅定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根据一种宇宙性的、自然的以及合乎常理的观点。如果合乎常理,就没有必要拿出复杂的数据或者其他证据。举例说:“糌粑”,是西藏人的主食,是将炒熟的青稞磨成粗面粉,用茶和酥油拌着吃。对于西藏人来说,糌粑的可食性和营养价值从来不需要证明。我认为这个问题的出现不是因为这些禅定缺乏绩效,而是因为我们缺乏开放性和虔诚心。
  数百年来,佛教徒以及世界上其他心灵传承的许多信徒,见证了透过禅定、祈祷和祈求的力量所完成的治疗。禅定能够治疗的不只是一般的问题,同时也治疗了人们认为无法治疗的致命疾病。同时,我们也经常见证到有心灵修持的人,祥和地、面带微笑地欣然接受疾病、牢狱、无家可归,甚至是死亡,因为他们内心最深处有着祥和以及喜悦。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心的治疗能力”。
  近几十年来,西方医生和科学家开始发现古老禅定和祈祷之中所蕴含的伟大治疗能力。许多科学家感到迷惑,古代的大师们并无法运用科学仪器,如何达到如此深奥的知识?无论如何,还是会有许多怀疑的人,虽然证据在他们的鼻尖跳跃着。
  我们活在一个科学和医学的黄金时代,同时我们也在重新发掘由过去古老心灵智慧的黄金时代所留传下来的知识。我们不应该把这两个世界视为敌对,我们应该选择享受两者所能带给我们的共同利益。
  当我看到来参加研习营的那些诚恳的脸孔,我经常会好奇他们在想什么。或许他们知道,当我很小的时候,我已经被认定为另外一个时代的智者的转世。五岁的时候,我被送进寺庙过着祈祷和修行的生活。对有些人来说,我身上应该算是散发出一些异国情调,如果他们来的目的是期待奇迹,我却希望他们留下来学习一些我们共同与生俱有的深奥智慧。在这些聚会之中,部分人士难以理解我的口音,以及我不流利的英文。对于一位西藏喇嘛而言,写书的理由(没错,用的是笔记型电脑!)就是希望能穿透文化让我的讯息更清晰地呈现。
  说实话,我没有把自己视为一位“成道”的大师。我只是一个人,和你一样,必须在经常汹涌的人生大海上航行。我希望强调的就是这种共同的人性。就像许多人一样,我的人生不是一直都是顺畅和容易的。我也曾经历过混乱和冲突、精神烦恼,和身体上的痛苦,尤其是当我逃离西藏的政治混乱成为一个难民时,而在此之后,我也经历过不少困难。在这些困难的时刻,古老开示的指导,像一盏明灯一样,持续地帮助我享受“活着”这份伟大的礼物,即使活着是附带那么多挑战。
  我要提供的并不是我自己的、而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共享的宝藏。在我小的时候,我得到许多恩宠,有机会学习过去上师和智者无上智慧的传承。我心中有许多回忆:关于最伟大的一些人,有震撼力的意象、言语,以及充满祥和、爱及智慧的感受。这些回忆至今犹新,永存我心。就如同一句西藏成语所说:“一块平凡的木头如果长时间放在檀香木之中,到后来它闻起来也会像檀香木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就算我非常平凡,我也可以将治疗的伟大智慧带给你。
  在这本书中,我花很多篇幅讨论身体和心。实际上,心比身体还重要。怎么说,疾病和死亡都是属于生命自然周期的一部分,这个周期涉及到肉体和情绪化的心。我们怎么样都没有办法永远避免疾病。轮到了你,你就必须面对它们。到了那个时候,最可靠的支撑是一颗更祥和的心。这能够帮助你接受和容忍生命幻化出来的所有样貌,就如同你能够接受一天的周期一样,白天天亮,晚上天黑。活在二十世纪初的一位智者,第三世多竹千法王,提供以下的智慧珠宝:“不被敌人、疾病,和邪恶力量打倒的意思,并不一定是指让它们转向,或者阻止它们生起,而是不让它们成为我们‘治疗’道路上的障碍。”
  看过《心灵神医》的读者可能已经熟悉这一本书中许多的原则。就如同我智慧的老师们经常会重复他们的忠告一样,我也刻意如此。一方面,这是为了没有看过第一本书的读者着想,不过更因为大部分人都需要重复被提醒。他们必须一而再地从别人那边听到真理,必须一再透过提醒来鼓励自己。在此我愿意说,第一本书在某些治疗原则上更进入细节,也提供许多不同的禅定方法,可能适用于你的状况。
  最后,千万不要把治疗禅定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向。问题永远是多重的,会以许多不同症状的方式呈现出来。每一个问题都是许多过去原因的结果。面对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多样的方法,包括平衡的运动和休息、营养的饮食、正确的医药、干净的环境,和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再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治疗需求。对某一个人正确的方式未必对另外一个人正确。在几天(或者大约二十一小时)的训练之后,如果你感觉这些禅定方式令你不舒服,或许它们不适合你,在这个时候你应该寻找另外不同的禅定方法。
  从佛法所教导的禅定智慧大海中,我以自己心中曾经尝过的几滴治疗甘露,作为对你的简单献礼。
  
第一部分:我们如何来治疗
  
第一章 身与心的治疗
  
  要寻找到真正的快乐,最好就是在离家近的地方找。我们可以环游世界一百遍,翻开地球上每一块石头来寻找快乐;但是这未必能够让我们得到我们所寻找的。金钱也未必能够带给我们快乐,年轻和健康的身体也未必能。当然,健康和金钱可以帮助我们,但是祥和以及喜悦的真正泉源是我们的心。
  我们的心渴望祥和;这是它真正的自然状态。但是生活中有太多干扰和欲望,遮挡着我们原来祥和的本性。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特质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速度,尤其是在西方,一切都是非常急。禅定可以让我们慢下来,使得我们可以碰触到自己真正的本性。任何一种禅定都可以帮助我们。禅定的物象可以是一朵花,一尊宗教性的形象,或者一种正面的感觉。甚至于是我们身体本身。
  培养一颗祥和的心,其中最富饶的方法就是对身体做禅定。如此做,对我们整个人都是有益的。
  透过禅定,我们可以学习如何鼓励自己的心,创造一种体内祥和的感觉。这个方法可以简单到就是让自己放松,然后对自己说:“现在让我的身体平静而祥和。”然后真正感觉身体平静下来。这就是禅定的开始——也是智慧的开始。
  这种作法有一点像回家的感觉。我们等于是在重新介绍我们的身体给自己认识,在建立一个身与心之间正面的连结。许多时候,我们和自己身体之间的关系是相当紧张,甚至于遥远。我们可能认为自己的身体没有魅力,或者丑陋,也可能我们的身体并不好;不然我们就是特别喜欢自己的身体我们还是会很操心,认为它应该更好,或者担心它会生病或老化。所以说,我们充满冲突和矛盾,而身体就变成令我们焦虑的物象。
  本书中的禅定能够教我们用一种很实在的态度面对身体,接受它的现况。接着,我们会练习将身体看待为充满光、温暖及祥和的身体。实在有太多属于心理和生理的病症都和身体有关,禅定可以帮助治疗这些问题。
  身与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禅定中,身与心的关系是非常有趣的。当我们把身体视为祥和而美丽时,是谁、或是什么在创造这些感觉?是心在创造这些感觉。当我们在身体中创造出这些祥和的感觉时,心会融入这种感觉。所以说,虽然身体是我们要治疗的物象,它同时也变成治疗心的途径——而这也就是禅定的最终目标。
  当我们的心在禅定中感觉祥和时,没有任何其他的心。即使祥和的感觉消失了,我们还是在培养这颗心习惯于祥和。我们的心开始适应它们真正的本性。说实话,到最后还是要回到心。这就是我们真正快乐的所在。佛陀曾说:
  
  〖心为诸行之要因及前导
   能以净念行及语
   即能享受快乐果〗
  
  像医生在治疗病人一样,佛教面对心理、精神,和身体疾病的方法就是诊断其因,然后治疗它。
  在这不停变化的世界中,我们的心很容易会培养出一种向外攀附的特质,接着就会执着于各式各样幻觉式的需求和欲望。这就是我们痛苦的根源。我们能痊愈的程度端赖我们放下执着的程度。
  西藏医学起源于第九世纪,当时藏医视人体为四种元素所组成——地、水、火、风——并且有热或冷的温度属性。现代的西医对身体和它的功能,提供了非常精彩、仔细而崭新的知识,我们也可以从中受益。但是就算到今天,古老西藏医学对身体的看法是非常有用的,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禅定,另一方面可以让我们了解心的各种不同特质。
  根据这个观点,当四种元素平衡的时候,我们就处在自然健康的状态中,但是一旦不平衡,精神上和身体上的疾病就会滋长。第三世多竹千法王(The third Doodrupchen)曾经写:
  
  〖古代的大师们说,如果你心中没有不欢喜和不快乐的意念,你的心就不会急躁不安。如果你的心不会急躁不安,你的气(或者说你身体中的能量)就不会被干扰。如果你的气不会被干扰,你身体中其他各生理元素就不会不平衡。而这些平衡的元素,会帮助你的心免除急躁不安的情绪,喜悦之轮就会持续旋转着。〗
  
  心是真正健康的泉源。于是在我们进入身体禅定的指导之前,我们最好能够先考虑一下心的特质,以及如何增进我们的生命。
  
【祥和的心】
  
  当我十岁、十一岁的时候,我和我的私人老师及几个朋友做了一次旅行,离开寺庙。这种机会很少,我多么期盼到离我们寺庙两天行程的山谷中,去拜访伟大的修行者昆桑宁马仁波切。虽然我非常喜欢在寺庙中的生活,但能够骑着一匹马,穿过宽广的塞尔山谷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事情。我们骑了好多好多里路,走过那不曾被污染的大地,欣赏着美丽动物安祥的景象。天空中到处都是蝴蝶,飞过草原的绿色大地毯,鸟儿自由自在的歌唱玩耍,那是一个超越时间的自然美景。对于一个小孩而言,那是给予感官最伟大的飨宴,对于一个多年来居住在寺庙之内的小孩而言,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大探险。
  在晚上我们来到一个小小、宁静的山谷,周围都是柔和的绿山坡。远方,魁梧的塞尔山似乎主宰着所有眼下的生命。
  我们在一个美丽的草原上搭起帐篷,它离仁波切的大黑帐篷有一点距离。第二天一清早,我们穿过草原去见仁波切。他的脸既美丽又充满能量,有着一双宽广、会微笑的眼睛,皮肤略带棕色,长发绕在头上,用一块丝巾绑着。他看来五十多岁,身体强壮、充满活力。他用一种像花开一样的微笑欢迎我们,好像找到他失散多年的老朋友一样。他所写下的宝藏放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大约有四十大册,大部分都是他以神秘方式所得到的启示。当时我感觉到他心中散发出一种无条件而不做作的爱,不只是对我,而是给周围所有人。虽然他的声音非常宏亮,也传播得很远,他的语言却像是一条柔和的溪流,令人舒适。他以最深的满足感来享受这份最单纯的生命献礼。当时我是一个很被保护、很害羞的孩子,但是在阳光般的仁波切面前,我变得多么的自然,没有任何黑暗或焦虑可以被隐藏。
  仁波切的喜悦和宁静似乎充满一切。从我见到他的那一刻开始,以及我在那边的所有时间,世界对我而言变成一个非常祥和的地方。当我看四周,我深刻感觉到他的存在,不知道如何已经转化了我的环境,所有的东西都离不开这份祥和感。树、山、我的同伴们、我自己——一切都被统一在宁静及祥和之中。并不是山或人改变了,而是我的心看他们、感觉他们的方法变了。就因为他存在的力量,让我的心能够享受到更大程度的祥和及喜悦,几乎已经到达一种无止尽的境界。那个感觉让我在观看心中所有景象时,都具有这份祥和的特质。好一段时间,没有任何东西吸引我,或者令我失望。直到今天,当我想起那四十多年前的经验时,依然会感到喜悦和完整。那个回忆的热量能够帮助我化解生命旅程中所现起如冰般的障碍。
  创造祥和的是心。以这个例子而言,我的心把焦点放在它自己之外的一个对象,那位慈祥的心灵上师——然后扩大了那种祥和的感觉。我们可以从类似这样的经验中受益,因为这些经验让我们尝到祥和的味道,也让我们看到我们心希望成为什么样子。我们也不需要走到塞尔山谷之中才能够经验这种祥和。透过禅定,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自己更快乐、更祥和,并且鼓励这种祥和的感觉。
  真正的治疗和健康就是来自对祥和觉性的享受,安享究竟祥和的存在。我们的心不是在一种半睡状态的被动中,反而它是主动开放迎向全然祥和的感受和念头。这种毫无局限、毫无污染的祥和觉性,是最终的喜悦和力量。当我们对祥和培养出真正的觉性,我们的本性即以完整的活力绽放出来。
  有些人对存在的真实本性是那么的开放,使得他们不管处于什么状况,都是非常祥和的。对于证悟的心,祥和不依赖任何外在物体或观念。觉察到事物究竟的本性,这宇宙性的真理,不被观念、感觉,或者像是“好”或“坏”的标签所拘束或影响。一颗自由的心能够超越二元对立的范畴,像是“祥和”及“冲突”的对立,“喜悦”和“痛苦”的对立。证悟的心在主观和客观现实之中,或者在“喜欢”和“不喜欢”之间没有偏见。时间是没有时间性的,而一切存在的事物本自完美。
  为了避免这一切听起来太理论性,我应该说明,世界上有很多人达到不同程度的悟境。我所认识的一些西藏喇嘛,曾经被监禁在牢狱中许多年,而他们几乎能够享受那个经验。我尽量避免谈论西藏的政治风暴,因为如此谈很容易会开始责怪,而责怪又会引起憎恨的循环,让自己的心充满不满,这样不但没有帮助,也没有任何建设性。简而言之,坐牢的经验未必是一个愉快的假期。虽然如此,我有一个朋友在牢狱中度过了二十二年,而他在里面感到蛮自在的,因为他的心非常祥和。当我问他如何的时候,他说:“里面很好。他们对待我的方式很好。”当你请这些喇嘛解释这种情形的时候,他们会说:“生死并不重要,我是在佛陀的净土中。”
  证悟的故事总是令人振奋的,在证悟中到处充满祥和,甚至经历极大的混乱都没有关系。但是对我们大部分人而言,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向我们平凡的心下工夫,在面对生命时能更加放松、更加祥和。如果我们能够变得更祥和一点,这也能够帮助我们面对日常生活的问题,虽然有些问题还是很难解决。就算如此,我们还是应该记得,证悟的心和平凡的心是一个铜板的两面。
  心如大海,表面可以波涛汹涌,狂风激起如山高的巨浪,但海底是平静而祥和的。有时就算在遭遇困难的时候,我们也偶尔可以瞥见这祥和的心。这种偶尔瞥见的祥和,让我们发现内在可运用的资源其实比我们所了解的更多。只要我们精进而有耐性,我们可以学会如何与祥和的自我连结在一起。
  
【做为负面能量泉源的心】
  
  如果我们缺乏祥和的心,再多的青春、美丽、健康、财富、教育和世俗的权力又有什么用处呢?
  我们可以找出太多痛苦的理由。不知为什么,就算我们经历快乐和兴奋,我们还是会感觉生命中一种空虚。我们都听说过一些人,看起来什么都拥有,但是仍然受害于阴郁和痛苦,甚至于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他们的生命。佛教伟大的智者,寂天大师(Shantideva)曾经对这个受困心的陷井,做了以下的描述:
  
  〖说出真理的佛陀说
   所有的恐惧
   以及所有无量的痛苦
   皆由心造〗
  
  约二十五年前,在印度,我的一位西藏朋友就和许多难民一样,为了生存而挣扎。过了几年,他赚了一些钱,足够让他过着舒适的生活。但是他对所有东西仍感到不满。从他醒来的那一刻到他晚上睡着,他心中只想着钱。他不断谈论钱,唉声叹气地说赚得不够,担心他会失去他所拥有的。他根本没有生活。他是“无上金钱”的奴隶。他担心生病,不是为了健康和幸福,而是因为害怕会失去赚更多钱的机会。有时我觉得他像一个可怕的幽魂,连他的脸部表情和身体整个都紧皱起来了,因为他对钱这个概念是如此的执着。
  很不幸地,他不是唯一一个活在物质阴影下的人。大部分的人多多少少都被吸入类似这样的生存中。我们不去花时间培养真正的快乐,甚至可能根本不确定那是什么。许多作家关心的只是文字游戏和理论。许多政治家阐扬他们的理念,目的只是为了增加权力。许多有钱人被困在累积更多财富的欲望中,或者害怕失去他们所拥有的。许多知识份子被傲慢和狭窄所蒙蔽。许多精神导师其实在经营一种商业表演,或者自我膨胀,为的是在别人身上取得权力。许多穷困的人,在为生存辛苦挣扎的过程中。已经没有能力从生活中取得任何乐趣。这个时代的伟大技术和成就最后经常变成贪心、执着、捆绑、压力、焦虑和痛苦的燃料。
  这一切的痛苦都可以经由我们的心来治疗,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去练习培养祥和的心,我们会因太脆弱而容易受伤害。问题不在微妙的外在物质,而在我们自己的态度。许多人都被我们疯狂的情绪和欲望所迷惑,这些欲望和情绪则是我们心所创造出来的奴隶主。这些执着缠缚着我们,甚至令我们感到独处和沉寂都是痛苦。
  根据佛教,以及世界上其他许多智慧传统,我们所有问题的根源就是我们对心的执着。佛教的名词是执着于“自我”。对西方人而言,这可能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其中一个问题,一般对于“自我”的理解就是“我”或者“自身”。在佛教的观点里,“自我”包括“我”和“我的”,但是在意义上更为宽广,涵盖我们意识中生起的所有现象。虽然如此,根据佛教最高理解,没有一个“自我”真正以一个具体、固定、不变的个体存在。
  通常我们认为一个人是一个主体,他是能辨识者、和客体是分开的,而我们认为客体似乎是绝对坚实而可靠的。但心中之物——财富、权力、一栋房子、一个电视节目、一个观念、一个感觉,你所能想到的任何现象——并不是那么的绝对,反而是相对的,生起之后又会过去,只能根据其他现象的对照来评判它。
  你可能想问,这怎么可能?“我”正在读一本“书”,两者当然都存在,因为似乎有一个“我”拿着书在手上。答案是,万物都依彼此的关系而存在,存在的特色就是变化。或许说清这一点最好的方式就是拿身体做例子。身体随时都在变化中。在婴儿身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因为他们长得那么快。但是我们都知道每一个人的身体都会变,今天到明天之间也会变,好比说根据我们所吃的、我们的体重,都会造成变化。甚至情绪也可以影响身体,反映在我们的长相,一个人因情绪可能变得落寞、疲惫,或者亮丽、充满活力。最重要的是,身体会老化,最后会过去。身体就是无常性的活生生之见证。如果我们认为身体是具体、固态、不变的,执着于这个想法,这就是把身体当作“自我”的执着。
  当对自我的执着越来越紧,所有心理的问题——好比说渴望、压力、紧张、混乱、贪心和攻击性——会增加,然后我们生理上和社会关系上的问题会扩大。寂天说:
  
  〖世界上存在的
   一切暴力、恐惧和受难。
   全部来自对“自我”的执着。
   这个庞大邪恶的怪物对你有什么用处?
   如果你无法放掉“自我”,
   你的苦将是无止尽的。
   就如同你手上有一把火,你无法放掉,
   你就无法阻止它烧坏你的手。〗
  
  佛陀曾经说:
  
  〖当你用智慧的眼看,
   看到所有合成的现象都是缺乏真正的“自我”,
   再也没有任何苦能够影响你的心。
   这是正确的方法,能切除一切渴望所造成的痛苦的方法。〗
  
  根据佛法,执着于自我不但可以造成心理的痛苦,同时也可能是生理疾病的泉源。许多西方学者同意负面的情绪,愤怒和紧张造成许多疾病。丹尼尔•高曼(Daniel Goleman)说:
  
  〖如果愤怒和紧张都成为“长期”状态,容易使人染上更多的疾病。〗
  
  长期心情急躁的人——不论是因为紧张和焦虑,低潮和悲观,或者愤怒和敌意——在往后岁月中有双倍的机率会患上重大疾病。吸烟增加重大疾病的机率是百分之六十;长期情绪焦虑增加重大疾病的机率为百分之百。这么说,情绪焦虑对身体的危害几乎超过吸烟一倍之多。
  能够慢慢放掉对“自我”执着的习惯,是解决我们所有问题最好的方法,而我们快乐的程度端赖我们放下的程度。这是“治疗”最真实的意义。有一段佛教的经文如此说:
  
  〖什么是治病?
   就是免于执着于“我”和“我的”(自我主义和占有欲)的自由。〗
  
  在佛经和佛经的论述中,疾病通常指的是身体和心双方的疾病。维摩诘(Vimalakirti)曾经说:“只要无明和对物质的渴望存在,我就会有疾病。”
  我们太多的问题都是因为我们并不了解我们是谁,我们也不了解在这个不断变化的宇宙之中,我们真正的位置是什么。相对论的拓荒者,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对于人类在宇宙之中的位置有些体会。在以下他说的这一段话中,自我(self)可能是指“自我心”(ego)的意思,爱因斯坦很清楚放开狭窄的心态和固执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衡量一个人真正的价值,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要看他从‘自我’之中,解放自己的程度有多少。”
  如果一般常识和宗教传统都告诉我们要放松执着的态度,我们到底要如何做呢?其中一个方法就是禅定。在以下要介绍的禅定指导之中,其中一个主要技巧就是要观想身体充满了光,这个光向外照,向宇宙放光明。能够把身体观想为无尽的,是非常正面的。这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对心的执着。
  虽然如此,我们经常受困在自己的痛苦之中,让我们很难看到出口。我们需要寻找一个焦点,任何正面的感觉、意象,或者一种意念,可以点燃我们面前的道路,让我们能够瞥见祥和。
  
【通往祥和感受的道路】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曾经说:“世界太跟我们在一起。”许多人如此的忙碌,完全沉醉在世间活动,让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失去了观点。我们甚至无法忍受祥和或者沉默。如果我们没有任何活动正在进行,好比说话、挖洞、盖房子、写作、数东西,或者烦心,我们会感到痛苦,甚至于可怕!
  有些人甚至根本不了解自己有多么不快乐,因为他们已经被自己的兴奋、欲望和烦恼所奴役。执着于“自我”就如同生癣之后的抓痒:似乎是种享受,但终究只会更肿更痒。虽然我们有祥和的能力,但是我们真正的本性已经被遮蔽住,使得心灵的祥和成为一种不知名的货品。
  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目连救母》,关于佛陀一位主要弟子的母亲。当她投胎在地狱道,她的儿子,凭着自己心灵能力,到了这受苦的世界去救她。他耐心地对她开示,转变她内心负面的状况。后来她从地狱道解脱出来,但是居然对于地狱如此地眷恋,她对地狱道中其他的众生说:“不要让任何人占掉我的位子。”这并不是因为她享受地狱道,而是因为那是她唯一能够记得或者觉得熟悉的地方,于是她执着于这个她担心失去的东西。
  打开治疗之门,可能让人觉得这是很大胆的举动。但是事实上,对祥和心的培养我们并不陌生也不遥远。如果我们能够回忆起曾经享受过的安静时刻,没有外在的压力和烦恼攻击我们,这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些回忆可以提醒我们,关于心真正祥和的本性,也可以成为我们禅定的焦点。
  如果我们能够忆起,曾经感受到自己的完整性及一体性,这样一种极致的经验,就可以把这个回忆的感受带到现在这个时刻。重点就是要回忆起那个意象,包括所有的细节,然后再把这个微妙的感觉在我们心中扩大。这个回忆的引发可能是一个宗教性的经验,或者是和一位充满喜悦的人士相遇,就像我小时候去拜访那位仁波切的经验。西藏文化中,对真正有智慧的老师是非常尊敬的,于是西藏人经常以忆念心灵上师作为训练的焦点。
  在这样的冥思中,有太多的选择可以被运用。可能是在一个美丽花园的游历经验,或者在深山中,遍地都是雪,或者是在广大草原上宁静的体验。
  多年来,有一个回忆经常激励着我,这是发生在一九五○年西藏政治混乱时我们艰苦逃亡的时候。我和同伴们正经过首都拉萨,我们遇到几位农夫,正在赶着马和驴到市集。他们用极为单纯、自然的声音唱着民歌。那种歌声似乎是从原始大地中升起的,有一种石破天惊的诚恳感。我不认为任何一位伟大的专业歌手能够超过在那一刹那中,从那一些粗旷的旋律中现起的自然歌声。
  或许当时我的心更向这种美感开放,因为我们才刚刚完成了一次简短的朝圣,到一个古老、超越时间的圣城古迹。我本身就很喜欢音乐,但是不论什么理由,这和我所喜欢的任何音乐感受都不同。它触及我心中很深的层面,唤起心中更高的觉醒,透过那些甜美的歌声,让任何恐惧和悲哀化到虚空中。更有趣的是,这是在我人生中变化极大的时刻,在一个危险的旅程之中。所以说,就算是在混乱中(或许就是因为混乱!),我们可以尝到宁静的感觉。
  快乐的童年回忆是另外一个门槛,带我们走向心的祥和。童年时刻一些单纯,甚至滑稽的经验所给我们的喜乐,远超过今天任何的娱乐节目。我能够回想起很小的时候,在一个小山洞中和另外几位小男生一起烤蕃薯。这是一个极为单纯的回忆,但是当我忆及它时,却能让我充满着温暖和自由的感觉。童年的心比较清晰、新鲜,能够赤祼祼、亲密的感受事物。之后,太多刺激的经验和各种累赘让我们的心渐渐麻醉、被隔绝起来。童年,一天好像可以过到永恒,我们在那个时候经常感觉到自己体内更广大的空间。
  如果我们放松,回想起童年,很可能想起能够激励我们的经验。这就好像是找到美丽拼图中所缺乏的那一片:慢慢地让回忆展开,然后那个经验一切的细节可能就会回来。
  把焦点放在正面的情绪,再度让它燃烧,就如同在一个漫长而令人疲倦的旅程之后,你回到自己温暖的老家。让那个感觉放大,绽放,直到你整个人全部被打开为止。
  最好要选择一个非常正面的回忆,或者把焦点放在一个回忆的正向层面。让那些温暖的感觉保持住,让自己在那些感觉之中歇息,直到你感觉到整个人非常完整。如果某一个回忆中含有一个污点,或者有它黑暗的一面,我们可以把正面感受的能量和光带给它,以此来治疗这些负面伤痕。
  我们可以在每天日常生活之中停顿一下,忆起或者触及任何温暖、开阔的感受。这种开阔性能够减轻我们的压力,就如同阳光可以化解令人懊恼的梦魇一样。
  
【意识到祥和的心】
  
  祥和的心不应该只是留存于禅定中,或者回忆过去经验时才有,那样的话,祥和好像变成一种特殊的感受,与我们日常生活分开。我们应该鼓励自己的心随时都有机会培养正面感受的觉性。
  当我说到“祥和”,有人经常误会,认为这个意思是把自己从生活步调中疏离出来。他们把祥和当作一种陌生的东西,可能是一种麻木和想睡觉的感觉,或者是无意识,到了另外一种心理层面。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当你睡着的时候,你可以非常“祥和”,但那是因为失去意识。如果我们要真正治疗我们的生命,就是要能够醒过来,享受生命单纯的喜悦,对于我们一切的活动和与人相处的机会,培养一种开阔、接纳的态度。我们应该享受自己,全心全意投入我们所做的任何事。
  要注意自己感觉非常开阔及祥和的时候;要能觉察到任何自由的感觉。重点就是这份觉性。如果你能够觉察到祥和,它就有机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当你感受到祥和的时候,享受它;不要逼迫你的感觉,或者追逐你的感觉,或者搅起兴奋的假象;没有必要执着,只要觉察到就好了,让那感觉开花,扩大,让它放大。停留在任何正面的感受之中;让你的心放松的停留住。你可能会感觉到身体也非常祥和。如果你的呼吸感觉更放松,或者你感觉到一种温暖,请你也停下来注意它,享受它。
  任何场景都可以让祥和现起。可能是看到一个婴儿,在父母关心的监督之下,骄傲地走几步蹒跚的路。可能是晚上第一颗星在天空中亮起,或者下午的阳光照在都市大楼的侧边,或者一大早,你躺在床上,听着舒服的下雨声。或许一位心胸开阔的人,用微笑脸孔向你问好,或者你自发的为别人做了一件小事。简单的活动,像是去散步,或者享受一杯茶,可以给我们满足,甚至于喜悦,只要我们态度是开放的、接纳的。我们必须培养一种感恩的态度。
  可以在没有任何理由,甚至于在非常具挑战性的状况之下,也有可能感受到祥和及喜悦。证悟的心不需要任何外在的物体和刺激,就能够让祥和自然升起。但是对凡夫心而言,还是要用正面情绪当作起点。其中的方法如下:
  ■要觉察到正面的感受。首先,把焦点放在正面的状况和意象,然后因它们治疗的能力而感到喜悦。
  ■要在负面之中看到正面。当你心中增加了能力之后,焦点不但要放在正面的物体,同时要放在负面物体的正面特质上。要特别去观看负面状况之中的正面特质,像是乌云的银边。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幽默感,这能够改变你的观点,让一个本来是负面的状况突然逆转!
  许多人有过度敏感的心,于是容易更强烈的感觉负面。这会让焦虑生根,成长。对治的方式就是让心不要那么敏感。当面对负面状况时,自己其实可以决定“不要那么在乎”——如此一来,这些状况会比较容易处理。第三世多竹千法王写着:“如果我们不那么敏感,那么因为我们心的力量,就算是很大的痛苦也会觉得很容易承受,它会轻而软,像一块棉花一样。”
  ■把一切视为正面。在一切之中都能看到正面的意义,把一切都当作正面。如此一来,就有可能成就超越正面和负面的真正祥和。终究来说,任何东西都可能是治疗的泉源,在所谓“正面”和“负面”之间,我们不需要有偏见。
  对大部分人而言,治疗的主要支柱应该是要把焦点放在正面的状况和意象。但是如果我们努力把自己放在正面之中,渐渐的,我们可以同时开始运用上述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首先是间接的,后来是直接的。
  
【正面的观点】
  
  悲观可以致命。如果我们已经养成习惯,一直操心问题,或者只看到一个状况负面的层面,那根本就没有任何空间来做治疗。当一个人的心因这种态度而变得死板、坚硬,那么所发生的一切就染上痛苦和负面的特质。
  心可以自己选择正面或负面:这一切就是看我们的观点。藏传佛教之中一个核心修行方法就是正面观点。几百年以来,这种方法已经证实了在心灵证悟方面,产生了不可思议的丰收,同时在日常生活之中带来了许多快乐和健康。第三世多竹千法王非常推荐这种方法。在此他解释真正的治职并不是依靠外在状况,而是仰仗我们如何运用和看待外在的状况:
  
  〖“从生物到非生物,当我们被危害的时候,如果我们养成一种习惯,把这一切和受苦连在一起,那么任何微小的状况就可能带给我们极大的痛苦。因为很自然的,无论是在快乐和痛苦中,我们都会建立我们的习惯,而这些习惯会增长……如果针对我们的敌人,我们已经刀枪不入,任何负面状况都无法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不表示我们能够赶走我们所有的问题,或者阻止它们不再生起。关键在于不要让问题变成我们心灵成就旅程上的障碍。为了如此,我们必须放弃一种思想,那就是绝不愿意让痛苦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应该要想的是,对于任何在我们身上发生的痛苦,感到喜悦。”〗
  
  困难其实可以成为打开我们心灵道路的踏脚石。即使你不是一位伟大的心灵导师,你也可以开始把小问题视为可以接受的。试着让自己把困难视为一种有趣的挑战;接着,如果你可以解决它,或者学会如何容忍它,不要忘了恭喜自己成功。这种成就感可以带来一阵喜悦,对你一生都可以有正面的涟漪效应。
  祥和及喜悦的火花其实存在于每一种状况中,只要你细心的去寻找它,应用它。就算你过着一种地狱般的生活,总会有一些祥和的时刻,这些你绝对可以用来当作治疗的泉源。
  换句话说,就算你在喜悦的状态下,如果你执着于那个喜悦,试图紧紧抓住你所拥有的,贪心的渴求会更多,这个经验会转化成不满足的灰烬。
  如果你一生中经历过极大的痛苦,小小的痛苦可以被视为一种喜悦。在完全没有痛苦的生命中,就算一点点的痛苦,也会被视为很严重的痛苦。一切都是相对的,依照我们观看和衡量事物的心态而决定。在极大困难的时候,生存下去的希望可以成为一切努力的焦点。许多无辜的囚犯历经酷刑和饥饿,就因为他们坚信有一天自己会得到自由。“希望”本身就是一个强而有力的焦点。
  所以说,就算你的生命是痛苦的,你一定可以找到一样东西当作治疗的焦点。只要你愿意找,依然可以在最坏的状况中找到最好的情境。
  心理医师维克特•法兰克尔(Dr.ViktorE.Frankl)是一位历经奥许维兹集中营而活下来的囚犯。他曾经辅导他的病人说,人性的尊严可以超越最可怕的现实梦魇。他在极端严厉的状态下寻求生命的意义,成为后来治疗他人理论与实践的指导原则。法兰克尔相信一个人的态度是他自己的选择,而在最坏的状态下,也可以采取正面肯定的态度,即使这意味着专注在“承受得起痛苦”这一类的意念。
  在二次大战后他所出版的回忆录中,法兰克尔回忆自己在集中营里的经验,以及他如何在最黑暗暴力的夜晚中,寻找到希望和喜悦的火花:
  
  〖“有人拿一本《画报周刊》给我看,里面有犯人的照片,他们躺在拥挤的双层床上,眼睛呆滞地望着一位访客。‘好恐怖,可怕的面孔瞪着——这一张照片一切都恐怖,不是吗?’”
  “‘为什么?’我说,因为我实在无法理解。我们生病了,我们不需要离开集中营去工作;我们不需要去游行。我们可以成天躺在屋子的小角落中睡觉、等待,但是我们是快乐而满足的。”〗
  
  有一次,我在我的一个研习营中说出这个故事。有一位先生反对法兰克尔的观点,强烈地坚持在集中营生活,不可能有任何正面的情绪,因为那种痛是人类无法想像的。我完全可以理解他的感觉,因为集中营确实是世界上活生生的地狱。对他的观点,我怀着很深的敬意,但是我同时认为人的心是极有弹性的,就算是在最可怕的状态中。感官和感觉是那么的主观和相对。确实,法兰克尔的态度相当不凡,尤其是当我们反观这一段黑暗的历史。但是这也就是为了的故事那么令人振奋。
  身为从西藏逃亡到印度的许多难民的一份子,我曾经见过不少苦难。还好我年轻时候所受的训练,关于正面的态度,帮助我度过这一段艰难的时期。对大部分人来说,最好能够开始学习正面的态度,如此,将来人生中如果碰到危机,会比较容易处理。
  
【让自己更快乐的步骤】
  
  很多人说,“我希望自己快乐,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做。”有时候他们可以捕捉到少许的快乐,但是大部分的时候他们感到不满足,或者寂寞和空虚。最好的起点就是要试图对你现在的处境感到好。生命送来的任何礼物,你都要培养一种欣赏的态度,即使它们微不足道。
  根据佛法所说,心的本性是觉醒的。所以说我们的本性是好的。大问题在于心的负面习性,也就是我们如何看待一切事情的方式。这些心理模式长久下来可以变得非常强大而坚固,它们能够影响我们看待事情的观点。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快乐,但是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心理习惯,以及看待事物的方式。
  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前面也提过,就是要注意到心中祥和的感觉,然后开始鼓励这些感觉。我们要珍惜和培养任何我们现在所享有的祥和及喜悦时刻,让它们有盛开的机会。
  再说,如果你不快乐,而希望自己快乐,这本身可能就是一种障碍。这听起来可能很奇怪,但是某一种渴望的态度也可以是一种限制。你会开始拿自己的状况和他人相比,这反而是负面的。也可能你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快乐,但是你一直向自己强调,你应该享受某一种不得了的快乐。这有一点像是跳高的时候,把栏杆放太高,而不是在做一种渐进式的练习。这种心理,不但无法帮助我们到达目的,反而创造更多问题,因为我们似乎永远无法达到某一种理想。
  如果我们能够学会对不快乐的状态更具有容忍力,减少我们内心对此状态的敏感度,这本身也是走向快乐的踏脚石。如果你能不那么在乎那些令你痛苦或沮丧的事情,你的负担会减轻。
  尽量降低对不快乐情境的排斥程度,这本身就算是一个大成就。如果你能做一些努力来改变那个不快乐的情境,就去做。改变不了的,不要去多操心。接受此刻的每一件事,尽量在其中寻找幽默或乐趣。这样做可以把我们推向更大的快乐。
  不要执着于快乐,不要把快乐当作一种你必须拥有而把持住的东西。只要能够对快乐的执着放松一点点,转瞬间,你就会变成更快乐。
  最后,当你有效的解决一个问题,让你自己记住这件事,这很重要。在日常生活和禅定中,任何时候当你治愈了自己曾经感受过的苦,你也必须记住。这种记性能使喜悦的强大能量升起。这也可以是未来更进一步治疗的一个大焦点。第三世多竹千法王曾说:“你必须了解到痛苦已经被转换成道上的支撑。然后经由这种认识会带来一波强而稳定的喜悦感。”
  
【相互关连的身与心】
  
  心是决定我们幸福与快乐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我们心宁静的程度非常深,即使身体老化或者病了,我们也可以很快乐。当然,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身心健康。那么,人们这么好奇的身与心二者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在西方,科学家与哲学家经常把这两者分开,把知性活动及意念过程和身体的形体分开。近年来,这种观念可能开始改变,西方医学开始注意到心理与身体健康之间的一种“关系”。
  在佛法中,身与心一向被视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佛教徒对心非常有兴趣。如果我们去问一位西藏佛学学者,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关于心和它各种特质非常复杂的解释,有着许多的支分和种类(像是分为六、十二、或者五十三般)。
  这一切不是我们这里所关注的目标。关于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脑中的思考、心中的情绪,身体中的感受,这一切是没有差别的。这些被视为心的不同功能。一个人可以做菜、写作,或者开车,这些行为都是由同一个人所为。用同样方式,我们可以说“心”是用心来感受、用眼睛来看,用耳朵来听。
  觉察性的层面就是心。举例说,如果,我想到某一种善良的行为,或者正面的情绪,我心中感到温暖,“想”和“心中感到温暖”都心在不同层面的觉察性。觉察性是心非常重要的特质,在禅定中是关键性的。当我们把觉察性用到身体上,我们可以呼唤出强而有力的正面能量。
  对身体做禅定有三种理由:
  1、因为身体和心是那么密切的连结在一起,所以我们自己的身体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支撑,来重新取得心所发出来的治疗能量。
  2、我们用很多时间来治疗身体的疾病,所以选择身体作为治疗的对象是很实际的。依禅定者的技巧和疾病本身的特质,禅定可以成为对治这些问题有效的方法。事实上,透过禅定,要治身体疾病比治疗精神问题要困难多了,尤其对初学者而言。但是透过禅定,身体疾病就算不完全消失,也可以减缓。最起码我们的心可以学会更去容忍身体的痛苦,更自在的承担这些烦恼。
  3、把治疗的能量带给我们身体,也可以增进自己的生活。治疗性禅定中,主角就是心,而它充满着正面的治疗能量。这同时让我们放松对心的执着。我们比较容易对问题培养出更开放而轻松的态度,包括如何和他人相处得更好。
  
【用身体来带领心】
  
  心是我们快乐的主要泉源,但是有时候身体也可以领航。心与身体是那么密切地连结在一起,所以照顾身体是很重要的。如果身体健康,心也更容易健康。我们必须吃正确的食物,运动,有足够的休息,努力保持健康。但是在这些明显的步骤之外,我们也可以透过平常对待身体的态度来帮助自己。不快乐和负面情绪很可能锁在我们身体之中,在忧郁的面孔上,在绷紧和紧张的肌肉中,在不正确的姿势中。光是单纯地放松自己的身体,改变姿势令它既舒坦又垂直,就可以转移我们的负担,让负担突然好像消失了,或者感觉更轻松了。
  微笑是让自己舒服最简单的方式。光靠微笑就可以提振我们情绪,这是满惊人的。或许这听起来过于简单,特别是对误以为生命智慧应当永远深不可测的人而言;但是微笑这单纯的行为其实就是最不平凡的好习惯。这也能配合佛法中正面感受的修行。透过微笑,身体传递给心一种正面的讯息。我们感觉到更轻松,好像突然变得更能够享受世界。
  微笑不但可以让我们对人生的观点更轻松,同时我们开放的、喜悦的脸孔能够为他人带来喜悦。尊贵的当代佛教导师一行禅师(Thich Nhat Hanh)劝我们随时微笑。如果我们做不到,至少可以努力更常微笑。这算是一个好的开始。
  微笑不应该勉强,我们也不应该强迫自己微笑。但是微笑不需要花太多功夫:那种感觉好像是控制微笑的肌肉正在等待它们的机会。仔细察觉到任何一瞬间情绪的好转,然后享受它。或许这只会带来小小的微笑,但是这经常也是感觉最自然的。让自己感觉自己的内在在微笑,像是你的内在有一个太阳,你的内在在微笑,不需要任何理由。或许你会发现你那不快乐的情绪和心态其实没有那么坚固。
  
【身体的禅定观】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珍贵的宝藏,一具不可思议的机器:优雅、复杂、美丽。同时,它只在有限的时间属于我们。佛教之中把身体视为心的客栈,用极为实际的观点看待身体的老化和腐败。正因为身体和心只有短暂的时间在一起——所以我们在可能的范围要尽量重视他们的健康和快乐。
  在西藏寺庙训练中,一种十分寻常的禅定练习,就是专注于身体的无常性。有时候出家众还会到坟场去禅定,让他们的心更容易了解身体是不可靠的,终究会腐化的。
  在此专注的焦点,只是要我们更接受我们身体现有的状态。在西方世界,人们对身体有着不实际的崇拜。就算是“完美的”超级模特儿也会操心,认为他们的身体应该比现在还要好,还要更完美,而且永远不会变。在东方,人们比较倾向于把身体视为一种不干净而不值得被尊重的东西。这么说,亚洲人也不是自己身体的朋友。东方也好,西方也好,有太多负面的能量被附着在身体上,而这种负面的观点也妨碍了身体与心理的治疗。如果能够采取更平衡的观点是比较好的。
  许多人根本不愿意去思考他们的身体。对他们而言,处于祥和状态是非常陌生的。在我的研习营中,光是安静地坐着,放松,就令他们感到非常困难;接着我要他们去想像他们身体的部位,包括内在的器官,这就更无法忍受。我们永远只该做我们能做的,不要勉强自己。同时,向自己挑战一下也没有什么不好。你可以慢慢学会如何适应自己,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渐渐习惯于原先感觉上非常困难,甚至令人震撼的事。
  如果我们把对身体的禅定当作一种训练,渐渐地,经过许多次练习,我们可以超越对身体的执着,或者对身体的排斥。大部分人对于自己的身体是如此的执着,他们把自己密切地和身体连结在一起。禅定中如果能够把自己的身体视为无限的,像天空一样,会有帮助。我们未必会执着于天空。天空就在那里当你想到它,你就接受它,欣赏它。如果我们能够用类似这种放松的欣赏态度来看待自己的身体,我们可以用更享受的心去真诚面对生命的一切。
  在禅定的时候,我们将先思索身体和它的部位。接着我们将身体观想为无限,绽放着美丽的治疗能量。在我的研习营中,到了这一点,大家通常开始更能享受这些禅定!
  有时候禅定可以是一种享受,有时候像是一种挣扎。你的身体可能不喜欢坐那么久,你的心也可能会飘。在我的经验中,如果你能用耐心来对待你的禅定挣扎,如果你能够放松,当“不喜欢”的情绪生起时接受它,一般来说,禅定的障碍会趋缓,或者被转换。
  事实上,禅定中的困难可以增进我们的禅定,只要我们保有一种放松的态度对待这些困难,而不是排斥和抗拒它们。不说别的,这样的话你更可以学会如何专注,而不是掉入某种梦幻的世界,以为一切都是那么容易的。这一类的禅定终究会有成果。慢慢地鼓励自己,学会如何放弃执着。这就是治疗自己的方法,也是享受更祥和生活的方法。
  
第二章 对禅定的正面观点
  
  如果要知道我们的问题,首先需要知道我们要做什么,然后需要把知识付诸实践。缺乏知识的行动是不足的。然而,当我们了解要做什么,光是知识本身也不足够。寂天(Shantideva)说:
  
  〖我们必须把“知识”用“生理和心理”的方式实践。
   光是话语有什么用?
   光是宣读药方,
   如何治疗病人?〗
  
  我们必须训练自己作治疗禅定。首先,必须决定哪一个方法对我们最好。虽然有许多种禅定的方法,大致可以被归为两大类:
  1、概念性禅定:这种方法之下,我们会在心中反覆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