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4-26 01: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强调过无数次的先把自己的神经衰弱治好的,做到了吗?反应要快要有活力,做到了吗?变得能干做到了吗?如果你确实做到了,你的社恐肯定康复了80%以上。
这里我再次谈论一下余光吧。大家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里吗?都说“余光恐惧”,问题不在余光,而在恐惧两个字。如果你以后康复了,那肯定不是没了余光,而是消除了恐惧。因为,任何一个健康的人都使用余光,而且还主动地用。这我在以前都有提到过,动物界的狼也会用余光警惕地感受着周围。
知道这些还不够,要健康,你的生活还要有“内容”,不能空洞洞,没思想没主见没能力。流水不腐,水动则活,不动则死,人也是。人是在不断地流动的,时刻以言行改变着某些事物,健康的人如果不“流动”,久了必然出问题,人都会说闲出病来。
如果你没有对生活的某些事物建立感情,那么你很难走出来,因为你老是喜欢思考自己有没有余光,自己眼睛放哪里。那你怎么有心思去观察,判断一个人,凭什么去说服人,怎么有能力做事,说话怎么说得好。
还有,对于康复,大家不要追求“完全康复”,有害无益。世界上没有完美,所谓“健康”的人也经常有很多问题,烦恼的。生活中也有内向,害羞的人。康复90%以上,基本上就可以说是完全康复了。残缺没什么不好的,正因为不完美才生动形象,才有活力。完美主义等于瘫痪。能健康正常地生活,就够了啊,还想怎样?看人眼睛完全没有一点紧张?不可能的,遵从本能吧,正常人有时看人也会紧张的,而且不同情景下感受不同。跟一个人的自信,气质,性格有关,有时跟双方的地位,关系也有关。跟一个人交流,如果你经常跟他(她)目光交流,这不仅是你自信心的表现,还会让对方有心领神会的感觉,有知己之感。
我现在在黑溪医生的网络心理咨询室讲课,现在当作业余爱好做一下。。。(等)阅历多一些总是有好处的。自己经历多了,才能更好地引导别人。。。其实很多心理疾病的康复,说到底都是“回归自然”了,顺应了自然规律。我们以前的种种欲望,种种妄想,都将自己害得欲罢不能。人要遵从本能,跟从真实的自我,善待自己。
即使你社恐渐渐康复,你会发觉你还有N多东西需要成长的,就像收拾一个多年留下的烂摊子,百业待新.重要的是,一定要好好善待自己,接受真实的自己.首先要对自己好,不要对不起自己,不要和自己过不去.记住:不要强求任何东西.任何东西都是强求不来的,包括你的康复.你挣扎的欲望越强,对康复越有负面影响,你越痛苦.我的意思不是叫你不进取,进取是在行动积极上,而不是在\"康复欲望\"上,妄想永远是害人的,大家明白我说的意思吗?
以我现在的状态来说,我觉得社恐的人(包括我以前)在乎﹑关注的东西不对。我现在在乎的是自己的职业发展﹑生活﹑工作上的各种事情。虽然有时被纠缠得欲罢不能,但毕竟活得自然﹑真实,这是在外耗。这些行动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能够通过积极行动去改变一些事情。这就是所谓的“康复”。社恐者和强迫者在乎的东西不对,他们集中几乎所有精力去在乎自己的某种“感受”,或者一些莫名其妙没有实际意义的东西(内耗),这样就导致没有多少主观能动性,什么都改变不了。想想也知道,不能改变什么的人就跟木头似的,能健康吗?健康的系统是一个开放(不封闭)﹑主动的系统。
如果你是社恐者,你每天都去“锻炼”自己不恐惧。我要告诉你那样做几乎不会有什么效果。为什么?首先你在乎的东西就错了,你关注的焦点错了。去“锻炼”只能说明你太在乎。你在内耗。一个普通人会去莫名其妙地去刻意“锻炼”吗?不会。别人很多事情,而不是整天吃饱了撑的去锻炼这莫名其妙的没有实际意义的事。而且越“锻炼”越在乎,恶性循环。康复的过程就是根本没有去“锻炼”,而是各方面都逐渐地成长,做各种有建设性的事。有一天你会发觉,自己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就康复了。这绝不是说不要去人际交往,而是说你刻意“锻炼”时在乎的东西就不对,人际交往你要在乎有实际意义的事。你们怎么交流﹑怎么沟通,自己想说什么﹑怎么说﹑想达到什么目的﹑怎么去达到﹑想办法处理问题。。。。。这才是外耗,才是真正的锻炼。至于看着别人,只是为了观察他的表情﹑反应,看他是不是在听你说﹑理解了没﹑有什么反应﹑有没有共鸣。。。。。等等。而不是为了看着他不“恐惧”。这有什么意义?普通的人如果刻意盯着别人看不放也很唐突。交往要自然,怕就怕,不好意思就不好意思,你接受了不刻意排斥别人照样觉得你很自然。
如果你对某种事情特别在乎,这个地方往往是你的弱点。也可以这样说,之所以这是你的弱点,是因为你太在乎了。太在乎导致无法解脱,导致放不下。无论是社恐和强迫,他们都极端地“放不下”,非常在乎关注某些东西。死钻牛角尖。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N次还不回头。
不但强迫社恐,任何事都是如此,太在乎太执著了就会痛苦﹑放不下﹑无法解脱。感情何尝不是如此?名利钱何尝不是如此?世事如此,太在乎就受罪。所谓“正常人”也会有各种社恐强迫之外的烦恼﹑痛苦,也有深有浅。也会形成心理病。
(转帖)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