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压抑的童年阴影显现的是父母的失职
当我们讲述一个案例的时候,不可回避的就是他自身的童年。陈峰的出生的时候家庭环境比较来说就已经不是很差了,物质生活还是可以的。他的父亲被领导器重,派往日本留学,由于他实在太小了,以至于不可能和父母一起去日本。母亲也留了下来。但是,照顾他的却并不是他的母亲,而是他的祖父祖母和外祖父外祖母。至于为什么母亲没有照顾他,也许是母亲的工作非常忙。
只要略有心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母爱的依恋是一个必须要有的过程。虽然在物质上富足,但仍然不能缺失母亲的陪伴。因为,母亲的作用在最初的3年之内,不只是哺乳,有一个最重要的作用是要让孩子建立起基本的信任感。因为只有母亲的抚摸与母亲的温度与气味才能让一个婴儿得到基本的安全感。如果一直是老人把孩子带大,孩子会自然的失去最初的信任感,直接结果就是没有自信。这样的成长背景直接导致他自己的内心有阴影,而这是一副他想忘掉却怎么都忘不掉的画面。
画面的内容是在一个很阴暗的房间之中,母亲坐在床边,脸上的表情非常的不耐烦,不情愿,不高兴,而当时的他仍然只是一个3岁的小孩子,看着面目可憎的母亲,他觉得非常恐惧。
这样的恐惧对他的成长造成了很大困扰。当时的他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如果从这个画面来分析的话,当时3岁的他看到母亲脸上的表情,很自然的会认为母亲的负面情绪都是由于自己造成的,所以他十分的恐惧,十分害怕自己会被母亲所抛弃,所责骂。这样一种内心的恐惧对他以后的成长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由于有这样的童年经历,再加上他的母亲是一个学校中的班主任,有着很多班主任的特点。关键是,在学校中是班主任,在家里应该是母亲的角色,可是在家仍然是班主任的特点。这就让他有点痛苦了。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一直都是生活在一个班主任的眼光之下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啊!
他的母亲对于他的管教是十分严苛的,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不低的标准,并且从来没有因为他做的好而夸奖他,更多的都是责罚,就算是他真的考试非常的好,全班第一,得到的也只是母亲一声淡淡的“哼”声。而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通常是不可能得到父母的同意的,就算是做了,也会被母亲批评。这使得他从小就认为自己是没有能力控制环境变化的,因为他身边所有的事情几乎都被他的母亲所限定。
这是他母亲的失职。
当然从母亲本人的角度来讲,她的一切行为都是可以被理解的。她也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好,以她班主任的经验来讲,批评孩子比夸奖带来的好处要大,而且他认为只要孩子按着他们安排的路走下去,就一定会有美好的生活,至于这生活是不是他自己想要的,这他们不关心。他们认为,美好的生活一定是他想要的。
我们可以理解她的想法,却不赞同她的行为。她的这些行为为孩子未来的强迫症埋下了伏笔,没有无缘无故的心理障碍,生活一定是最大的原因。
二、痛苦的日子
在他6,7岁的时候,和母亲一起去日本找父亲。在日本的几年大概是他过的较为平静的几年。母亲一如既往的有些忽视他,母亲一如既往的对他要求极为严格。而在他十岁的时候父母带他回国之后,他有一点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学习成绩变差了,这使得父母对他的管教变的更加严厉。整个生活中他的绝大部分行为都受父母的直接控制。大到买不买电脑,小到一个铅笔刀,他的整个人好像都被父母所束缚。
但是人的力量是不能被轻视的。每一个孩子他都有自身对于自由的需要,父母可以不给,但他们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得到。而对于他,强迫症就是他得到自由的方式。也就是说,他的强迫症成为了他的工具,虽然这样的强迫症,同样让他十分的痛苦。
强迫症带给他的痛苦是一般人所不能想象的。举一个例子,他有一个仪式化的概念,就是看到形态上类似向下的东西会不自觉的联系到自己身上,认为自己可能会像这个符号一样,会让自己的情况变的不好。就只是因为这样的一个想法,让他几乎回避了所有类似的情形。比如,他家是在7楼,就是因为害怕电梯向下的那个按钮,他就可以常年不乘电梯下楼,几乎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如此,如果别人问他为什么不乘电梯,他的回答是为了锻炼身体。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回避行为。生活中还有非常多的类似的情况,他只认为自己不能这样做,但自己并不知道就算做了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他所不能忍受的只是当时焦虑的痛苦,以及对于无法控制事件发展的无力。
生活上的诸多恐惧与焦虑,再加上为了应对自身的强迫思维所创造出来的怪物“真空”,使得他的生活完全被强迫症绑架,没有任何一点的快乐可言。他的生活之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强迫症不会无缘无故的造访一个人,陈峰被强迫症绑架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成长背景。
未完待续……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