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德
发表于 2008-10-9 16:23:06
强迫症十宗罪--无视经验罪
无视经验罪
中国有句古话叫不撞南墙不回头,强迫症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是撞了南墙还是不回头,撞的头破血流仍然不回头。我们现在需要学会的并且需要牢记的是:“南墙只需要撞一次!”
怀疑,检查,不断的怀疑不断的检查。多年来我们每天重复着这样相同的事情,就是无法停下来。检查门是否锁好了、检查窗户是否关好了、检查煤气是否关好了、检查水龙头是否关好了、检查电脑是否关好了、检查电源是否关好了、检查名字是否签对了、检查是否撞人了、检查是否伤害别人了、检查是否被狗咬了、检查是否有针头、检查要扔的东西里是否有重要私人信息、回头检查是否走路时掉了东西、离开一个地方检查是否落下了东西、检查做过的事情是否做好、检查说过的话是否说明白了、检查自己是否理解了别人的意思、检查题目是否都看全了、检查作业是否都完成了、等等等等。昨天检查了,今天还要检查,明天仍然要继续检查,虽然不想检查但仍然一天一天的继续着检查。我们似乎永远都不能从检查中学到东西。
解决之道六:从以往的经验中学习
我们可能已经检查了几年,有些朋友甚至检查了十几年,检查了成千上万次。但我们并没有从这成千上万次的检查中学到什么。不能从经验中学习主要有一下几种原因。
第一、 我们认为过去只能说明过去,过去并不能预测未来,一直想要排除未来的概率和可能性。比如说,我已经在大街上走了三十年了,这三十年都没有被车撞到,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以后也不可能被车撞到。是的,毕竟以后发生的可能性是无法排除的。所以,强迫症朋友会说,以前虽然都没有门没锁好的情况发生,但并不代表这次就不会没锁好啊,所以这次还是要检查的。从道理上讲这完全正确,如果我们仅仅是检查锁门而已,并且每次都是检查一遍的话,那也不需要改变了,一辈子这样也没啥关系的。只是我们不仅仅需要检查门,还会检查其他很多东西,而且每次检查都不仅仅是检查一遍,我们需要检查的东西很多,检查的遍数也不少,这就需要改变了。虽然过去没有发生的事情不能确定未来就肯定不会发生,但过去却是一个很好的概率验证,对未来真的发生的可能性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既然以前检查的成千上万次都没有发生,那么就可以说明以后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对于这个很小可能性的小概率事件是否应该去担心,可以参考前面的审判工具二成本-效益分析,和下面的大海捞针罪。
第二,有些朋友会说之所以以前一直没有发生,那正是因为我控制了某些念头和冲动。比如说,我之所以没有拿刀去伤害别人,那是因为我看到刀就离的远远的,并且不断的告诉自己不要去做,所以才没有做的。我没用有开水泼对面的领导,那正是因为我开会的时候都不倒开水,或者双手放在桌子下面握的紧紧的,控制自己不要这样去做,所以才没做的。很多朋友都是这样,认为我们没有做那些可怕的事情,正是因为自己的控制和回避。对于这样的朋友,我们需要来考察一下在我们没有得强迫症之前是什么样的。在我们没有得强迫症的时候,我们从来都没有做过这类的事情。那么从没有强迫到有强迫这个过程中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呢?是不是我们的胆量变大了,以前不敢做的事情现在都敢做了呢?当然不是了。那是不是我们的行为控制能力降低了呢,以前可以控制而现在无法控制了呢?答案当然也不是了,相反我们的胆量变小了,控制能力增加了。从没有强迫到有强迫变化的是我们平白无故多出了一个担心,其他的什么都没变。是我们开始担心自己会这么去做了。所以,我们仅仅是多了一个担心而已,我们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由诸多因素决定着,如需要,动机等等。而不是因为我们担心我们就真的会去做。我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情,现在依然不会去做,这点我们要坚信。要坚信我们仅仅是多了一个无缘无故的担心,其他方面没有变化。
对于那些我们已经检查过无数次的事情,我们需要相信真的不需要再继续检查下去了。因为事实已经无数次的告诉我们,这是在做无用功。
可能遇到的问题八:
也许有的朋友真的曾经有一次忘了关掉家里的电源了,或者走路的时候真的丢了东西。如果是这样,那真的太好了,我要恭喜你了。想想那次你真的忘关电源的事情,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你的生活真的因为那次忘关电源而彻底改变了吗?也许根本没有发生什么。那次走路丢了东西之后,你就无法生活了吗?想想这些你就会明白,原来就算真的发生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而我们原来的思路是我以前真的丢过东西,所以现在真的需要检查。这样一朝被蛇要十年怕井绳是过度了的。再想想那些家里真的被人偷过、家里真的失过火的、路上真的丢过东西的人,他们之后是不是就真的无法生活了呢。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让我们去变得马虎大意,该细心的地方还是要信心的,但凡事都有个度,都不能过度。比如,关煤气、电源、锁门这样的事情,你可以检查一遍,但不能检查很多遍。正常的检查一遍几秒钟就可以确定的事情,你不需要站在那里看上几分钟,甚至是是几分钟。我们要把自己的行为控制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
解决之道七:向其他人学习
看看我们身边的人是不是也和我们一样的怀疑和检查呢?他们没有这样做。那他们是不是经常忘关门,忘关电源呢?他们是不是经常丢东西或者离开一个地方的时候经常落东西呢?应该也没有吧。这里需要搞清楚的是我们到底什么地方和别人不一样。是不是我们比别人的记忆力更差呢?是不是我们比别人更容易忘记做一些事情呢?是不是我们比别人的办事能力更差呢?别人都能一次性把门锁好,而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呢?是不是我们比别人更容易丢东西呢?是不是我们的免疫系统比别人更差呢?是不是我们比别人更容易受外伤呢?是不是我们比别人更容易生病呢?是不是我们所处的环境比别人更危险呢?很显然在这些方面我们和周围的人相比都是一样的,这点必须坚信。我们和别人的不同在于我们会无缘无故的怀疑和担心。既然其他方面都和别人一样,所以,别人不需要经常检查,我们也不需要经常检查,因为我们并不会真的没做好这些事情。而是因为我们多了一个无缘无故的怀疑,这个怀疑是犯罪嫌疑人,是虚假空的。记住: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你就是正常人!你的家人锁一次门就离开了,你就向他们学习锁一次就离开。你的家人走路不需要回头看看,你也要像他们一样不要经常回头看看。你的家人买回来的东西不需要洗,你也不需要洗。你的朋友可以正常的去公共厕所,你也学着和他们一样的去公共厕所。总之,别人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你做了不会发生比别人更严重的后果。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永远要知道“难”并不等于做不到。只要你真的想过正常的生活,那么你就完全能做到。我们之所以做不到,就是因为我们害怕焦虑和恐惧。对于焦虑和恐惧我们后面有专门的论述。现在简单的说一下就是,不必害怕焦虑和恐惧,不去管你的焦虑和恐惧,做你该做的事情,焦虑和恐惧会自然过去的。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
盖德
发表于 2008-10-9 16:24:51
强迫症十宗罪--以假乱真罪
所谓以假乱真就是把本来不是真的东西误认为是真的,并因此而焦虑和恐惧。常见的是把我们的某个想法认为是真的,或者认为自己真的有这样的欲望。专业上叫做思想行为混淆。
“我站在高处就想跳下去;开车就想撞人;看见刀,筷子之类的尖锐物品就想伤害自己或别人;看到某些异性,就算是自己的亲人也会出现性的想法和画面。”
“在新闻里看到哪里出车祸了,我就会担心自己的亲人也会出车祸;看书的时候总是怀疑书上写的不对,但又没有证据证明是错的;还有看书的时候总是觉得好像没看全,总好像落了点东西没看到,需要反复的看几遍;”
“总是担心自己是同性恋,或者在别人面前说出‘我是同性恋’;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出现骂人的冲动;东西总是要摆放到我满意为止,否则觉得命运会不好。”
“看到小孩和老人我就非常紧张,担心自己把他们推进下水道里,或者在自己倒车的时候撞到他们;担心自己喝的水或者吃的东西里有毒。”
在正常人的认知加工过程中,人们会忽略不相关的和干扰性的想法,而强迫症朋友在进行认知加工时,往往会关注这些不相关的和干扰性的想法,认为这些是真的或者是自己真实的愿望,并且试图控制它们。努力控制的结果会增加干扰性思想中的荒谬成分,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不适感。当患者无法控制这些想法时,他们便会对这些想法极为敏感和警觉,由此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强迫模式。强迫症朋友之所以具有想控制这些想法的欲望,是因为他们过高估计了控制干扰性观念、意象和冲动的重要性,并且信以为真,而且确信这样做是可能的和值得的。强迫症朋友过度警惕心理的这些想法和念头,把控制看作是一种美德,并且害怕无法控制思想所导致的心理的和行为的后果。
解决之道五:区分想法和事实
强迫症朋友往往把这些干扰性的想法看作是事实。我们的头脑里可能会出现“我会拿刀伤害自己或对方”,然后会认为自己真的会这么做――事实上我们永远也不会这么做的。根据世界上对强迫症的研究,没有那位强迫症朋友真的去做了这类事情。这一类的想法仅仅是也永远是我们大脑里的想法而已,不要对我们大脑里出现的任何想法害怕。我们可以认为自己是一匹马,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真的 就是一匹马。仅仅因为我们相信某些事情是真的并不意味着那就是真的。我们可以认为书上的内容真的错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书真的错了。我们可以有我是同性恋的想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真的就是同性恋。我们可以有想骂人的冲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真的会去骂人。我们可以认为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碰伤了小孩或者老人,但这仅仅是我们认为的,不是事实上真的发生了。
可能遇到的问题六:
有些朋友会问:“如果我不去反复的检查,我又怎么能知道这些仅仅是想法而不是事实呢?”看起来除非我们通过检查来确定之外似乎真的没有其他办法来确定这些到底是想法还是事实。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个是所有强迫思维都是过度的,都是虚假空的。如果可以确定这个念头是强迫症的念头,那么就不必去检查了,肯定是假的。如何判断是不是强迫症的念头,前面在识别犯罪嫌疑人的时候提到过。
1、这类想法能引起我们明显的焦虑、痛苦和恐惧。当我们突然感到焦虑时,要把这当成是一个信号,而不是马上就去相信这是真的。焦虑是第一个信号,此时不妨先问问自己,“我怎么了?”回答肯定是“我现在很焦虑。”然后再问:“我为什么而焦虑?”,回答是:“我又在担心一个问题了”。然后要说:“我先来看看这是一个什么问题,是强迫症在作怪,还是真的是一个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过度到识别问题的性质上来了。而不是直接想“万一真的发生了怎么办?我必须做点什么来阻止它发生。”因为强迫症本来就是虚假空的,不需要做什么来阻止它,所以不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此时需要的是换一个方向。
2、这类想法是反复出现的(不洁、污染、传播类;怀疑、检查、重复、询问类;攻击、伤害、冲动类;和性相关类;囤积、丢弃类;对称、整齐、精确类;宗教、道德类;迷信类;穷思竭虑类),虽然每次出现的想法可能不完全相同,但这一类的想法我们肯定是熟悉的,肯定是一直反复出现的。就算这次出现的问题是以前没有遇到的,但我们可以先来分析一下,类似的念头以前是否也经常出现的,也就是相同性质的问题是不是经常的出现。比如,今天我么第一次想到电脑是否关好了,这个问题虽然是第一次出现,但以前我们经常担心门是否关好了,担心水龙头是否关好了,等等,虽然这次电脑的担心是第一次出现,但类似的担心我么一直都有的,那就是对做过的事情不放心,所以从性质上来看这是相同的问题。再如,今天路过银行突然担心自己是不是进去偷了钱,这有可能是第一次出现的,但以前我们可能会担心自己会不会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做了什么后果很严重的事情,这还是相同性质的问题。虽然问题的表现形式会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一样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看到问题的本质,而不是被它们的形式所迷惑。
3、我们讨厌它们但却无法让它们不出现,我们极力想摆脱但无力摆脱,拼命想消除但无法消除。
4、在我们没有强迫症之前不是这样。
5、现在其他没有强迫症的亲人、朋友、同事也不是这样。如果我们头脑里出现的一个想法,符合上面的5条标准,那么就肯定是强迫症的想法了,就肯定是虚假空的。当然有些朋友强迫的时间可能太久了,想不起来自己之前是什么样子了。这样第四条不符合也没关系,另外的四条符合了也可以肯定这是强迫症的念头。只要确定了这是强迫症的念头,就要坚定的把它们归为虚假空的一类。强迫症非常狡猾,不会轻易认输的。它还会告诉我们,“不,我不是虚假空的,我是真的为你好。这些都有可能是真的。”千万不要被它们的花言巧语所骗去。如果他们是为你好,你的生活怎么会变得如此痛苦呢?(这点参考妨碍正常生活罪)
第二个方面就是要明白我们的怀疑都是无缘无故的怀疑,就是在没有任何线索提示我们真的发生了什么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还是怀疑和担心。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如果一件事情真的发生了,我们不会毫无感觉的。比如,我们是否真的把小孩从车窗扔出去了,如果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了,我们本人的耳朵和眼睛都不会一点都没感觉到的,我们会听到小孩的叫声,我们会看到小孩的挣扎,我们会感觉到小孩的反抗,这一切我们都没有感觉,所以可以肯定我们根本没有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强迫症朋友就是不相信自己,现在需要学会相信自己。我们得的是强迫症,而不是失明,失聪或者失去躯体感觉。我们这些感觉仍然完好无损,如果真的发生了我们不会毫无感觉的。再比如,我们看见不远处有条狗,就担心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被狗咬了。同样的道理,这个担心也是毫无根据的。它是否接触了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眼睛是可以看到的,就算是从背后接触我们眼睛看不到,但如果狗真的咬了我们,我们的躯体会有感觉的。狗是没有人那样的思维的,它不会想:“我要轻轻的咬你一口,让你感觉不到我咬了你,然后你得狂犬病死了。”狗永远都不会这么想,它要咬你就实实在在的咬你的,不会咬了你你还感觉不到的。我们需要永远坚定的相信自己的感觉系统没有问题,听觉,视觉和皮肤觉。同样我们的记忆也不会有问题,我们不会做了自己这么害怕的事情还不知道的,还记不住的。我们有的仅仅是强迫症,而不是“感觉缺失症”,“行为失控症”或者“记忆不良症”。
可能遇到的问题七:
当然有的朋友会说,那要是丢了什么东西或者忘了什么事情,我们真的无法感觉得到啊。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请参考下面的无视经验罪。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
盖德
发表于 2008-10-9 16:26:06
强迫症十宗罪--过度联系罪
这里所说的过度联系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把别人考虑不到的联系都联系起来,一种是把根本没有关系的事情联系起来。
把别人考虑不到的联系都联系起来了,比如:害怕“死人微粒”的朋友,她的联系是这样的“老王去参加了别人的追悼会,肯定接触了死者的亲人,而死者的亲人肯定接触过死者,那么死者亲人的身上肯定粘有死者的微粒,这样老王身上也粘有了死者的微粒,老王回家后肯定和他的爱人有接触,那么他爱人也肯定粘上了死者的微粒,他爱人是我的同事,这下就麻烦了,他爱人在公司里碰过的任何东西,我都不敢碰了,因为这些东西上也肯定粘有死人的微粒了,如果是不得不碰的话,我就会很焦虑,碰过之后要洗手,回家之后还要洗澡。”这是洁癖朋友非常熟悉的推理过程。
根本没有关系的事情联系起来,比如: “我第一次出现强迫是在98年,我就觉得98这个数字不好,每次看到这个数字,我都需要吐几次口水,这样心理才舒服,而且每次看到这个数字之后的24小时之内,我不能做任何重要的事情。98年是虎年,所以我看到虎字,虎的图片和电视,见到属虎的人,我都感觉不舒服,也是要吐口水才能感觉好一点,24小时之内也不能做任何重要的事情。还有98年我读书的那个学校我也感觉不好,如果从学校门口经过,我就需要反复的在学校门口来回的走3才,这样才感觉好一点。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我每天不知道要吐多少口水,所以经常感觉嘴里很干。”
再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数字4很敏感,因为发音和死相近,所以每次看到4字我就要把正在做的事情重新做一遍,而且在夜里12点之前不能上床睡觉。如果是在周四,或者哪个月的4号,我一般都不做重要的事情。如果我才买完东西,回家的路上看到了4,我就不敢用买的这些东西了,严重的时候我会把这些东西扔掉。我不仅仅对直接看到的4字敏感,而且我看到一串数字的时候我会自动的去求和,如果结果里有4这个数字,我也同样的要像上面一样。常见的比如车牌号码,电话号码等,我都会求和。而且我对数字7,13,30也同样的敏感。因为7正好是一周的天数,每周都要上班,由于我的强迫生活的很累,工作中也很辛苦,所以我怕上班,就对7敏感了。13是因为很多国外人都忌讳这个数字,我也就忌讳了。30是一个月的天数,一个月使我想到了女性的生理周期,这使我觉得很脏,所以也很敏感,看到30这个数字我就需要洗手。”
解决之道三:普适性分析
如果这种联系是正确的或者适应性的,那么它应该可以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其他领域,也可以应用到其他人的生活中去。如果把这种联系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其他领域,会使我们的生活无法继续,那么说明这中联系是不合适的,是应该改变或者放弃的。
如果我们关于“死人微粒”的这种推理是正确的,那么可以按照这种推理继续往其他方面推广看看会有什么结果。比如老王在参加完追悼会乘公交车回家,那么他拉的扶手坐的位置就都沾上了死人的微粒,他拉的扶手和坐过的位置又会有很多人去接触,这很多人的身上就也沾上了死人的微粒,然后这很多人又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把死人的微粒传给了更多的很多人,这就形成了雪崩效益,成几何的级数增长,这样会使我们生活的整个环境无一幸免的都粘上了死人的微粒,如此一来我们无处可逃,还怎么生活呢?按照我们逻辑一直推论下去,就会发现根本无法生活了。所以这个逻辑不具有普适性。
可能遇到的问题五:
当然很多朋友对这样的普适性分析不以为然,因为他们的逻辑是我只怕我看到的或听说的,那些我没看到也没听说的我就不怕。的确,绝大多数强迫症朋友都是这样的情况。如果对于恐惧症的朋友来说,这样的逻辑是对的,比如社恐的朋友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紧张,看不见人的时候不紧张,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他们怕的是人,怕的是负面的评价。看不到人这些都没有了所以不害怕。但强迫症完全不同了,强迫症不是怕看见这些东西,而是怕粘到这些东西。那么只要是我们粘到了这些东西就应该害怕,而不管是否看见。粘到和看见没有必然的联系,粘到的未必看见,看见的也未必粘到。根据我们前面的推论,可以肯定我们每天都会粘到这些东西,而不管我们是否看见。所以说“没有看见或听说就不害怕”,是很明显的掩耳盗铃,是一个自欺欺人的错误。
解决之道四: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来源于物理实验,是指某个事物由多个因素(变量)相影响和制约时,将其它的因素进行控制(使之相等、相同,即影响相同),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这样的研究方法就叫控制变量法。
4这个数字不吉利,所以周四这天我不做重要的事情。比如周四这天我们需要谈一笔重要的订单,那我们来看看这笔订单谈成与否是否和4有关。我们保持其他因素都不变(价格、数量、质量、交货时间、谈判场地、参加谈判双方人员、等等),仅仅改变谈判的日期,看看是不是只要不在周四谈判就肯定能谈成功,只要在周四谈判就肯定失败。我们可以凭常理来判断一下,很显然,谈判是否成功与周四没有必然的联系。当然,强迫症朋友都不怎么相信常理的,所以我们自己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来检验一下我们认为周四做事情会不顺利的这个想法。同时,我们也可以想想,是不是除了周四之外,其他时间我们做的一切事情都很顺利呢?我想大家肯定也有过在其他日子里做事不顺利的时候,那这些事情的不顺利和星期几有关系吗?所以看来,事情是否顺利和星期四是没有关系的,是我们自己主观的建立了这种错误的联系。
我今天在网上看到了“艾滋病”这三个字,所以今天不能买股票了,买了肯定亏。同样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该公司的业绩、中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政府调控,等等等等),只改变我们是否看到“艾滋病”这个条件,是不是只要我们没看到“艾滋病”这三个字我们买的股票就肯定会涨呢?如果你是看到“艾滋病”就不买股票的朋友,那么你所买的股票一定是在没有看到这个词的时候买的了,那是不是你买的所有股票都涨了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在你没有看到这个词时所买的股票肯定也有跌的。另外,这只股票如果是跌的,那不仅你的股票跌,所有买这支股的朋友都会跌的。假设,你是看到了这个词买的股票,股票也跌了,那么那些数以万计的和你一样买了这支股票的朋友也都是跌的,他们之中肯定有很多朋友在买这支股票的时候是没有看到“爱滋病”这个词的,那为什么他们买了这支股票也跌了呢?如果你认为跌是因为你看到了这个词,那么也就是说你是否看到这个词将影响数以万计的买这支股票的朋友是赔钱还说赚钱,想想你真的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吗?
再比如说,还有一个朋友也同样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强迫症症状。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至少我所接触的强迫症朋友之中就有不少人是看见“艾滋病”就不买股票的。那么比如说有五个这样的朋友,分别在周一到周五看到了艾滋病这个词,按照我们的逻辑,那这一个星期股票都不会涨的,可事实上每天都有涨的股票。这也说明我们是否看到艾滋病这个词与股票的涨还是跌是没有关系的。
类似的联系在强迫症朋友身上很常见,只不过是未必是买股票,我们会联系在一起的事情很多很多。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所有的这些联系都是来源于我们的主观,不是客观现实。森田提到过事实唯真,就是要我们尊重客观事实,而不能根据我们自己的主观感受或者主观联系来行事。很多强迫症朋友理智上知道这样的联系是过度的或者说是错误的。但,如果不实施强迫行为还是焦虑,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接纳这种焦虑,继续做我们该做的事情,等待这种焦虑自然过去。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
盖德
发表于 2008-10-9 16:28:09
强迫症十宗罪--过高评估危险罪
强迫症第一宗罪就是过高的评估了环境的危险性。即使在没有任何信息和线索证明环境是危险的时候,强迫症仍然让我们觉得环境是危险的,并且要求我们通过某种方式来减低这种危险,就是要求我们实施强迫行为。这时要求我们先不要急着去实施强迫行为,先分析一下这个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解决之道一、序列事件概率分析
我们强迫症朋友基本都是出现一个担心,然后就直接想到了最严重的后果,然后就焦虑和恐惧。事实上,如果这个最严重的后果真的发生了,那么不仅我们强迫症朋友会恐惧,我想每一个正常人都会恐惧的。想想,有谁真的不怕死呢?有谁真的不怕艾滋病吗?有谁真的不怕狂犬病吗?有谁不怕自己的房子着火呢?有谁不怕坐牢呢?有谁不怕别人说我们道德或者人品有问题呢?其实,这些最严重的后果,谁都怕的。这样看来我们怕这些最严重的后果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没有强迫的朋友能够清晰的知道这些最严重后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或者说他们知道这些都是不太可能发生的,并不是说他们不怕这些最严重的后果,而是知道这些不太可能发生。而我们有强迫的朋友确不能很好的判断这种可能性。比如说,有谁不怕出门被车撞呢?大家都怕,哪个不怕的你让他主动去撞车试试看。谁都怕的,只是大家都很清楚这样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每天都安心的在路上走。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当想到最严重的后果时,先不要害怕,而是先看看这种最严重的后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一个最严重的后果真的发生必须满足一系列的条件,也就是说在这个最严重的后果真的发生之前需要一系列的连续事件都真的发生才行。只要其中有一个序列事件不能发生,那么最终的可怕结果都不会发生。
比如说担心睡宾馆的床会感染艾滋病这个担心吧。
1前面一位客人正好是艾滋病人或者艾滋病感染者×2宾馆的服务人员在你入住之前没有更换床单×3床单上留有足够多的血液或者体液×4在这些血液和体液留下几分钟之内你就躺在床上了×5你没有看到这些足够多的血液和体液×6你的身上有明显的伤口×7你自己不知道自己身上有伤口×8你的伤口正好和这些体液和血液充分的接触了=你可能被感染艾滋病
这样就很清楚了,只有这8个连续事件都同时发生,你才有可能被感染艾滋病。而这8个事件同时发生的可能性是0,所以你根本不必担心。
“今天做公共汽车回来时正好有空位置,我做之前担心位置上有针头,如果这个针头上有艾滋病的血液,那扎到我,我不就被感染艾滋病了吗,所以我认真的看了三遍之后才敢坐下。”
所谓基本的概率就是在所有的人群中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它告诉我们通常情况下某件事情真实发生的概率。
我们很难直接证明公交车的位置上确实永远不会有针头。但我们可以通过常识去推断这种可能性有多大。想想我国每天有多少人坐公共汽车。保守估计每天至少至少有1000万人次坐公共汽车,那么一年就至少有30亿人次乘坐公共汽车,就算这个概率是万分之一的话,每年因为坐公共汽车而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就会有30万,这个数字显然是不合理的,我国目前每年感染的人数也就10万左右,显然我们估计的万分之一的概率太高了。那么就算是100万分之一,每年也有3000人因为坐公共汽车而感染艾滋病。这个数字也是很大的,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国家一定会把乘坐公交车列为艾滋病的感染途径之一,事实上并没有。我们姑且认为这个概率就是100万分之一,那么就算我们每天都乘坐公共汽车,也需要连续乘坐2739年,才有可能被感染一次。所以,我们根本不必在意这个事情。况且,至今为止还没有见到或者听到任何一个报道说有人因为乘坐公共汽车被针头扎到而感染艾滋病的。
换一个角度来计算:公交车座位上有针头的概率 1/100这个概率就意味着每三辆大巴上就会有一个位置上有针头,或者每七辆小巴士上就会有一个位置上有针头,显然不会有这么高。我们姑且认为有这么高的概率。而针头上有血的概率我们认为是一半一半,就是50%,血又是艾滋病人的血的概率是1/1000(这个概率按全国有130万的艾滋病人及艾滋病感染者计算,事实上大概只有不到80万),这样算来你被感染的概率只有1/100*50%*1/1000=5/1000000,这个概率的话,也需要你连续每天乘坐公共汽车,持续548年才有可能被感染一次。
“我今天去超市买东西,收银员找给我的钱,有一张10元钱上有个小红点,我检查了很久也不能确定到底是什么,越想越害怕是艾滋病人的血,最后没办法我把这张钱扔了,还马上回家洗了手。”
每个人都有可能接触过这样的钱,如果这样会感染艾滋病的话,那么我国甚至是世界都将无一人幸免,每个人都有艾滋病了。就算是万分之一的可能性,那么我国每年也将有13万人因为钱而感染艾滋病的,很显然这个概率要远远小于一万分之一。
事实上根据艾滋病的传染途径来看,这些方式被感染的概率就是0。根本不必要担心的。
“我担心走路的时候钱包丢了,别人拿着我的身份证去办张手机卡,然后疯狂的打长途电话,欠费好几十万,最后电信公司找我来要钱。”
首先你走路丢钱包的概率我们按1%计算,(这个概率意味着你一年将丢3次钱包,同样你并不会比别人更容易丢钱包,看看你周围的人是不是他们平均每年丢3次钱包,所以这个1%的概率已经是很大的了。)。根据常识和相关报道来推断,捡到或者偷钱包的人一般只拿里面的现钞,然后把钱包和其他东西一起扔掉。不难理解因为这样做他们自己的风险最小。我们就算有10%的人会拿我们的身份证去办手机卡。但,这种人每个月的手机话费不会很多。想想我们自己就算让你毫无顾忌的使用手机,一个月又能用多少话费呢?如果一个人的话费能达到几万元,那这个人的地位或者经济实力肯定非同一般。这样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也不会用你的身份证去办什么手机卡了。所以,这些人一个月话费能超过万元的概率不会超过1/1000。如此算来你这个担心最终真的能发生的可能性最多只有1%×10%×1/1000=1/1000000。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从科学的概率论角度来讲,概率等于小于万分之五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其统计学意义是小概率事件在一次随机试验中不可能发生。
可能遇到的问题一:
此百分之百非彼百分之百
几乎所有的朋友仅仅通过这样的概率分析还是很难释怀。因为强迫症这个犯罪嫌疑人总是牵着我们的鼻子走向极端。没关系,只要我们足够平静,足够耐心,戳穿强迫症的本来面目并不困难。就算这么分析了,最终也发现真的发生最严重后果的可能性是一百万分之一,那如果我正好就是那一百万里的那一个怎么办?只要发生了对我来讲那不就是百分之百了吗?是的,这个逻辑也并没有错。如果你真的这么倒霉,那么对你而言就是百分之百的事情了。百分之百就是肯定会发生的事情,比如你使用了公共厕所,那么有很多人使用过这个公共厕所是百分之百的,但使用过的人里面是否有艾滋病人就不是百分之百了;你用了公共厕所的水龙头,你的手接触了水龙头是百分之百的,但你是否会因此而生病就不是百分之百了;在比如你住宾馆,那么你的身体接触了床单是百分之百的,但你是否会因此而生病就不是百分之百了。而,我们的“如果这件事情真的发生在我身上那对我来说就是百分之百了”,这个百分之百的发生需要前面满足一系列的万一,也就是说这个百分之百的成立需要一系列前提,就是之前一系列的万一都真的发生了。也就是说需要先有一系列的万一,然后才能有百分之百。所以,我们担心的还是万一,担心的是万一百分之百怎么办?根据前面的基本概率分析这个百分之百需要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才会发生一次,而有些是根本不会发生的。对于这个万一的百分之百是否需要如此的去担心,可以参考下面的审判二、成本效益分析。
可能遇到的问题二:
另外有些朋友会说:“你让我忽略万一的发生,生活在那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里。那买彩票中奖也是万一,也是小概率事件,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买呢?你为什么不让他们放弃对万一的追求,生活在那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里,而从此不再买彩票呢?”这个问题看起来非常有道理,似乎也难以反驳。但,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关注这个万一对我们本身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因为买彩票,每天无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上班的时候无法集中精力工作,脑子里一直想着今天买的彩票会不会中五百万,以致于工作效率下降,吃饭也不知道滋味了,脑子里整天充斥着中奖的事情。很显然如果是这样,这个人也同样需要心理咨询了。关键的是那些买彩票的人,虽然也在关注小概率的事情,但他们的这种关注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而我们强迫症朋友关注的小概率事情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我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如果我们也像买彩票的人们一样,并没有因此而有什么影响的话,那么也不需要咨询了。
解决之道二、成本-效益分析
对于一些想法我们需要学着实用主义一点,或者说功利主义一点。就是说一个想法有可能是对的,但这样的想法只会带给我们坏处,或者说带给我们的坏处远远大于带给我们的好处,对于这样的想法是需要放弃的,而去选择那些能带给我们更多好处的想法。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对我们的想法或担心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通俗的说,我们选择一个想法就要像做生意一样,我们应该去选择那些能挣钱的生意去做,而不是选择那些赔钱的生意去做。首先把我们的想法写下来,然后分别写出这样想的好处与坏处。
比如:
如果我使用了公共厕所,我会是那个万一
好处:
1、我不使用公共厕所 ,我就不会感染艾滋病
坏处:
1、我焦虑
2、我不能和别人一样在外面使用公共厕所
3、我自尊降低,因为我觉得我和别人不一样
4、我孤独,因为我不能和朋友在一起吃饭或者唱歌之类的,因为我不敢用那些地方的厕所,朋友联系的越来越少
如果好处和坏处加起来总共是一百的话,那么这个想法的好处占百分之多少,坏处占百分之多少呢?好处可能只占10%,坏处却占了90%。很显然这是一个赔本的生意,不能再继续做下去了。
可能遇到的问题三:
当然,很多朋友会这样认为,和我的健康以及死亡相比,焦虑,孤独,自尊都算不了什么。所以,这个想法的好处是95%,坏处是5%。这样看来,这是一个挣钱的买卖,我应该继续做下去。是的,一点都没错,和我们的健康及死亡相比,焦虑、孤独和自尊都算不了什么。可问题在于,这么想的好处是一个不确定的收益,而坏处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看得见摸的着的付出。也就是说,我们在不断的付出,以为会有收益,但实际上我们一直看不到收益,但付出却在不断的进行着。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周围的人有着和我们相同的收益,但却没有付出我们这样的成本。其他的人也在正常的使用公共厕所,也没有因此而得上艾滋病,这样看来他们和我们所得到的收益是一样的。但,他们并没有付出焦虑、孤独和低自尊的成本。就好像大家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一万元的收入,别人都是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付出就得到了这一万元钱,而我们却付出了很多很多的成本才得到这一万元钱。这样看来,我们仍然是在做一个赔本的生意,还是不能继续做下去的,还是应该放弃这个想法的。
可能遇到的问题四:
有些朋友还会反驳我,说:“我的收益不是不确定的,也许正是因为我一直不用公共厕所所以现在才没有得病的。如果我以前用了,可能我现在就不这么健康了,早就得病了呢?这样看来我的收益是非常确定的啊,我所付出的成本也是非常值得的啊。”这看起来又是非常的有道理,似乎又不可反驳了。强迫症总是这样会从各个角度来折磨我们,让我们永远都觉得它是真的。它是真的为我们好才这样的。所以,我们才一直无法摆脱的。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看看我们的父辈或者祖父辈,看看那些七八十岁仍然健在的老人们,他们一辈子也没有怕过公共厕所,也没有怕这怕那,至今不仍然健康的活着吗?他们也没有因此而得什么病啊。数以万计,数以亿计的人们都是这样生活的,不都没有因此而生病吗?所以,我们这种收益是确定的想法还是站不住脚的。
可能遇到的问题五:
有些朋友又会说:“他们是他们,别人是别人,我是我,我和他们不一样,所以我不能用公共厕所”。是的,你是你,你是一个独立唯一的个体,你有着和别人不同的经历和思想。但不要忘记,你是一个人,你和其他的称为人的动物有着无法否定的共性。你和其他人有着相同的躯体结构,有着相同的免疫系统,你并不比别人的免疫能力差,你也并不比别人抵抗能力差,你也并不比别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差。你所处的外界环境也并不比别人的危险。你用的公共厕所并不比别人用的更脏,你摸的钱并不比别人摸的钱更危险,等等等等。这些方面你和别人都是一样的。那么别人都没有问题,你也不会有问题的。别人可以这样正常的生活,那么你也可以这样正常的生活。
再看看如果我们换一个想法,我们的成本和效益各是多少呢?
如:如果我使用公共厕所,我可能不会感染艾滋病
好处:
1、自尊增加,因为可以正常的生活
2、不再孤独,因为可以和朋友正常的交往
3、能做更多的事情,生活更有意义
4、慢慢的我会开心快乐起来
坏处:
1、使用公共厕所时我会很焦虑
还是所有的好处和坏处加起来是一百,那么这个想法的好处和坏处各占多少呢?很显然好处远远多于坏处。而且只要我们坚持这个想法,并且这样去做,慢慢的这个坏处就会消失,而好处会越来越多。
有些朋友会说:“我根本不需要做这样的成本效益分析,我很清楚的知道它是不合理的,没有任何收益,但我就是控制不住的会这样想,这样回避。”这看起来确实是一个事实,但仍然经不起推敲,我们不会真正去做赔本的生意的。仔细想想肯定会发现这些想法和行为是有好处的。最有可能的收益就是这样想或者这样做,可以使我们不那么焦虑。但这些收益都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它会使我们的焦虑越来越严重的。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
盖德
发表于 2008-10-30 10:57:13
顶下。
盖德
发表于 2009-7-19 14:02:09
qiaoqiao43
发表于 2009-10-28 14:19:56
爱在心中
发表于 2010-7-28 22:59:36
谢谢了老师,辛苦啦!!
health
发表于 2010-9-19 01:05:28
429389840
发表于 2011-3-27 00: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