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患上吞咽强迫症
依琳,一个文静羞涩的女孩,被严重的吞咽强迫症困扰8年。对于常人来说,吞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对于依琳来说这是最痛苦的事情。她在人面前不敢吞咽唾液,认为自己的吞咽动作会对他人产生不良的影响,总是想控制自己的吞咽,但又控制不住。与人交往时,总是弄得自己很紧张,很尴尬,感觉大脑总是转不过弯,反应很慢。喉咙也总是感觉不适。特别害怕人多又安静的环境,因为此时自己的吞咽动作会显得声音很大,也会对他人产生更大的不良影响。看到别人喉结动或吃东西,自己都会控制不住的吞咽口水,很痛苦。她说自己现在特别害怕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感觉因为自己的存在周围人都会很难受,这次坐火车来北京,一路上都很焦虑、恐惧。因为吞咽强迫症的困扰,学习、人际交往、工作,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被严重影响。学业因此受阻,严重回避人际交往,丧失了工作的能力。无论是自我调整还是药物治疗,都没有化解内心的困扰,问题却越来越严重了,以前在有人的时候会更痛苦,现在一个人呆着的时候也会很痛苦,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她说活着就是受罪,只是一天一天的熬日子,不知道何日才能摆脱痛苦,有自杀倾向,感觉死了,才能让自己从痛苦中解脱。
她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呢?需要从初二的时候说起。有一天,大家都在上自习。教室里很安静,突然间她咽了一口唾液,感觉声音很大,自己被吓了一跳,然后同桌也跟着咽了一口唾液,还向自己看了一眼。她突然感觉自己的吞咽动作影响了他人,有一种内疚的感觉。后来就慢慢控制自己的吞咽动作,担心再影响他人,但发现每次吞咽的时候,好像周围人都会感觉不自在。如,自己去看别人的时候,发现别人也在看自己或自己吞咽后,发现他人也会跟着吞咽等等。后来,依琳在教室学习的时候,就不能集中注意力了,总担心自己的吞咽动作会影响同学们学习,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也跟着下滑,高中只考取了一所很普通的高中。
高中学习压力更大,吞咽对学习的干扰也更大。在教室里她更加谨慎,担心自己的吞咽动作影响了同学的学习。一次和同学一起聊天,自己吞咽后,无意间一抬头,看见一同学皱起眉头,感觉很恐慌。认为自己的吞咽动作不但会影响同学的学习,还会给他们带来其他方面的不良影响。
去医院求治,被诊断为口水吞咽强迫症,采用药物治疗,刚开始吃药时有所缓解,但一去学校就又复发了。勉强读完高中,考取了一所大专院校。吃药总是不能解决问题,开始自我调整。森田疗法、认知疗法自学自用,让自己转移注意力,发现理解容易做起来很难,效果也很不理想。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份工作,适应不了,想回家调养一段时间再工作,但回家后再也提不起找工作的动力。
原因分析:第一、从根本上来说,依琳个性敏感、谨小慎微,在乎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有较高的自我道德要求。她很在乎自己的形象,因此在乎自己对别人的影响,担心影响他人,存在想象中的由己推人的不合理理念。
第二、不良的归因。初二时的刺激事件只是诱因,依琳因把问题归结于自己的归因倾向。自己的吞咽动作,同学的一个动作反应,她却认为这是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把责任完全归结于自己,才导致她把问题归结于自己,归结于每个人都有的正常吞咽动作存在自己身上却是有问题的,而不是去客观归因。
第三、心理年龄没有长大,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成熟。依琳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加,对问题进行优化归因。一直归结于吞咽动作本身,后来去医院的求治,又把问题归结于吞咽强迫症。吞咽强迫只是一种外在表现,只是不良问题归因及不良问题解决方法导致的不良结果,并不是问题所在。
第四、不良的思维行为反应模式。因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不良的思维行为反应模式固化。这是一种不良的条件反射。
心理咨询中运用自然享受主义综合疗法,通过对问题发生发展过程的分析、探讨,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问题的原因,对问题进行心理学上的判断,去掉强迫症的诊断标签。通过自然享受主义感知技术化解问题背后的问题根源,打破不良的思维行为反应模式,建立新的思维行为反应模式。前期经过半个月相对集中的心理咨询调整,化解了依琳问题的根源,大部分不良症状消除,依琳开始回归正常的生活工作,后期巩固性咨询按咨询时间间隔分为三个阶段:一周一次心理咨询,时长为期一月;两周一次咨询心理咨询,为期两个月,一个月一次心理咨询为期三个月,协助化解生活中的困扰,不断内化良性的思维行为反应模式,陪伴依琳不断自我成长,提升依琳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健全人格,共计半年的后续心理咨询调整,依琳彻底走出了强迫症的困扰。
(文章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美龄心理咨询中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