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德 发表于 2013-10-18 09:47:05

一位强迫症家属的来电,值得反思


    今天心情多了几分沉重,接到了一位强迫症患者母亲杨女士的求助电话。杨女士正处于极度的恐慌、焦虑和无助状态。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通话中,杨女士倾诉了家有强迫症的心酸与艰难。其儿子已患强迫症多年,怕脏、怕感染疾病,至今强迫清洗和仪式行为已经非常严重,用杨女士的原话说:已病入膏肓。目前,儿子已经完全辍学在家,不愿迈出家门,在家的主要活动是:睡觉和吃饭。你可别小看这两项活动,单单是“吃饭”这项就耗去杨女士和儿子一整天时间,所以她不得不辞去工作,全职陪伴儿子,问她原因,她说:不想儿子饿死。
         
   听到这样的回答,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你这母亲也太溺爱和娇惯儿子了吧,饿了他自然会吃。请听听杨女士的讲述:儿子“吃饭”和别人不一样,他“进餐”从“监餐”开始。从淘米、洗菜、下锅、开火、翻炒、盛装等有一套固定的工序。我每天要专门为他做两顿饭,每次都必须按他制定的工序进行,并且速度要非常慢。儿子说,要等他想清楚了我才能进行下一步,只要有一步没想清楚,就得从头开始。就这样,做一顿饭耗时3~4小时。接下来就是“吃饭”了,从起筷、夹菜、咀嚼、吞咽等又有一套特定工序,有时会含着饭在发呆,不知道在想什么,吃完一碗饭需要耗时2~3小时。有时吃饭太累了,会吃得很少,一个月就瘦了好几圈,看着心疼,着急可又不知道怎么办。
“吃饭”仅是其中一项,还有上厕所、洗澡、穿衣等,儿子都需要借助母亲来完成某一环节,杨女士已完全沦为儿子强迫行为和仪式行为的一部分了。日复一日,杨女士也曾烦厌过,但始终放弃不了配合儿子的强迫行为,屈从儿子症状泛化,自己不能抽身出来。到这里,我们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当家人配合去完成强迫症的行为,可能能暂时性的缓解患者的痛苦,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这正是在助长他强迫症的发展。


    迫友们、家属们,大家是不是该问问自己:这样的“帮助”真的是有效的帮助吗?


   大家可能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生物学家说,飞蛾在由蛹变茧而出时,必须要经过一番痛苦挣扎,身体中的体液才能流到翅膀上去,翅膀才能充实有力,才能支持它在高空中飞翔。
一天有个人凑巧看到树上有一只茧开始活动,好像有蛾要从里面破茧而出,于是他饶有兴趣地准备见识一下由蛹变蛾的过程。但随着时间的一点点过去,他变得不耐烦了,只见蛾在茧里奋力挣扎,将茧扭来扭去的,但却一直不能挣脱茧的束缚,似乎是再也不可能破茧而出了。


    最后,他耐心用尽,就用一把小剪刀,把茧上的丝剪了一个小洞,让蛾出来可以容易一些。果然,不一会儿,蛾就从茧里很容易地爬出来,但是那身体非常臃肿,翅膀也异常的萎缩,耷拉在两边伸展不起来。他等着蛾飞起来,但那只蛾却只是跌跌撞撞地爬着,怎么也飞不起来,又过了一会儿,它就死了。
   
    任何生命都要经历过艰苦的磨炼,那只飞不起来的蛾蛹的经历就见证了:有时自发的爱和“好心”的方式不对,反而会成为一种伤害。所以,想对各位迫友及其家属们说:面对强迫症,在表达支持和爱时,需要懂得选择正确的方式,拒绝成为强迫行为的一部分,也避免盲目的“破茧”。寻求科学、专业的指导,从源头上真正帮助强迫症患者本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位强迫症家属的来电,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