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结论为:
1.女儿看起来是刻板的行为,生气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位置的原因。因为如果是她放的就没有关系。关健是父母没有按照她的要求去做事情。这是根源。
看来是父母的教育出了问题。、
解决办法:给孩子树立规矩。红灯停,绿灯行。逐渐建立起规矩。
2.如果孩子打父母怎么办?
2.1 可以抱住她不让她打,让她冷静下来。
2.2 可以冷处理,先不去理她。
3.关于完美的要求方面,仍然没有给出解决办法。下次重点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这一阶段的重点措施:
1.买了弟子规。制定个表格,让她培养些规矩,做人的道理,表格话。每天两个。
或改正仪式动作:眨眼睛和咽口水。
2.规矩的制定。(查询) 1.时间观念的培养。
2.10月25日,女儿因为默写的作业几天没有做,需要补全。着急了,爸爸帮她默。她试图讲清楚,怎样默写。可是她觉得没有按照她的要求来默。发脾气打人了。爸爸控制她不打人,抱住她,她大哭。让她接受惩罚,她很伤心。大哭,摔了爸爸的手机。感觉上她对短时间内完成要补充的作业很着急。上次补充数学作业也是控制不住要打人。这个原因要分析下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总结一些需要养成的习惯将来参考:
1.学会玩具看好收回,书看好放回去。
2.回家后把作业做一部分,否则时间会拖的很晚。
2.1 试卷的订正。
2.2 周周练,不会的空着,爸爸来指导。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沉迷于追求完美并且拒绝任何值得一试的机会,那么不妨试试下列的办法。
检查一下你自己的态度,特别是你对待儿童所犯的错误的态度,年幼的学生必须理解到错误是学习与获得新技能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孩子们常常会看父母与其他对他们有影响的成人的眼色行为,因此你必须对他们的错误持现实的态度,好的老师欢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因为那是孩子们富于进取的明证。
避免过度的赞扬,把称赞集中于孩子所作的努力,(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www.edUzhai.net,请保留此标记。)所取得的进步,与所作的贡献,而不是结果。
确保你对孩子的期望与他们的能力相符,过高的,不现实的期望会导致孩子们过分追求完美,结果失去尝试新东西的勇气。
检查一下你自己的行为,你是否能容忍错误,还是一切都必须尽善尽美?如果是这样的话,考虑在家里争取一种“差不多就行了”的态度。
很多孩子在家里或学校里做的事情不需要达到很高的标准,也有的时候只有完美才算合格,诀窍是知道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标准。
本文《怎样对待追求完美的孩子》来自中国教育文摘,查看更多与相关文章请到http://www.eduZhai.net。
回 13楼(爱改变生活) 的帖子
橡皮综合症”现象:如何对待过于认真的孩子过分追求完美的孩子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能取悦父母,形成了做事情一旦出现了不完美,就深感内疚,恐惧焦虑,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最终导致消极、被动、自卑、懦弱等不良个性的形成。
解决方法:
(1) 尊重孩子,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图做事
(2)教育孩子凡事只求尽力,不求完美
父母首先自己要做到:对孩子宽容,不苛求,不指责,在孩子的面前敢于承认自己的失误;再教育孩子做到:做人不要过于苛求自己,要学会宽容自己,宽容他人,要知道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只要付出了努力,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就行了。
(3)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凡是具有强迫症倾向的孩子,一般自我意识发展比较弱,有顺从、胆小、自信心不足等明显的特点。父母要肯定孩子的独立见解,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势,产生自信。鼓励孩子经常与朋友们交往,交往的过程就是锻炼孩子独立思考、判断及处理人际关系的最好时机。
(4)与孩子沟通
对待孩子的过分认真,父母不要误认为是优点而盲目地加以表扬;对待出现的问题,父母要及时找出原因,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发现孩子潜在的问题。父母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要心平气和,尤其不要向孩子发无明火。您的心情不舒畅也许来自其他原因,回家看到孩子的一点儿问题就把怒火撒到孩子的身上,这只能产生与孩子的矛盾,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回 9楼(爱改变生活) 的帖子
引用第9楼爱改变生活于2011-10-18 10:05发表的:女儿的强迫症很多多余的仪式动作都消失了,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为:1.目前她对程序话的东西比较注重,就是比较刻板。(这个理解为做事比较刻板,她对别人的要求放大了,变成了要求自己,也 .. (2011-10-18 10:05) images/back.gif
儿童强迫症还应以心理疏导为主,你现在为孩子所执行的行为阻止法还是比较适合孩子的,把握好其中的细节,合适奖惩,会让您的孩子慢慢减少强迫行为的。
儿童强迫症应该早发现、早治疗,病程迁延就不太好治疗的。
你作为孩子的父亲,能做到这些,对孩子很负责任。
希望孩子能早日好起来,避免强迫的痛苦。 多谢冰雨老师的支持!孩子最近情况改善很多,让人欣慰,很我将努力下去!强迫症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心理疾病。看了您的帖子,非常的专业,我也收益良多。还请多多给予指导,谢谢! 昨天女儿讲了自己害怕的东西总结下,今天想出方法来:
1.女儿怕,主要是晚上关灯睡觉的时候:
1.1怕鬼:觉得厨房里藏着五个鬼。
1.2 怕动物:客厅会有一只大黑狗,怕被狮子吃掉,有红眼睛的狮子、兰眼睛的狮子、绿眼睛的狮子
1.3怕大便:怕大便的时候大便会涧出来弹到嘴巴里。(这个和怕脏有关系,她也不希望垃圾桶离她太近)
1.4怕一把大刀,刀的把上还有刀,一共100把。
2.女儿焦虑的事情(这个是她目前发火打人的主要的)
2.1 怕大便大不出,会对身体有不好的影响。
2.2 怕不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默写,会被老师不让升二年级,退学。 女儿焦虑的事情解决了,但还是会找其它机会发火,打人:
1.她会期望别人干一个事情一定要是某个顺序,比如说话的顺序,如果不是按照她想的顺序就会让你重说,你几遍不明白她就火特别大,要发火了。这难道是顺序的强迫?
2感觉她每天会有一些愤怒,焦虑积在心理。一定要找个机会发出来。(打人也是一种释放方法,不过这种方法实在不好。)
2.1.大声吼几声。
2.2.跑跑步,把能量释放下。
2.3.写下心中不高兴的事情。
想办法,大家有没有好的办法帮她疏导。 转]儿童有发泄情绪的权利
一直以来,莹莹都是一个习惯压抑自己情绪的孩子,情绪来临时,她选择把情绪往肚子里吞,不释放,时间一长压抑的情绪终于大爆发了。
上午的语文课刚结束,莹莹和皓皓便发生了冲突。原来莹莹擦掉了黑板上皓皓的名字,皓皓见状也擦掉了莹莹的名字,还骂了她一句“坏蛋”。莹莹非常愤怒,追着皓皓满教室跑,紧紧握着拳头要打皓皓。此时的她完全像一只脱了僵的野马,瞪着双眼,挥着拳头,不停地跺脚,见到东西就抓咬,从她的双眼中我看到了她内心是多么的愤怒。
为了不影响正在教室里工作的孩子们,老师把莹莹带到隔壁的卧室。进入卧室后,莹莹的愤怒并没有消减,冲过来要咬老师,老师阻止了她说:“你有权利愤怒,生气,但你不可以伤害别人,如果咬东西能让你舒服点的话,你可以咬枕头或被子。”说着给她拿来枕头和被子。莹莹先是愣了一下,之后迅速拿起枕头用力撕咬,眼泪哗啦哗啦不停地往下掉。撕咬完枕头后,莹莹似乎还不满足,抱起床上的被褥扔到地板上,接着又开始捶打墙面和地板,脸庞上除了大颗大颗的泪珠之后还有汗珠,整个人几乎被汗水浸湿。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莹莹没有力气了,整个人松懈下来,一屁股坐在了地面上。此时的她显得格外安静,与刚才的她判若两人,她发泄情绪的时间终于结束了。老师给了她一个拥抱,并递给她一条毛巾,温和地说:“擦擦汗吧,头发都湿透了。”她接过毛巾,擦了擦头发和脸蛋。“我们来整理好这些枕头和被子吧。”待她擦干后,老师拉起莹莹的手整理被褥,莹莹顺从地在老师的引导下归位好了被褥。
这件事之后,老师们对莹莹的经历非常感慨:“不容易啊,终于释放得淋漓尽致了。真替她感到开心。”通过莹莹这件事让我们清楚知道,当情绪来临时,给予儿童空间和时间让他们释放情绪,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儿童更好地发展自我。